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和语言艺术,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体会
高中物理是高中课程中比较难的门课程,而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总结物理教学优秀经验,物理教学才能健康发展。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要求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善于“动手”,要应用所学知识的典型事例。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物理知识是怎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是追求老师自己讲得清楚明白,而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例举“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爱迪生和白炽灯”的故事能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家的成才之路。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教好每一节课也是一门艺术,每一节课的导入更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艺术。它有如一首乐曲的前奏,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的导入设计,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有效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重视导入艺术非常必要。
(1)以奇妙的实验开头。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是发现、验证物理规律的必要手段,实验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的奇妙工具。例如在引言课上,教师先把小广口瓶放在热水里,稍停片刻温度升高后,把剥好的鸡蛋放在瓶口,再把瓶放入冷水中,鸡蛋很快被“吃进”瓶内。此时,学生情绪高涨,希望看到鸡蛋如何“吐”出来。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将实验延伸一下:先将瓶倒过来,让鸡蛋填堵在瓶口上,用热毛巾捂住瓶子,鸡蛋便逐渐外移,待雞蛋塞住瓶口时,把瓶口朝上置于热水中,会发现鸡蛋被徐徐“吐”出瓶外。这一新奇的实验,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了,为学好引言和抓住学生心理,学好物理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创设启发式问题情境导入法。创设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探索,培养学习能力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导入。例如《电阻》的导入:可利用大屏幕给出实例,让生分析:①同一导体中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②同一电压下不同导体中电流的关系。然后屏显思考题:①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有何特点?②不同导体的这一比值又有何特点?③在相同的电压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与此比值有何关系?此比值对电流起怎样的作用?这样,采用水到渠成的方式导入,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思考和讨论,弄清了电阻的作用及表示方法,尤其是突破了“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跟电压和电流大小无关”这一教学难点。
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契机,是学习的动力,是教法与学法有机配合的整体。没有适时适当的导入,课堂教学就会减少了它艺术的魅力。因此,要赢得整节课的成功,必须抓住导入这个良好的开端,让导入有明确的目的性、鲜明的针对性和较强的实用性,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思想和内容,达到突破学习上的难点,突出重点,顺利实现知识拓展、培养能力、创新思维的教学目的。
三、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1)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教师应准确地阐述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每一个公式的使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单位,每一条定律、法则的内容和适用范围,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知识点,逐步理解物理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学会用物理专业术语来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教学语言叙述应合乎逻辑,因果关系不能颠倒,分析和综合要合理,作图、板书要工整规范,提出问题要清晰明确,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信口开河,把似是而非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这样的话说了还不如不说。如在讲授物理作图时,倘若不说清具体的做法及注意事项,学生画出来的图将会“百花齐放”。
(2)教学语言应规范化。如吐字清楚,断句准确,坚持用普通话教学。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洁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语言;不要故意绕圈子,杜绝“口头禅”。比如我们给小学生讲题,你明白但你不一定能讲明白,就是这个道理。
(3)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提高其针对性、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充分将物理学科知识结合实际,使物理更贴近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讲授物质三态的分子排列特点,对比学生上课、下课及操场自由活动情况,学生理解起来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4)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具有激励性。课堂教学语言要具有激励性。在教学中,教师若能不时地流露出对学生的理解、支持、尊重、信任等一些激励性语言,就会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求知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即使遇到不尽如人意的事件时,教师也应通过非语言提示、个别提醒等手段,做到多鼓励,少指责,促进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比较多。物理学的实验特点决定了只有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过程,学生才会感到物理适用。课堂中做演示实验,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途径感知事物,这样掌握的知识更牢固,难学的知识转化为易学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要能随时到实验室做实验,自己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利用平时生活中易于寻找、易于实验的物品,开展课后小实验、小制作、小科研的活动。例如,在演示失重问题时,利用下端开有小孔的易拉罐、塑料瓶,在装满水后的自由下落来呈现水在下落过程中的失重现象,不仅学生易于实验,而且效果明显。一句话,教师应做好实验课的组织、引导、指导工作,在学生出现困惑时给予必要的指点,在学生得出结论时给予总结。这样的课堂,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
(肇源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关键词:物理课堂;教学;体会
