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写作八步法:基于读写结合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by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急功近利现象亟待解决。教学实践表明:实施基于读写结合策略的高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八步法”,符合信息输入与输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课程标准要求,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写结合;过程写作;八步法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4-0017-03
  【作者简介】侍之春,江苏省大丰市南阳中学(江苏大丰,224145)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高考考什么,课堂就教什么”的急功近利现象较为普遍。教师忘却了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忽视了阅读和写作的互补功能。探索基于读写结合的高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基于读写结合的高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的理据
  1.英语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1]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共同肩负着上述目标达成的重任,既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由此可见,《课标》已为课堂教学实施“基于读写结合的高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提出了要求。
  2.输入与输出理论。
  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信息输入的过程,写作是信息输出的过程。Krashen(1985)认为,可理解性输入是二语习得的唯一条件,输出只是输入的自然结果,对语言习得没有直接作用。Swain(1985)认为:二语习得不仅需要可理解性输入,也需要可理解性输出。输出促进语言流利程度的提高(转引自潘正凯、武艳云, 2014)。[2]一方面,输入是语言习得的逻辑起点,语言能力的提高建立在大量的语言输入尤其是大量的阅读基础之上。另一方面,输出是语言习得的高级阶段。语言的输出能够引发学习者对使用目标语的流利度和准确度的注意,对语言形式的反思,从而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所以阅读和写作是两项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技能。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瑞士心理学家Jean Piaget的基本观点是:学习者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地为自身建构知识,来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即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的过程。在建构主义看来,写作与阅读理解都应被视为意义的建构、修整和形成。写作实际上是模拟阅读的过程,也就是模拟读者阅读、建构基于文本的“文本产品”的过程;而阅读也是模拟写作的行为,是一种建构意义的行为, 即建构“认知产品”,因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揣摩和理解写作者的意图,扮演写作者的角色(朱建军,2010)。[3]
  综上所述,阅读和写作几乎是两个相同的过程,关注阅读的过程同时也在关注写作的过程,反之亦然。
  二、基于读写结合的高中英语过程写作教学设计
  Keh将过程写作教学法分为以下七个步骤: 1. 输入阶段,这一阶段可以进行多种活动,帮助学生构思作文,如自由联想、列提纲、阅读等;2. 写初稿;3. 同学互评;4. 写二稿;5. 教师评阅;6. 师生交流;7. 定稿(1990,转引自张晶,2013)。[4]
  基于读写结合的“过程写作”教学法是过程写作教学法的一种具体应用形态,是改变“成果写作教学法”一味关注写作成品现状的一个具体措施,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尝试将读写结合的过程写作教学程序设计为八个基本步骤(简称“八步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 激趣导入;2. 个人读写;3. 小组互评;4. 教师指导;5. 个人修改;6. 师生交流作品;7. 个人完善定稿;8. 师生反思小结。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时间等具体情况,也可对这八个步骤进行增删或调整。下面仅以《牛津高中英语》M4 U3 Project中《地心游记》(Journey to the Centre of the Earth)的梗概写作教学为例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本文所选教材Project板块的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Part A是两篇阅读材料,均为科幻小说的内容概要,或称之为微型科幻小说。Part B是课题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撰写一篇(微型)科幻小说。本板块的教学分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是阅读《地心游记》和《时间机器》,撰写小说梗概。根据《课标》中“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 [5]的教材使用建议,作者在教学中选择以《地心游记》的读写训练为主要内容。第二课时是自主命题,创作科幻小说。下面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应该能够:
  1.说出科幻小说的定义。(知识目标)
  2.说出故事梗概的定义。(知识目标)
  3.使用上下文、构词法等策略猜测部分生词的意思(pack,shore,float,escape,terror,upwards, sunlight,impression,master)或者生词所属语义场的语义要素(dinosaur,zip by,worn,evolve, frost)。(阅读技能目标)
  4.了解Journey to the Centre of the Earth的情节梗概、发展脉络和结构框架。(阅读和写作技能目标)
  5.将Journey to the centre of the Earth的故事先缩写成120字左右的梗概,而后再缩写成30个字左右的梗概。(阅读和写作技能目标)   6. 通过小组讨论,拓展思维,产生联想,获得更多的想法,为写作提供内容支架。(学习方法目标)
  7. 增强合作意识,积极参与对同伴作品的评价并虚心和批判性地接受同伴对自己作品的意见。(学习方法目标)
  8. 增强热爱科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情感目标)
  (三)教学程序
  1. 激趣导入。观看《地心游记》电影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Are you interested in the film?What do you think it is about?(It’s about a fiction story...)
