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墨五彩焕发灵动生命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apova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文化是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一所学校的发展历史、价值追求、精神面貌、特色灵魂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关系学校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北京市西城区五路通小学,立足以人为本、发展为本,努力构建符合时代需要,符合育人需要,符合学校特色发展需要的学校文化体系。
  北京市西城区五路通小学于1960年建校。五十多年来,学校治学严谨、成绩优秀,教育教学始终保持在西城区较高水平。学校现有教学班36个,学生1486人,教职工94名。学校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小学高级以上职称教师46人,占教师总数的52.4%,其中,区级学科带头人3人、区级首席班主任1人,教学带头人17人。
  学校的每位教师和学生,怀着对学校历史积淀的尊重与敬畏、怀着对学校未来发展的责任与使命感,担当着思考与建设属于五路通小学每位师生的学校文化的使命。在文化建设中,学校一直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学校文化一定要遵循教育的本质规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珍视学校发展历史,珍惜每一段学校过往的记忆,重视学校文化传承与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凝练与思考,并构建了以“着墨五彩,灵动生命”为核心价值追求的“五彩”教育学校文化体系。
  办学理念:“五彩”教育
  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发展的持久动力与源泉,是学校文化体系的核心及重要的支撑。本校明确了“五彩”教育的办学理念,获得了全体教职工的广泛认同,同时,围绕该理念进行整体文化要素的建构与设计,梳理并提炼了一个既承接学校传统、包含学校积淀,又符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方向的“五彩”教育学校文化理念体系。
  “五彩”源于中国传统的“五色”理论。“五色”是色彩的本源之色,是一切色彩的基本元素,是最纯正的颜色,任何色彩相混都不可能得到五色,然而五色相混却可得到丰富的间色。在绚丽多彩的世界中,唯五色独尊,五色为本源之色。五彩源于“五色”,是源于生命,遵循人之本源,人性之本色的规律。教育应遵循以人为本,导人以善,育人为真。以人性为本色,尊重个人底色,循循善诱。教育的过程,如在人的本色上进行着墨的过程,正因为有了教育的着墨和调和,才有了不同的人的多彩,从而成就奠基孩子精彩的人生。
  “五彩”教育办学理念是有着扎实的理论渊源及教育实践基础的。“五彩”不仅指色彩的多元、精彩,而是立足教育以人为本的宗旨,发挥教育的丰富、优化育人效能。在学校层面上,努力构建多元且个性、自主且适宜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选择的“五彩”教育模式、内容及要素,使孩子们接受“按需选学、彰显个性、潜能得以发挥”的教育;在个体层面上,努力构建“心灵相通,五彩趣学”的课堂文化,实现师生知识的对接,情感的交融。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让课堂上呈现出教师的博爱、尊重、广博、阳光、创新,学生的热情、欣赏、求索、活力、梦想,五彩的教师培育五彩的少年。
  本校的“五彩”选取的是“红、橙、蓝、绿、紫”五种颜色,也就是学校校徽中所呈现的五种颜色。这是校园文化中最直观的具体的颜色,更是沉淀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积淀与生发出来的色彩。这五种颜色选择符合学校每位师生的视觉舒适,也能带来愉悦情感。“五彩缤纷”既符合本校的地域特点,又符合小学生多彩、个性、愉悦的教育情感体验过程。因此,“五彩教育”必将让学校的孩子们的童年更加多姿多彩,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孩子们从五彩之路起步,与梦想之帆做伴,每一天充满色彩地学习和生活,明天一定会茁壮成长,成就精彩的人生。
  核心价值追求:着墨五彩灵动生命
  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文化价值选择与学校精神的凝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愿景。学校以“着墨五彩灵动生命”为核心价值观,是对于教育的价值理解与期待追求,让每一位孩子人生五彩缤纷,让每一位孩子生命灵动,让他们因五彩教育,而拥有灵动的生命,是本校教师的使命与责任,是大家为之奋斗努力的目标,是一份沉甸甸的幸福期待。
  教育的过程,如着墨五彩生命般神圣而庄严。教育在五路通小学,如每位教师拿着神圣的充满情感的教育之笔,在尊重并且悦纳每位孩子的底色,为每位孩子勾绘着属于他们个性的多元的“五彩”,由此,每一位生命个体都会多彩灵动起来。不久的将来,每一位从五路通小学走出去的孩子,都会是富有个性的、多元的、可持续发展的,因为他们都保留着自己的底色,自己的本色,同时又着墨了“五彩教育”赋予他们的特有的色彩,他们将成长为具有本色特质的“五彩”少年。
  办学目标
  办学目标是学校发展的未来方向。明确的办学宗旨,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与立足点。在“五彩”教育理念引领下,学校将“五彩滋养、多元发展、品质名校”作为学校办学目标。学校办学目标是践行学校办学文化理念、核心价值追求的具体实践。
  “五彩滋养”是学校文化组织氛围营建的目标,文化是浸润、滋养内化于心的无声的教育。以“五彩”文化涵养师生的身心,愉悦师生的情感,以五彩的课程、五彩的课堂、五彩的德育、五彩的社团、五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引领学校发展成为具有文化品质的名校。