高中物理是高中课程中比较难的门课程,而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堂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总结物理教学优秀经验,物理教学才能健康发展。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要求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善于“动手”,要应用所学知识的典型事例。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物理知识是怎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不是追求老师自己讲得清楚明白,而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例举“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会使学生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爱迪生和白炽灯”的故事能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家的成才之路。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
教好每一节课也是一门艺术,每一节课的导入更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艺术。它有如一首乐曲的前奏,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的导入设计,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也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依托;有效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重视导入艺术非常必要。
(1)以奇妙的实验开头。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不仅是发现、验证物理规律的必要手段,实验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的奇妙工具。例如在引言课上,教师先把小广口瓶放在热水里,稍停片刻温度升高后,把剥好的鸡蛋放在瓶口,再把瓶放入冷水中,鸡蛋很快被“吃进”瓶内。此时,学生情绪高涨,希望看到鸡蛋如何“吐”出来。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将实验延伸一下:先将瓶倒过来,让鸡蛋填堵在瓶口上,用热毛巾捂住瓶子,鸡蛋便逐渐外移,待雞蛋塞住瓶口时,把瓶口朝上置于热水中,会发现鸡蛋被徐徐“吐”出瓶外。这一新奇的实验,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了,为学好引言和抓住学生心理,学好物理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创设启发式问题情境导入法。创设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探索,培养学习能力的问题情境有利于导入。例如《电阻》的导入:可利用大屏幕给出实例,让生分析:①同一导体中电流与两端电压的关系,②同一电压下不同导体中电流的关系。然后屏显思考题:①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有何特点?②不同导体的这一比值又有何特点?③在相同的电压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与此比值有何关系?此比值对电流起怎样的作用?这样,采用水到渠成的方式导入,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思考和讨论,弄清了电阻的作用及表示方法,尤其是突破了“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跟电压和电流大小无关”这一教学难点。
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契机,是学习的动力,是教法与学法有机配合的整体。没有适时适当的导入,课堂教学就会减少了它艺术的魅力。因此,要赢得整节课的成功,必须抓住导入这个良好的开端,让导入有明确的目的性、鲜明的针对性和较强的实用性,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思想和内容,达到突破学习上的难点,突出重点,顺利实现知识拓展、培养能力、创新思维的教学目的。
三、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1)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教师应准确地阐述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每一个公式的使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单位,每一条定律、法则的内容和适用范围,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知识点,逐步理解物理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学会用物理专业术语来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教学语言叙述应合乎逻辑,因果关系不能颠倒,分析和综合要合理,作图、板书要工整规范,提出问题要清晰明确,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信口开河,把似是而非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这样的话说了还不如不说。如在讲授物理作图时,倘若不说清具体的做法及注意事项,学生画出来的图将会“百花齐放”。
(2)教学语言应规范化。如吐字清楚,断句准确,坚持用普通话教学。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洁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语言;不要故意绕圈子,杜绝“口头禅”。比如我们给小学生讲题,你明白但你不一定能讲明白,就是这个道理。
(3)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提高其针对性、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充分将物理学科知识结合实际,使物理更贴近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讲授物质三态的分子排列特点,对比学生上课、下课及操场自由活动情况,学生理解起来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4)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具有激励性。课堂教学语言要具有激励性。在教学中,教师若能不时地流露出对学生的理解、支持、尊重、信任等一些激励性语言,就会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求知欲望,提高学习积极性,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即使遇到不尽如人意的事件时,教师也应通过非语言提示、个别提醒等手段,做到多鼓励,少指责,促进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比较多。物理学的实验特点决定了只有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过程,学生才会感到物理适用。课堂中做演示实验,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途径感知事物,这样掌握的知识更牢固,难学的知识转化为易学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要能随时到实验室做实验,自己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利用平时生活中易于寻找、易于实验的物品,开展课后小实验、小制作、小科研的活动。例如,在演示失重问题时,利用下端开有小孔的易拉罐、塑料瓶,在装满水后的自由下落来呈现水在下落过程中的失重现象,不仅学生易于实验,而且效果明显。一句话,教师应做好实验课的组织、引导、指导工作,在学生出现困惑时给予必要的指点,在学生得出结论时给予总结。这样的课堂,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
(肇源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