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成为教师教学中的主要目标。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思维;培养;措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概括性,是高中阶段较难的学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使教学课堂枯燥、乏味,导致学生逐渐对数学失去兴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的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一课时,教师利用这样一个故事为学生创设情境:相传古印度国王为了奖励创造国际象棋的大臣,决定满足他的任何一个要求,大臣说:“只要陛下在棋盘上,第一个格放一粒麦粒,第二格放两粒麦粒,第三格放四粒麦粒,以此类推,每个格子放的麦粒数量都是前一个格子的两倍,直到第六十四格。”国王听后立即答应了。但后来国王发现随着格子的增加,全国的粮食都不够。那到底一共需要多少粒麦粒呢?通过这样有趣的故事,很好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
二、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學习和探究,鼓励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大胆的发表自己内心的想法,提出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建立两角差的余弦公式,通过公式的简单应用,体会公式的结构和作用,为建立其他和差角的三角公式打下基础。可运用自主学习法,使学生课前自学掌握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课堂教学时运用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分析、探究,掌握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方法。并对学生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怎样做出角的终边?怎样做出角的余弦线?怎样利用几何直观寻找的表达式?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探究,对探索的过程进一步严谨的思考和处理,得出合理的科学结论。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感受到获得知识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再例如:学习《正弦定理》一课时,教师运用“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尝试指导——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整堂课围绕“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原则,突出:师生互动、共同探索,教师指导、循序渐进。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在我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明月高悬,我们仰望星空,会有无限遐想,不禁会问,月亮离我们地球有多远呢?科学家们是怎样测出来的呢。
(2)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只给你米尺和量角设备,不过河你可以测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吗?
教师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热情和探索新知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更好的调动了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探索中得到知识。
三、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信息技术、小组合作等等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二面角的概念》一课时,教师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课堂为学生进行情境演示:①打开书本的过程;②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要根据需要使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地球的赤道平面成一定的角度;③修筑水坝时,为了使水坝坚固耐久,须使水坝坡面与水平面成适当的角度。
引导学生说出书本的两个面、水坝面与底面,卫星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均是呈一定的角度关系,引出课题。让学生阅读教材,并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对比平面角得出二面角的概念。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加强教师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的进行“充电”,加强自身的数学素养,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与全国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完善自身的数学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灵活的运用科学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并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创新,坚持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维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分析[J].理科考试研究,2014.
[2]杨纪国.浅谈高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科学咨询,2012.
[3]吴秀荣.试论高中教学数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
[4]周磊.高中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之我见[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思维;培养;措施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能力。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概括性,是高中阶段较难的学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使教学课堂枯燥、乏味,导致学生逐渐对数学失去兴趣。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的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一课时,教师利用这样一个故事为学生创设情境:相传古印度国王为了奖励创造国际象棋的大臣,决定满足他的任何一个要求,大臣说:“只要陛下在棋盘上,第一个格放一粒麦粒,第二格放两粒麦粒,第三格放四粒麦粒,以此类推,每个格子放的麦粒数量都是前一个格子的两倍,直到第六十四格。”国王听后立即答应了。但后来国王发现随着格子的增加,全国的粮食都不够。那到底一共需要多少粒麦粒呢?通过这样有趣的故事,很好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
二、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學习和探究,鼓励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大胆的发表自己内心的想法,提出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建立两角差的余弦公式,通过公式的简单应用,体会公式的结构和作用,为建立其他和差角的三角公式打下基础。可运用自主学习法,使学生课前自学掌握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课堂教学时运用合作探究学习方法,使学生通过分析、探究,掌握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方法。并对学生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怎样做出角的终边?怎样做出角的余弦线?怎样利用几何直观寻找的表达式?等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探究,对探索的过程进一步严谨的思考和处理,得出合理的科学结论。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感受到获得知识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再例如:学习《正弦定理》一课时,教师运用“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尝试指导——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整堂课围绕“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原则,突出:师生互动、共同探索,教师指导、循序渐进。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在我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明月高悬,我们仰望星空,会有无限遐想,不禁会问,月亮离我们地球有多远呢?科学家们是怎样测出来的呢。
(2)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只给你米尺和量角设备,不过河你可以测出它们之间的距离吗?
教师通过问题引起学生学习热情和探索新知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更好的调动了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探索中得到知识。
三、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运用先进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信息技术、小组合作等等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二面角的概念》一课时,教师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课堂为学生进行情境演示:①打开书本的过程;②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要根据需要使卫星的轨道平面与地球的赤道平面成一定的角度;③修筑水坝时,为了使水坝坚固耐久,须使水坝坡面与水平面成适当的角度。
引导学生说出书本的两个面、水坝面与底面,卫星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均是呈一定的角度关系,引出课题。让学生阅读教材,并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对比平面角得出二面角的概念。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加强教师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不断的进行“充电”,加强自身的数学素养,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与全国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完善自身的数学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要灵活的运用科学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并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创新,坚持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维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分析[J].理科考试研究,2014.
[2]杨纪国.浅谈高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科学咨询,2012.
[3]吴秀荣.试论高中教学数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
[4]周磊.高中数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之我见[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