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大部分高校英语教学中,严重忽视了对学生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不清楚培养文化认知能力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本文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文化认知的内容出发,对培养高校学生英语文化认知能力的原则、目标以及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校学生;英语教学;文化认知
文化认知能力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衡量学生是否属于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为此,我国对《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在新修订的大纲中明确规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此种能力不仅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包括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以及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敏感性等。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与语言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对于掌握一门语言来讲,仅仅掌握其听、说、写是远远不够的,根本达不到掌握一门语言的标准,然而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此种语言的特定文化背景。外国著名学者Clair Krmsch针对文化与语言进行多年研究,他认为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的写作、阅读、口语、听力进行培养与训练,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并且与上述基础训练占有平等的位置。如果在英语教学中,没有对文化认知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那么在英语实际交际过程中,就会对周围世界产生不理解,对自身能力提出怀疑,进而暴露缺憾。
二、文化认知的内容
1.词汇文化
在语言中,词汇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著名语言学专家Wilkinns曾经说:“语言中,如果没有语法,那么将无法清晰地进行表达,而如果没有词汇,将无法表达”。不同的语言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生活习俗下产生的,因此其词汇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词汇中,借代、比喻、典故、习语等的内涵相对丰富。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与中文看似形同,但其文化含义却存在一定差异,例如:green wash从表面上看是刷绿漆,其实是塑造环保形象;Big brother从表面上看是大哥哥,其实是国家或者集团的头目。
2.知识文化
文教、科技、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等都包含在知识文化中。如果在英语教学中,没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传授,学生深入地学习英语将非常困难。
例如:我国的一家媒体将下议院议员谢尔曼翻译成“the oldest abolitionist in the House of Commons”,如果翻开英汉词典你会发现,abolitionist被翻译成“废止主义者”,这样的翻译显然是错误的,若想翻译正确必须要了解20世纪70年代英国政治实际情况,当时议院正在针对死刑开展激烈的探讨,由此可知,应该将abolitionist翻译为“主张废除死刑的人”。从上述例子不难看出,了解和掌握知识的文化背景,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
三、对培养高校学生英语文化认知能力的探讨
1.培养高校学生英语认知能力的原则
在英语课堂中上,教师若想有效地培养学生英语文化认知能力,就必须遵守以下文化认知原则。
(1)对比性原则。所谓对比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母语与英语的不同点以及相同点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文化冲突与文化误读就会减少,更容易让学生认知、了解英语文化。
(2)关联性原则。所谓关联性原则,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日常交际内容、语言学习内容以及文化教学内容紧密联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语言技能和知识得到准确的理解,还可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得到自如的运用。
(3)多元性原则。所谓多元性原则,就是要尊重文化中的多样性,采取文化适应、文化保持及文化同化等文化策略。
(4)多维性原则。所谓多维性原则,就是对学生英语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限于课堂时间,还要充分利用文化资源辅助教学,将第二课堂予以挖掘。
2.培养高校学生英语认知能力的目标
明确目标是为了促使教师对学生英语文化知识能力的培养更加有效。
(1)学生应该了解人的行为与角色之间的关系,了解英语文化在危机情况以及日常情况下的表达方式。
(2)学生要了解在英语中,即便是最常用的词组与单词,也会存在文化联想意义。
(3)学生应该有能力对英语文化的概括语进行修正与评价。
(4)学生应该有能力通过实际观察、人力资源、大众传媒以及查阅书籍等方式对英语文化实施组织研究。
(5)在对英语文化的态度上,学生应平等对待英语文化与母语文化。
3.培养高校学生英语文化认知能力的方法
(1)拓宽学生文化认知结构,英语文化与母语文化教学兼容。在英语与母语双方文化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文化因素对于交际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成功交际必须以双方文化作为底座。因此,在培养学生英语文化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将母语文化导入其中,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对比的作用,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目的。
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母语与英语项目的取舍与选择应该本着阶段性、相关性、适度性的原则。英语文化的导入应该以了解其整体文化为目的,并对交际言语进行实践性指导,而母语文化导入重点应该放在与英语文化对比方面。
(2)提高学生文化认知敏感度与跨文化对比。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在其社会条件、历史条件以及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然而形成的背景不同,所以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在英汉文化交际中,针对两种不同背景所产生的语用文化进行研究,对学生文化认知敏感度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可以有效消除社交用语中的失误。
