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ying97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化教學环境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以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生活实际,恰当地把传统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服务于课程教学目标,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对信息化背景下,对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多媒体;课堂教学
  目前,在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许多的工作领域都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使其更生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进信息技术已经势在必行,其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等多媒体作为教学工具,丰富小学数学教学的手段,让学生有着更加宽阔的视野,从而让学生脱离传统教学单一的理论讲解教学模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呢?下面将进行相关探讨。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新时期的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等特点,致使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为此要通过训练学生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可以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二、再现生活,丰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可以说,生活中处处隐藏着丰富的小学数学知识内容。新课改也倡导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注重回归自然。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认为: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来的知识就能够全面地、概括性地反映具体事物的本质,从而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都是以独立的情境进行的,他们认为学生通过这样的情境能够自然地过渡到真实生活情境中。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让学生感觉单调、枯燥。而教师运用多媒体,结合教学内容再现生活情境,以其图文并茂、画面的生动现象有效地增加了生活化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开展生活化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充分凸显小学数学的实用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形成。此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对照片进行分割,充分展示“比”在摄影中、事物搭配过程中等等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这样以生活为背景来选取数学材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对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也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借以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基础。
  三、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中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以计算机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人脑的延伸。它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能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学内容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动与静、快与慢、整与散、虚与实之间的相互转换,从而扩大了学生认知的时空,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同时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将图像分解、组合,揭示现象的内外联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减少思辩的困难,丰富学生的联想,减少学生想象的困难,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例如:我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学生掌握它们的点,理解边和边,面和面的关系时,用实物和放幻灯片不易演示,用测量方法比较繁琐,又可能存在误差。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解决这些矛盾。首先,在电脑上显示一个长方体框架,分别在八个顶点闪烁,让学生看到长方体长、宽、高分别相交的八个顶点,再把长方体分别相对的四条棱分离,一点点反复移动,进行组合排列比较,来证明相对的四条棱相等。在相对的上下、左右、前后两个面分别反复移动后重合,来证明相对的面相等。同理演示正方体,可知有八个顶点,有相等12条棱,相等的6个面。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突出了观察点,有利于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观察和认识,加深理解。
  四、利用多媒体,使练习形式多样化,增加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电教媒体的交互性能还可以提供各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容量大、反应快的反馈信息。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联系的及时反馈,课堂练习是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的最好方式。小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思想最容易溜号,只有不断的改变练习形式,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多媒体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学习兴趣。
  在新大纲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练习巩固中,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大大增加。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电脑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利用多媒体突出重点,分化难点,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在现代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得到了十分普遍的应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把信息化教学落实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构建信息化的课堂,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得枯燥问题形象化、直观化,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1,15(8):416-417.
  [2]魏彩萍.多媒体教学现状与改进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3,30(11):23-25.
  [3]牛世宝.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4,21(11):160-161.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在小学教育阶段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所以说写作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生要做到会写字、写话、写作文。但是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多,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及时革新教学观念,运用更为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质量。本文主要谈一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方法,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
摘 要:目前,我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同质化倾向严重,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不均衡,一边是毕业生就业难,一边是企业无法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当前形势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本途径是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意义;路径  1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意义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产教融合需要聚产业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人们愈发的重视学生的核心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特别是高中这一学生思想价值观念定型的重要阶段。思想政治作為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主要学科,其学习对于学生正确的社会观念和价值理念以及人生态度的确立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方试,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提升高中生的核心道德素养。  关键词:新形势
摘 要:将游戏教学运用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呆板的教学活动充满乐趣,从而激发小学生对音乐课的热爱,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和探讨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策略,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教学;游戏;小学音乐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而小学音乐课对开发小学生的思维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新媒体时代逐渐来临,新媒体背景下,中专院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新媒体已经成为中专院校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媒体时代,对传统中专院校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进行创新,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符合中专院校教育改革发展的理念。新媒体时代影响着当代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当代教育的改革,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在新媒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主要目标。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思维;培养;措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