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情,提高教学设计实效的关键要素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am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学习情境、评价指导,及整个教学过程所做的整体系统化策划和具体安排,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在可能条件下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概念中“基于”二字奠定了学生在教学设计环节的重要性。操作中,老师常以成人的心态来看待学生的想法和情感,以致教学设计在课堂实践中出现生硬、脱节现象。因此,教师要“稚化”自己,把自己当作学生,用一颗“童心”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设计课堂教学,也就是说要关注学生,重视学情分析,借以让设计适应学生的需求。
  一、找准学生认知的起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引导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帮助学生实现同化与迁移,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过程,掌握学习方法。
  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认真进行备课,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结构化的处理,了解知识间的联系,重点思考: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鼓励。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全身心投入,参与数学课堂学习。自主探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我国的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成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成为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表达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方法,旨在给相关教学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在小学数学教
2009年5月20日,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定于2009年6月1日起开始
英语核心素养是一个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包含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一般发展的素养;另一方面是英语发展的素养。学生核心发展素养就包括英语核心发展素养。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笔者认为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思维,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在实际的情境交际中,发展学生的英语阅读语用能力;二是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中,通过问题设计促进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发展;三是在文本的情感教
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课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来说,计算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直接决定着学生成绩的高低。因此教师必须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计算的技巧,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为学生将来的中、高年级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对近年来小学数学考试结果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最高分的学生往往并不是逻辑思维能力最强的学生,而是计算能力最扎实的
7月21日,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表彰会在南京召开。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农业部农机化司副司长刘恒新、省委副秘书长胥爱贵、省人大农委主任宋家新、省财政厅副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