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交际文化差异的对比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交际功能与语言形式,如告别、道歉、致谢、谦辞、敬语、称谓、寒暄等语用差别。第二,语篇结构与思维方式。第三,词汇内涵与社会背景。 4.增强学生文化认知意识,使语言学习与文化导入相融合
高校英语教材,一般都采用英美原文资料作为课文内容,语言知识和文化内容都相当丰富,文章中涉及的格言、典故、谚语等是其民族文化的精华。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导入课文相关的背景文化,对增强学生文化认知意识,以及对语言学习的理解有重要帮助。例如:在大学英语教材中,有一篇课文的名字是《我为何当教师》,文中有一句话是:“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a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此时学生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如果教师把《圣经》中上帝用黏土创造人这一故事导入,那么学生对这句“教师塑造人类灵魂”就很好理解了。
5.营造真实、轻松的文化学习课堂
为了提高课堂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认识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挑选与英语教材相关、对培养文化认知能力有帮助的影像资料、教学光盘,通过图像、声音,将英国人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情景传递给学生。每堂课抽出十分钟,找一位学生对英国的节日庆典、文学作品、宗教信仰、历史事件以及地理知识等方面进行演讲,依次进行。资料可以在课前事先准备,准备演讲的过程就是英语认知能力提高的过程,同时对丰富其他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也能有重大帮助。
6.提高学生文化认知鉴赏能力,采用文化移情与实践体验的方式
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文化来说,其内容涵盖面广,要想培养学生英语文化认知能力,仅凭借课堂还不够,在课外一定要进行多元化的补充。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文学作品赏析、举办英汉文化交际论坛、观看西方国家有关历史与风土人情的电影等方式。教师还可以根据英语教材开展与英语文化相关的活动,如让学生自演、自导英语小品,学跳英国传统舞蹈,学唱英文歌曲等等。
四、总结
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英语文化认知能力,首先要明确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掌握英语教学与文化认知之间的联系,将其作为基础理论与指导思想进行教学。另外,教师在平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以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本文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文化认知的内容出发,对培养高校学生英语文化认知能力的原则、目标以及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对提高高校英语教学水平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国艳,杨乃华,曹宇坤.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9(9):93-95.
[2]顾世民.促进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课程因素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3]陈桂琴.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4]刘静.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3.
关键词:高校学生;英语教学;文化认知
文化认知能力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衡量学生是否属于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准。为此,我国对《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在新修订的大纲中明确规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此种能力不仅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包括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以及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敏感性等。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与语言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对于掌握一门语言来讲,仅仅掌握其听、说、写是远远不够的,根本达不到掌握一门语言的标准,然而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此种语言的特定文化背景。外国著名学者Clair Krmsch针对文化与语言进行多年研究,他认为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的写作、阅读、口语、听力进行培养与训练,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并且与上述基础训练占有平等的位置。如果在英语教学中,没有对文化认知能力进行相应的培养,那么在英语实际交际过程中,就会对周围世界产生不理解,对自身能力提出怀疑,进而暴露缺憾。
二、文化认知的内容
1.词汇文化
在语言中,词汇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著名语言学专家Wilkinns曾经说:“语言中,如果没有语法,那么将无法清晰地进行表达,而如果没有词汇,将无法表达”。不同的语言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生活习俗下产生的,因此其词汇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词汇中,借代、比喻、典故、习语等的内涵相对丰富。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与中文看似形同,但其文化含义却存在一定差异,例如:green wash从表面上看是刷绿漆,其实是塑造环保形象;Big brother从表面上看是大哥哥,其实是国家或者集团的头目。
2.知识文化
文教、科技、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等都包含在知识文化中。如果在英语教学中,没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的传授,学生深入地学习英语将非常困难。
例如:我国的一家媒体将下议院议员谢尔曼翻译成“the oldest abolitionist in the House of Commons”,如果翻开英汉词典你会发现,abolitionist被翻译成“废止主义者”,这样的翻译显然是错误的,若想翻译正确必须要了解20世纪70年代英国政治实际情况,当时议院正在针对死刑开展激烈的探讨,由此可知,应该将abolitionist翻译为“主张废除死刑的人”。从上述例子不难看出,了解和掌握知识的文化背景,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