  活动目的:感悟科幻电影的魅力,激发对科幻题材作品的兴趣,诱发写作的灵感。
  2.个人读写。阅读教材文本,完成读写任务。
  (1)Write out the definition of a science fiction from memory. And tell its main elements.
  (2)Guess the meaning of the new words or their semantic field (语义场): pack, shore, float, escape, terror,upwards,sunlight,impression,master,dinosaur, zip by, worn, evolve, frost.
  (3)Learn the new words by referring to the wordlist in your book or dictionary.
  (4)Shorten the summary of the fiction novel Journey to the Centre of the Earth to around 120 words first and then to about 30 words.
  活动目的:(1)了解科幻小说和故事梗概的概念及其要素,形成体裁意识,感悟文章脉络和结构;(2)提高应用词汇学习策略的水平,为创作科幻小说奠定知识基础;(3)独立完成故事梗概初稿,体验写作过程。
  3.小组互评。交换阅读结对伙伴的故事梗概,互评提出修改建议。
  (1)Read your partner’s two summaries(one with around 120 words and the other with about 30 words) and think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works in terms of the contents and structure.
  (2)Exchange your suggestions with your partner.
  活动目的:重点就文章内容的表述和语篇结构的组织进行互评,在阅读同伴作品的过程中获得启发,取长补短;在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中增强合作意识,共同提高。
  4.教师指导。师生共同探讨科幻小说的构成要素、故事梗概的写作步骤和写作技巧。通过以下问题导入。
  (1)What are the main elements of a science fiction?(Time setting in the future;Spatial setting in outer space;Characters including aliens; Futuristic technology; Scientific principles; New political or social systems;Paranormal abilities;Other universes or dimensions and travel between them)
  (2)What are the steps to write a summary? (Reading→Writing→Modifying)
  (3)What skills are needed to write a summary? Discuss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and complete the following with a key word for each blank.
  Skills of writing a summary:
  ① Omitting the . (details)
  ② Omitting the . (repetitions)
  ③ Omitting the . (examples)
  ④ Using your words instead of original ones and words instead of specific ones. (own, general)
  ⑤Putting the points of a dialogue in passive voice. (main)
  ⑥Finding out the sentence or the words. (topic,key)
  活动目的:在实践体会的基础上,利用教师给出的信息支架,进一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征,归纳和总结撰写故事梗概的过程和方法,同时为自主创作科幻小说奠定基础。
  5.个人修改。对自己的初稿进行自我修改和润饰,完成二稿。在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根据上一步教师的指导,重读课本原文和自我作品,对所写故事梗概进行修改。
  活动目的:在同学互评和教师指导的基础上,修改和润饰初稿,形成二稿。(注:在原稿上修改即可)   6. 师生交流作品。(1)各学习小组选荐一篇作品供课堂展示;(2)学生代表展示各个小组的代表作品,教师做简要点评;(3)教师展示自己的作品或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供学生学习借鉴。
  Possible versions:
  (1)The science fiction by Jules Verne is about Professor Lindenbrock who found a secret message about a trip to the centre of the Earth in an old book in 1863. He immediately left for Iceland with his nephew,where they hired a guide and entered the Earth through a volcano. They came across a vast room with a large ocean inside,a forest and mushrooms onshore and shining gas in the sky. Then they set sail in their self -made boat and saw dinosaurs as well as the forest with huge insects, strange creatures and even an over-four-metre-tall man. Besides, their boat flew into a large hole, but was then fortunately pushed up by the water to an Italian volcano. (119 words)
  (2)The science fiction by Jules Verne describes how Professor Lindenbrock, inspired by a secret message, made his journey with his nephew and a guide to the Earth’s centre in 1863. (30 words)
  活动目的:通过推荐和展示优秀作品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和赏析不同的作品,在比较、鉴别和欣赏中获得启示,提高阅读思辨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7.个人完善定稿。学生对自己的二稿进一步加以修改润饰,而后誊写定稿。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规范、语篇连贯、书写清楚、版面清晰。
  活动目的:保证作品在内容的全面性、结构的合理性、行文的流畅性、书写的规范性等方面得以最大的优化。
  8.师生反思小结。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师生分别对教和学的过程进行反思和分析,做好自我评价和发展规划。
  活动目的:教师通过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理性分析,就课前相关准备、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反应观察、生成资源处理、教学时间分配、评价方式应用等诸方面进行全面回顾,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改进教学提供实践依据;学生通过反思学习过程,梳理知识体系、填补知识缺陷、提升读写技能、优化思维品质,既促进概括故事能力的提高,又为完成课题任务——科幻小说的创作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潘正凯,武艳云. 从输出驱动假设看高中英语教材中Project板块的教学设计[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4(03):2.
