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的模型教学初探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83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模型本就是生物教学中的要素之一,对于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形成知识结构系统,提高生物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分析初中生物模型教学的意义,以及具体的教学措施,以此促进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反思,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生物  模型  教学措施  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51
   人类学习生物知识,是从感知生命以及生物现象开始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也是人类一切知识的重要来源。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生物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笔者基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认知水平,引入“模型教学”的概念,以学代教,进而促进生物教学的发展。
   一、初中生物模型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
   首先,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发展时期,对外界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过于抽象的理论知识违背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而模型通过简化复杂的现实,具有高度典型化的特征,既能联系具体现实,因而能联系抽象理论,反映了原型与本质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掌握模型,就能大致掌握所学知识。其次,模型所特有的具象化特征,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其理解与记忆,有利于学生掌握抽象的生物理论。
   (二)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模型除了典型性还具有系统性的特征,它是对某一现实系统的描述和模仿,集中反映模型的主要因素之间的联系,因而通过模型教学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如通过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教学,学生就可对植物细胞中各结构的位置、比例、外貌形成直观的认识,并结合理论知识,能够形成对植物结构与功能的完整理解,从而有利于形成知识网络系统。
   (三)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通过建立模型,就是舍去相关次要或非本质的细节,简化问题,抽出本质特征。而分析模型就是建立模型的逆向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适度引导学生建立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如以“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可引导学生留意实际的生活现象,通过不同的渗透实验的对比与归纳,简要分析渗透作用形成的条件以及细胞的机构,并进一步推衍建立起“成熟的植物细胞相当于渗透系统”的模型,不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充分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首先通过模型教学,让学生自己建立模型或者了解模型形成的历史,让学生明白模型的得来容不得半点虚假,需要学生苦心钻研,认真研究,也就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态度。其次,模型教学以其特有的实践性、直观性以及趣味性,可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此外,模型还可帮助学生认识到客观世界的可认识性以及其复杂性,以及真理的发展性,鼓励学生求真务实、孜孜不倦,进而促进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
   二、初中生物模型教学的具体措施
   为了促进模型教学的开展,笔者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对如何推进初中生物教学做了深入探索,并将其探索结果展示如下:
   (一)自制简易模型,提高实践能力
   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学注重知识原理的传授,而模型也被当作抽象的教学工具使用,因此模型利用率不高,而且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新课改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模型,如无动物细胞模型、植物细胞模型,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自实践,也就对细胞结构形成直观的感受。通过反复修改模型,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气孔的张开与闭合”由于保卫细胞的特殊性质,外壁和内壁的厚度不同,其伸展性也不同,教师可让学生在长方形气球的一面贴上胶带,并吹大气球,研究气球的弯曲方向,从而理解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的原理。
   (二)加强生物实验,奠定模型基础
   实验是建立模型的基础,学生正是通过反复的实验才能够研究目标对象的主要特征,为建立模型提供直接的依据。一是观察类实验,通过用显微镜观察对象的生物图,最后展现生物图,得到正确的模型,如以洋葱表皮为例观察植物细胞,并就实验中观察不到细胞膜的情况进行讨论,分析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研究能力。二是模拟实验,这也是模型教学的方式之一,是在现实条件制约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直接实验,如模拟“鱼鳍在水中的作用”一节内容时,出于人道主义,就可采用模型就进行模拟实验,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鱼”模型,通过在水中展示来探讨鱼各部分鳍的作用。
   (三)创设情境,实行模型联想
   教师在生物课堂上创设与模型相关的知识背景,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如在学习“尿液的形成”一节内容时,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寻找相关的科普视频,并用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对尿液的产生以及所涉及到的相关人体结构有大致了解,从而让学生进一步列举出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和尿液中主要成分的数据资料,促使学生分析其中的主要成分变化的原因,也促使学生思考肾小囊的作用,以及某一组织出现障碍时,人体可能出现的相关病症等。另外在学习眼球的结构和功能时,就可借用小孔成像以及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来类比眼睛成像,大脑与照相机成像的差别所在。创设情境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模型的理解,也有利于激发其联想思维。
   (四)运用模型,提高复习效率
   复习是对知识的总结和巩固过程,但学生往往出现复习效率低下,这主要是复习内容量大,知识较为零散,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基于此种现象,笔者运用以模型带复习的教学方法,以具体模型为主干,整合相关知识,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生物与细胞”这一单元跨度较大,知识涵盖面广,笔者主要以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模型为关键线索,整合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等相关知识,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网络化和条理化,从而极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总之,在初中生物课使用模型教学对于促进生物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提升生物教学水平具有显著作用。然而,开展模型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此教学方式仍然没有得到教授初中生物学科的同仁的广泛接受,为此,模型教学仍然需要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笔者也将后续跟进,更加深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而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生物教学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既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的过程,又是学生将学习的具体效果向教师进行反馈的过程,故教学是教师和学生间的交互。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教师需进行持续不断地优化,以便可以和学生更好地进行交互,从而使素质教育得以有效地实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优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4.045  
涂志明在《当代世界》2017年第12期撰文指出,首先,重塑大国身份是俄罗斯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诉求。面对西方的战略挤压,俄罗斯进行了相应的斗争,特别是普京上台后,积极推动俄罗斯外交政策
【摘 要】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所以对阅读理解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小学语文的阅读文章有着不同的分类,不同文章的分析方法也有所不同,同时,语言要素、能力要素、情感体验要素这三部分也影响着教师的阅读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理解 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37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字
在本文中,笔者从项目成本的预算、管控、分析、考核等几个层面浅析了项目施工中的成本管理,希望能够为做好项目施工中的成本管理献言献策。
【摘 要】在现在的初中数学课堂中,仍受到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的影响,讲练结合是主要的教学形式。本文对导学案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学生如何学,才能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 导学教学 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049  众所周知,初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形
【摘 要】素质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新的教育取向,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实施开展素质培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须,也是新世纪对于人才的一种全新的客观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就需要加强对于素质教育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 物理教学 素质教育 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4.0
随着社会的进步,美观的玻璃幕墙在中高端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一旦遭受雷击将会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然而,设计单位只对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及接地电阻进行要求,但对于玻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如下:
【摘 要】数学是理科学科的基础,其蕴含的数学思想贯穿于所有学科的学习,更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往更大方面讲,数学的发展影响着信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我们从入学第一天起开始与神奇的数学接触,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对数学这个概念有个简单的认识,学生从进入小学一年级开始正式学习数学知识,但也只是一些浅层次的基础问题。而初中数学将开始更广泛的学习,教学方法也要适当转变。  【关键词】初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表明,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信息技术将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影响力、渗透力进一步增强,物联网产业会在这一重大变革中迅速崛起,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