  本校优质的教育教学基础与良好的社会口碑,具有成为品质名校的基础。“五彩”文化理念将会助推学校持续创新发展,实现五彩滋养、多元发展、品质名校的办学目标。
  育人目标
  本校的育人目标是遵循个性本色,培育五彩少年。遵循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就是要以人为本,重视孩子差异,提供个性化教育策略。学校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接受学生个性差异,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制定适合学生成长需求,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完善个人教育成长计划,培育多彩、多元发展的少年。
  培育“五彩少年”,首先是学校教育尊重学生自身的颜色,即尊重、遵循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学生为本。其次是以学校的育人目标为导向的着墨过程,即不同的色彩承载了稳定的育人价值。   学校以红、绿、橙、蓝、紫五种颜色与行为品质、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构建“五彩”少年育人与评价体系,让每一种颜色都蕴含着教育育人价值。“五彩”少年行为素养主要表征为:热情、欣赏、求索、活力、梦想。核心素养主要特点是:自我管理、学习进去、团队合作、全球视野、创意思维。
  校训:让每一天都充满色彩
  校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文字标识形式凝练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呈现一所学校的文化精髓。它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具有长期凝聚人心的力量,具有育人价值,尤其对小学生品格形成、良好行为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校训具有传承稳定性、品牌特色性、精炼审美性、约束凝聚性、价值导向性、文化归属性等方面特征,校训是学校文化的体现,具有育人、文化、价值导向,是学校发展的“行动纲领”。
  “让每一天都充满色彩”作为校训,寓意深刻、温馨且充满情感。学校校训将伴随孩子成长的一生,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让每一天都充满色彩,启发孩子们树立积极乐观的精神,激发孩子们愉悦的情感,每一天都汲取奋发的力量,收获成长的快乐。
  校歌:《五彩花开》
  校歌是学校文化的外在展现,是学校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本校的校歌是教师、家长、学生智慧的集合,反映了大家对学校五彩文化的高度认同。校歌的歌词是在广泛征集全校教师、家长、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由学生投票在一百多个作品中推选出来的。校歌的曲作者是在学生家长中征集的。现在为学生喜爱并广为传唱的校歌《五彩花开》的词、曲作者分别为学校小学三四班学生王润琦、一年级二班学生赵可为的父亲和著名作曲家赵海风。孩子们在欢快的《五彩花开》的校歌陪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着。红、橙、蓝、绿、紫,我们是五彩花……五彩之家开启五彩之路,五彩校园扬起理想之帆。今天的追梦少年,怀揣着更大的中国梦、世界梦走向美好的明天。
  教师文化:融五彩之丽,绘精彩人生
  教师的工作是需要情感投入的,这是一份心灵影响心灵、灵魂塑造灵魂的事业。要想让教师把事业当作事业来做,并全情投入,必须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想象不出一个在生活中没有幸福体验的人会在工作中有智慧的火花迸发。学校始终倡导教师应该美丽生活,智慧工作,让生活因美丽而感到幸福和快乐,从而书写自己的美丽人生。让自己的智慧成就自己的事业,向人生交出一份更为辉煌的答卷,从而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在“人人精彩,人人成功”的价值追求引领下,学校提出了做“五彩教师”的目标,即:红色的热爱情怀,绿色的尊重品格,橙色的阳光心态,蓝色的广博知识,紫色的创新精神。学校以“我的五彩教育故事”作为年度话题在全校做了发布,先后有二十位教师在全校教师大会上进行了宣讲交流。本校的“我的五彩教育故事”集锦已经问世,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一本“聚五彩之丽”的读本,更是学校深厚的文化食粮,富于底蕴、可以传承的教育力量。
  学生文化:五彩润童心,梦想伴我行
  有梦想就有追求。特别是对少年儿童来说,有了梦想才会有追梦的快乐和追梦的幸福。学校把五彩少年中紫色——梦想,明确写入学生文化中,是因为梦想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只有从小有少年梦,长大才会有中国梦、世界梦。让梦想伴随孩子的成长,是学校教育的期望,更是孩子成长的必须。童年对于孩子一生来说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充满童真、童趣、童稚的,童年不应该只是幸福的回忆,而应该奠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本校提出“五彩润童心”,即:红色的热情情怀,绿色的欣赏能力,橙色的活力四射、身心健康,蓝色的求索精神,紫色的梦想追求。这里的润强调了对孩子的尊重和信任,强调了教育润物细无声的功力,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许六年之后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不是五彩都那么耀眼,可能其中三色强,另外两色弱,也可能呈现的是几种颜色中的间色,但是那又何妨呢?这就是学生的个性所在,这就是教育,而不是工厂机械化生产的标准、规格一致的产品。在学校大队部的倡导下,学生们积极投稿,分享成长体验。如今记录着学生成长足迹、承载着教育营养的“我的五彩成长故事”已经集结成册,成为了学校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外读本,最具影响的教育力量!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五路通小学)
