《雷神》之“雷”与“不雷”之别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816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打击乐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打击乐活动在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要使它能真正地发挥出作用,就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不同阶段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状况来组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打击乐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总目标的真正落实与完成。
  关键词:奥尔夫; 打击乐; 传统;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111-002
  打击乐活动是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德国音乐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打击乐是最为人类所掌握的乐器种类之一,也是现代社会幼儿最容易掌握的乐器。
  幼儿打击乐活动在幼儿音乐兴趣的培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要使它能真正地发挥出作用,就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不同阶段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的状况来组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打击乐活动。现通过《雷神》这一打击乐活动,对传统打击乐教学细节和奥尔夫打击乐教学细节作一详细对比:
  一、初相见——音乐之初体验
  乐曲很多时候会成为打击乐活动的主体,要使幼儿充分、快速的掌握、理解乐曲,教师就必须先对乐曲有深入的理解,从乐曲风格、旋律、节奏、音色等方面深入感知。《雷神》这首乐曲选自《雄壮进行曲》,整体旋律都偏欢快,而且曲子比较长,很难在一教时中完成。
  (一)传统:浮光掠影
  传统教学中,教师初接触《雷神》这一乐曲时就是反复的听几遍,对乐曲有了大致的了解后,就会重点去理解带有语音总谱的前、后两部分,对中间一段音乐就会稍加忽略,这样“浮光掠影”的理解,会使乐曲失去原有的完整性,间接地也会影响幼儿对乐曲的理解。
  (二)奥尔夫:“句斟字酌”
  奥尔夫教学中,教师接触乐曲的第一时间是先找出乐谱完整看一遍,然后再结合乐谱完整的听乐曲。在不断分析乐谱和乐曲的过程中,教师对乐曲风格、旋律、节奏等已掌握得比较到位,并不断思考如何引导幼儿一起分析乐曲,怎样巧妙的让幼儿自己尝试为音乐配器后进行合作演奏。教师都考虑的比较全面、到位,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字斟句酌”。
  二、细雕琢——音乐之再剪辑
  (一)传统:从一而终
  传统教学中,教师没有对乐曲进行再剪辑,给幼儿欣赏、理解乐曲增加了难度,每次都是从头到尾一遍遍完整欣赏,这样一来,幼儿就会出现听觉疲劳,对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会大大减弱。
  (二)奥尔夫:“朝三暮四”
  奥尔夫教学中,教师在反复听完音乐后,将乐曲截成三个部分(下雨前、打雷下雨、雨停了)。考虑到第二段音乐中有快慢两部分,前半部分是下雨,后半部分是打雷,有节奏的快慢变换较有难度,便将第二段作为活动的重点。而乐曲第一段、第三段由于有语音总谱,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就作为第一教时和幼儿一起熟悉并掌握。这样的考虑将《雷神》活动分成了两个教时,侧重点明显,降低了难度。
  三、巧构思——活动之初设计
  教师在参看乐器总谱后,两种教学都按照乐曲总谱将活动设计成两教时,第一教时为听音乐学习语言总谱和动作,第二教时为听音乐加乐器伴奏,但是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两种教学法中又体现出了很大的不同,现就第两教时活动举例说明。
  (一)传统:“狼吞虎咽”
  1.回忆经验,根据语音图谱表现身体动作。
  2.根据配器图谱探索演奏方法。
  (1)观察A段图谱,探索A段演奏方法;(2)观察B、C段图谱,交流配器方法(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大鼓);(3)探索合奏部分演奏方法(乐器提前放于幼儿椅子下);(4)看指挥完整演奏。
  3.倾听间奏,探索大鼓的加入。
  (1)听间奏,感受雷神的有力;(2)幼儿尝试在图谱中标记表现雷神的出现;(3)探索大鼓加入后的演奏;(4)完整合作演奏。
  4.师幼合作指挥,幼儿完整演奏。从这一活动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师在设计这些环节时,虽然注重了幼儿的自主学习,给予了幼儿一定的自主权,却仍没有突破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幼儿还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一步一步都是按部就班,所以幼儿对乐曲的掌握没有到位。另外在演奏乐器的选择上幼儿没有一点自主权,只能听由老师事先的安排,从椅子下拿出乐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参与演奏活动的积极性。活动中的師幼合作指挥,表面上看教师给予了幼儿大胆独立展示的机会,但究其实质,幼儿还是被控制在教师的指挥范围之内的。
  (二)奥尔夫:细嚼慢咽
  1.看图谱,复习A、C段音乐,有节奏的配上儿歌。
  (1)听A、C段音乐,边念儿歌边打节奏;(2)师幼一起探讨将象声词加入儿歌;(3)幼儿按下雨、闪电、打雷分组合作;(4)尝试念儿歌时吃掉“下雨、闪电、打雷、轰隆隆”。
  2.熟悉B段音乐并正确打出节奏。
  (1)幼儿看图谱,练习二分、四分音符的组合节奏。
  ①幼儿分别用二分、四分音符练习打节奏。②幼儿尝试将两种节奏组合。
  (2)用拍手或拍地动作突出音乐中的打雷声。
  (3)幼儿用动作完整打节奏。
  3.自创打击乐器并尝试演奏。
  (1)幼儿自由选择生活化材料并探索演奏。(塑料袋、不锈钢盘子、牙膏盒、鹅卵石、矿泉水瓶子等等);(2)幼儿展示自创乐器的演奏方法;(3)师幼一起讨论配器方案,在图谱上做标记并练习;(4)教师指挥,幼儿尝试用自创乐器完整演奏;(5)交换乐器,幼儿指挥完整演奏。
  这一活动中,教师注重了活动本身和乐器的创新,整个活动中幼儿都是自主、快乐的,幼儿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活动。活动中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师通过一个个有趣的环节,充分体现了奥尔夫教学给教师和幼儿带来的乐趣。乐器的自创和自选更凸显了教师设计教学的大胆创新,真正符合了奥尔夫教学的观点。活动中教师给予幼儿独立指挥的机会,这一环节中幼儿合作协调能力的提高,以及从中获得的那种快感是不言而喻的。