三、对培养高校学生英语文化认知能力的探讨
1.培养高校学生英语认知能力的原则
在英语课堂中上,教师若想有效地培养学生英语文化认知能力,就必须遵守以下文化认知原则。
(1)对比性原则。所谓对比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母语与英语的不同点以及相同点进行对比分析,这样文化冲突与文化误读就会减少,更容易让学生认知、了解英语文化。
(2)关联性原则。所谓关联性原则,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日常交际内容、语言学习内容以及文化教学内容紧密联合起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语言技能和知识得到准确的理解,还可以在跨文化交际中得到自如的运用。
(3)多元性原则。所谓多元性原则,就是要尊重文化中的多样性,采取文化适应、文化保持及文化同化等文化策略。
(4)多维性原则。所谓多维性原则,就是对学生英语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限于课堂时间,还要充分利用文化资源辅助教学,将第二课堂予以挖掘。
2.培养高校学生英语认知能力的目标
明确目标是为了促使教师对学生英语文化知识能力的培养更加有效。
(1)学生应该了解人的行为与角色之间的关系,了解英语文化在危机情况以及日常情况下的表达方式。
(2)学生要了解在英语中,即便是最常用的词组与单词,也会存在文化联想意义。
(3)学生应该有能力对英语文化的概括语进行修正与评价。
(4)学生应该有能力通过实际观察、人力资源、大众传媒以及查阅书籍等方式对英语文化实施组织研究。
(5)在对英语文化的态度上,学生应平等对待英语文化与母语文化。
3.培养高校学生英语文化认知能力的方法
(1)拓宽学生文化认知结构,英语文化与母语文化教学兼容。在英语与母语双方文化进行交际的过程中,文化因素对于交际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成功交际必须以双方文化作为底座。因此,在培养学生英语文化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应该将母语文化导入其中,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对比的作用,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目的。
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母语与英语项目的取舍与选择应该本着阶段性、相关性、适度性的原则。英语文化的导入应该以了解其整体文化为目的,并对交际言语进行实践性指导,而母语文化导入重点应该放在与英语文化对比方面。
(2)提高学生文化认知敏感度与跨文化对比。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在其社会条件、历史条件以及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然而形成的背景不同,所以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文化。在英汉文化交际中,针对两种不同背景所产生的语用文化进行研究,对学生文化认知敏感度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可以有效消除社交用语中的失误。
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交际文化差异的对比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交际功能与语言形式,如告别、道歉、致谢、谦辞、敬语、称谓、寒暄等语用差别。第二,语篇结构与思维方式。第三,词汇内涵与社会背景。 4.增强学生文化认知意识,使语言学习与文化导入相融合
高校英语教材,一般都采用英美原文资料作为课文内容,语言知识和文化内容都相当丰富,文章中涉及的格言、典故、谚语等是其民族文化的精华。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导入课文相关的背景文化,对增强学生文化认知意识,以及对语言学习的理解有重要帮助。例如:在大学英语教材中,有一篇课文的名字是《我为何当教师》,文中有一句话是:“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a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此时学生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但如果教师把《圣经》中上帝用黏土创造人这一故事导入,那么学生对这句“教师塑造人类灵魂”就很好理解了。
5.营造真实、轻松的文化学习课堂
为了提高课堂效果,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认识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挑选与英语教材相关、对培养文化认知能力有帮助的影像资料、教学光盘,通过图像、声音,将英国人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情景传递给学生。每堂课抽出十分钟,找一位学生对英国的节日庆典、文学作品、宗教信仰、历史事件以及地理知识等方面进行演讲,依次进行。资料可以在课前事先准备,准备演讲的过程就是英语认知能力提高的过程,同时对丰富其他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也能有重大帮助。
6.提高学生文化认知鉴赏能力,采用文化移情与实践体验的方式
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区域的文化来说,其内容涵盖面广,要想培养学生英语文化认知能力,仅凭借课堂还不够,在课外一定要进行多元化的补充。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文学作品赏析、举办英汉文化交际论坛、观看西方国家有关历史与风土人情的电影等方式。教师还可以根据英语教材开展与英语文化相关的活动,如让学生自演、自导英语小品,学跳英国传统舞蹈,学唱英文歌曲等等。
四、总结
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英语文化认知能力,首先要明确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掌握英语教学与文化认知之间的联系,将其作为基础理论与指导思想进行教学。另外,教师在平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修养,以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本文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文化认知的内容出发,对培养高校学生英语文化认知能力的原则、目标以及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对提高高校英语教学水平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国艳,杨乃华,曹宇坤.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9(9):93-95.
[2]顾世民.促进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课程因素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3]陈桂琴.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4]刘静.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实证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