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阅读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
  一、阅读教学向阅读滑坡
  《语文课程标准》中曾多次提到多元的问题,如“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向阅读滑坡现象的出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以至于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和困惑,以为教师只要引发学生“多元解读”,只要有学生“别样的声音”,就是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或者顾虑此时如果站出来“给以引导”会有悖于“平等对话”的理念。这是对“多元解读”的误解,这是盲目追求教学理论的时髦而出现的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教师自身的不足所致,那就是因为教师面对学生的“多元解读”没有能力以某种建设性、激励性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的反馈。后者当属个案问题,另当别论。对于前者,亟待我们去关注、去澄清。
  二、纠正阅读教学中的阅读
  教师的“导”还是不能忽视,语文教学中老师的责任是指导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还是以《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的教学为例“读句品词,了解小男孩”这部分,抓住“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老师给学生的学习的方法是一边读一边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小男孩?”明确的目的是透过语言文字来全面的认识小男孩。尤其精彩的是当学生都只能认识到“活泼、天真、可爱”这一层面的时候,此刻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就只能是停留在原地,知识、能力都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如果老师巧妙点拨:
  “活泼机灵的小男孩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很多,咱们班就有许多活泼天真的小男孩,那这个小男孩有什么特别呢?”同时给学生点出两个“新”字让学生去体会,学生顿时感悟到,小男孩“关心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这一鲜明的特征。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教学,学生理解了语言文字,掌握了阅读方法,吸取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发展了思维,丰富了思想感情,可见这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
  在讨论“通过阅读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这个问题时教师该如何操作呢?我们不妨这样设想:教师在让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不是放任自由,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材料的筛选、整合,概括地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说的简洁、明白。适时渗透概括的方法,捕捉信息的能力。再如文中的第一句对话
  “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学生透过语言想象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理解到的是小男孩的肯定、自信。老师是否该就学生说的“他肯定‘我’不会知道里面藏着的东西”,引导学生:对于小男孩来说这是个秘密,你能想象小男孩说这句话时除了肯定还有什么?让学生明白小男孩是很神秘地说这句话的,然后指导学生读出神秘的语气来。还有讨论第二句对话“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时,学生都说“我想用很平淡的语气来读”。看来这是学生现有的认知识水平。老师不妨追问“为什么说是平淡的呢?”抓住学生说的契机,告诉学生这就叫“不以为然”。由此可见,阅读与阅读教学之间仅一步之遥,教师的解读能力和教学智慧在课改下显得尤为重要。
  三、阅读教学激发阅读潜能
  阅读教学是为阅读服务的,是帮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终生阅读服务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实现这两者有机和谐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享受到真正的阅读教学效果。这个效果应该是学生阅读兴趣的浓厚,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量的增加,阅读视野的拓展。在《苹果里的五角星》这堂客的结尾,老师鼓励学生根据苹果被拦腰切开后,看到的现象谈自己的感想,学生的想法那样的真实,充满着好奇与期待。老师抓住契机“同学们给你们推荐一本书《枕边谋略》(牛皮卷),它会告诉你好多我们身边常见的事物中,我们所没发现的现象。过一段时间我们一起来交流阅读体会。”既尊重了学生的阅读意愿,又激发了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欲望和行为。阅读教学需要我们老师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而已。
  (责任编校:合欢)
其他文献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对阅读的要求亦逐步提高,而如今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远远达不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
因为初中政治的学习直接决定了学生将来思想的发展和价值走向,所以对于教育者来说初中的政治教学也是非常关键的。而为提高政治教学的效率和目标,以及提高其教学的实用性。采
汉语,是祖国的语言,学生从出生到现在都在说,并不陌生。应该说对其是有感情的,而且感情不浅。但为何好多学生对语文课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语文的敲门砖,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兴趣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借助绘画,激起学生兴趣,加强知识的巩固  《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脍炙人口的佳作,读着这篇散文,一幅清新、美丽的景象立即映现眼前,那里有画、有诗、有情、有深邃的
初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想活跃,探究意识强;多思、好问、敢于尝试,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强烈的愿望。要求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课堂讨论、互动质疑,促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是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片断”,再到高年级的“写成篇作文”。起于“写话”,间于“片断”,落脚于“篇的训练”。三个阶段有着内在的联系,三个阶段的具体要求是:即低年级说写提早训练,贯穿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每周设两节说写训练课,以词句训练为主,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会说一句完整的话,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能说一段通顺的话,然后写下来;中年级集中力量说好
传统的教法重知识的灌输,轻能力的培养。新课标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的、文从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用的表达方式写作。”提出“我手写我口”,于是,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也做了一些研究和探索,以期让孩子感觉作文是一种快乐。  一、作文内容生活化  1.丰富生活,提供素材。现在的孩子,他们生活的丰富可能更多的还是体现在晚上、双休日忙着各种兴趣班的学习,这些是否是他们真正的兴趣
英语是一门应用范围很广的语言,初中英语的学习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既是对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总结,又为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不仅只注重
说起跑步,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山海经》里有夸父逐日跑成了部落英雄,宋朝有“急脚递”靠着脚底板子跑古代物流,汉朝有名为“伍伯”的跑步好手专职为高级官员马前开道,后来还有一系列长跑偶像比如神行太保戴宗……  不过,我国古代的长跑名将大多都是生活所迫,为的是养家糊口。在这方面外国友人则超脱很多,他们最初开始奔跑的原因除了忙于生计之外,还因为强身健体提升自我等高阶追求。这些追求总结下来,大概就是古希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