  由综上对比可以看出,在奥尔夫音乐活动中有许多种类的打击乐活动,幼儿在各类打击乐活动中,不仅掌握了很多种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发展了听辨节奏和乐器音色的能力,提高与人合作的协调能力,而且在打击乐活动中,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对于获得成功时的快乐体验也是非常深刻的。所以,奥尔夫打击乐活动不仅能给幼儿音乐能力带来全面的提高,也能使幼儿进一步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正的乐在“器”中。
其他文献
摘 要:苏州市在吴中区教育局教研室的精心策划下,去年的11月20日在木渎第二高级中学、木渎实验中学举办了吴中区第七届名师展示活动。本次的活动主要以上课和评课为主,教评并重,教研共进,实实在在,为我们音乐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关键词:观摩课; 展示与学习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48-001听课是观摩与学习过程,是不断学
摘 要:科普阅读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更让我们感受到科学的无限力量。青少年是科普读物的重点阅读群体,所以,开展科普阅读,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科学素养,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是我们每一个科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以指导学生阅读科普杂志《科学大众·小诺贝尔》为例,通过七个阅读指导环节:“身边模范激兴趣、观察封面知底细、通读目录解大意、细读栏目明内容、阅读笔记聚知识
摘 要:三年级的孩子刚刚开始学习科学,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需要有层次性,每一次的实验都需要老师引导孩子完成不一样的目标,以逐步培养完善孩子的科学素养。关键词:小学生; 科学课; 科学素养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53-001[案例]在教学三年级的《神奇的水——水的表面张力》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用滴管往一元硬币上滴水。在第一
摘 要:在奖励措施评价流行于小学生课堂之时,引来了奖励是否为在贿赂学生的问题。笔者对学生收获奖励后的心态、看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要让奖励避开”贿赂”之嫌,发挥奖励在学业上的激励作用,就必须奖励有技巧、有度、有规则。关键词:贿赂; 奖励; 激励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62-001贿赂,教师用财物等好处(如小礼官,封管、许愿、迁就等)来
摘 要:学生的记录作为学习科学完整过程的一部分,是学生积极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动力。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记录,分析学生的记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从而指导教师进行后续教学。关键词:科学课; 课堂观察报告; 记录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67-001一、观察缘由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为此很多老师都关注提问与回答,这确实非常的重要。
摘 要: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城里谋生糊口。当城市里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几乎都被“放养”着,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外来工子女。目前,我国外来工子女的人数也呈日趋上升的势头,已经形成了一个特殊校园群体。关注外来工子女工作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关键词:外来工子女; 教育; 关爱; 帮助; 沟通中图分类号:C91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突出和倡导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争取每堂课都成为常态下的高效课堂。目前,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正逐步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自主学习过渡,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获取新知识转变教学过程,也成为了师生相互交往、交流、探讨的互动过程。关键词:课堂教学; 转变角色; 激发兴趣; 发挥主体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摘 要: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源泉。面对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学更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结合教学主题,创设生动有趣的又富有实效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富有激情地学习数学,提高课堂效率。关键词:有效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77-001在教学实
摘 要: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正以难以置信的速度进入学校课改新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致力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文本教学间的整合,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基础学历,加深小学生文本的全面理解,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多媒体; 寓言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摘 要: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民间艺术作为幼儿园课程资源并不陌生,全国各地呈现了各式的民间艺术课程,而目前以河西民间艺术作为课程资源的美术活动并不多见,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很少体现本地区的文化特色,而作为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通过开展民间艺术教育,对幼儿的创造力、审美能力、民族意识以及智慧潜能进行开发。关键词:皮影戏; 艺术活动; 民间艺术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