  [2]朱建军. 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30-34.
  [3]张晶. 基于网络的英语过程写作教学实证研究——以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为例[J]. 山东外语教学, 2013(02):69.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南通市教育局将2014年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了课堂教学改革上,对课堂提出三点基本要求:“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为此,今年5月中旬在我校举行了全市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的现场推进会。  本人观摩了活动中的两节英语课(译林新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下册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的Comic strip
【关键词】教学设计;二项式定理;类比;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0-0043-03  【作者简介】王伟,南京市第一中学(南京,210001)教师。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在必修3课本中,有一道课后习题,我做了适当改编,请同学们思考。   (问题1)口袋中有形状大小相同的一只白球和一
[摘要] 目的 探讨条形码管理系统在社区医院白内障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 按照条形码管理系统的要求制定社区医院眼科手术器械管理流程,使用条形码对618台白内障手术器械包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使用等环节进行管理。模拟实验组有23件和对照组有16件灭菌白内障器械套包不合格,实验组使用条形码进行追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器械管理方法进行追溯,比较两组追溯花费时间。 结果 618台社区医院白
[摘要] 目的 观察全程无缝护理在初产妇产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86例初产妇进行本研究,随机分为参照组(n=46)和观察组(n=40),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无缝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关指标情况。 结果 护理后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4.78%,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摘 要】以阅读认知过程模型为指导开展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就是通过输入丰富的背景知识,提供学习中的評价,开展批判性阅读,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元认知水平和思辨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认知过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51-0040-04  【作者简介】高洪洋,江苏省盐城中学(江苏盐城,224005)教师,江苏省
【摘 要】时评写作应成为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鉴于时评的时效性、针对性、思辨性、敏感性等特殊属性,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务必强化学生的写作胆识,即树立学生的公民写作意识,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作为作文教学支柱的理性思考能力,若需得到提升,应在活动中历练,在阅读中积淀,在随笔中彰显。当然,时评写作还需立根铸魂,求真求准求新求深;还要掌握诸如类比联系、反差对比、逆向立论、抑扬结合等多种方法。这些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角色扮演法结合以微信为基础的TBL在眼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为眼科实习教学方法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9年1~8月临床医学专业12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角色扮演法结合以微信为基础的TBL教学共70名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眼科学课程共50名学生,比较两组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成绩(理论知识、案例分析及出科成绩)、学生和教师对教学效果
[摘要] 目的 研究腹部推拿按摩對产后子宫复旧的疗效。 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顺产产妇,根据抽签法将产妇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00例。A组采用腹部推拿按摩的治疗方法,B组不做特殊处理,使其自然康复。观察至产后42 d,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宫底下降情况、排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恶露干净时间等指标,并比较两组产妇生产1周后的子宫总复旧率。 结果 A组产妇产后平均
【摘 要】文章回顾反思了一节英语语法示范课,有针对性地分析了课堂教学中如何将话语权交给学生。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课;课堂话语权;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2-0069-02  【作者简介】秦红红,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安徽马鞍山,243000)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  在江苏省第26届“教海探航”征文颁奖活动上,
调研综述  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已有8年,课程改革取得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成就。一线教师基本认可了大力倡导的新课改理念,熟悉了以“模块”结构为基本特征的教材,并且开设了一定数量的校本课程,陈旧的教学面貌有所改变。就高中化学教学层面来讲,出现了一些新型化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与推广,多样化教学方式逐渐形成,科学探究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使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  调查显示,我省高中化学教师主动学习提升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