其他文献
日前,江苏省徐州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免费送培活动在贾汪区拉开序幕,贾汪区各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等近500余人参与了培训。为更好地规范农村幼儿园的办园行为,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育儿水平,促进学前教育工作均衡发展,徐州市教育局计划在今年3月到8月,面向各个县(市、区)开展免费送培下乡活动,为农村幼儿园培训一线教师3500多名。此次由市教育局主办的送培活动是针对农村幼儿园开展的专项培训活动,采取订单培训和普及
书评  一线教师的智慧实践  马敏  教育是人类文明延续的重要方式,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教师素质对于教育的质量则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界乃至国家层面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新名词“教师教育”逐步取代“师范教育”,更多的反映了对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重新认知。从根本上说,这是对教师培养和专业成长的范式转变。  当然,目前来讲,我们的教师教育还存在许多
据俄新社近日报道,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部长德米特里·利瓦诺夫在俄罗斯总统体育运动发展委员会会议上表示,自2015年起,体育成绩将在高校招生过程中纳入考量。  利瓦诺夫表示,自2015年起,中学生的体育成绩,包括“劳动与国防准备”系列活动的结果,将在高等教育机构招生时予以考虑,作为对国家统一考试成绩的补充。这将进一步促进广大中学生与大学生的体育发展。利瓦诺夫补充说,今年将在俄罗斯中小学中实施“劳动与国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俄罗斯杰出的戏剧教育家、理论家,他的思想对20世纪的世界戏剧文化乃至影视艺术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一些艺术思想对于学生微电影的创作、艺术的表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试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影视课程教学的影响来展开讨论,指导课程设计,丰富教学内涵。  关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20世纪初,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了以“内心体验”为核心的戏剧体系,称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济北南在2013年12月26日《北京青年报》撰文指出:2013年,国人常犯的十大语文差错有哪些?著名语文刊物《咬文嚼字》24日对此进行了盘点。自2006年以来,《咬文嚼字》都会在年底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纠正国人在当年常犯的“语文差错”,也从一个角度回顾当年的热点事件。  每年发布一次“十大语文差错”,对许多人来讲是很伤面子的事。但是,《咬文嚼字》还是一如既往地给国人挑着读音和字词方面的错误。
作为心理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学校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手段、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分支学科,其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方面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另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从事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适应学生成长和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该课程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情绪和体验,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创建积极的课堂气氛,尝试多元
广州市教育局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未来“小升初”改革思路:一是明确免试招生的改革方向,叫停民校联考以及特长生、推荐生、外国语学校等考试;二是确定明年包括外国语学校在内的公办学校将取消笔试,改为以面试形式进行选拔。同时,抛出九大焦点争议问题,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笔者对广州解决九大争议焦点问题并不看好,但赞成广州就此问题举行听证会。从教育决策的科学和民主出发,一项教育决策,起码要做到两点,一是
出品: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  马跃进作为一个拾荒者,他经常跟踪扒手,将扒手销赃后的钱包捡起来,联系失主以便向失主勒索小钱财。有一次他照常偷窥扒手作案,看到一张女人照片从那个钱包里掉了出来,马跃进光顾跟着扒手而不顾照片,一个拾荒少年捡起了照片。马跃进照常待扒手销赃后捡起钱包,没想少年一直跟着马跃进,并且趁其上厕所之机偷了钱包。马跃进逮住少年得知真相后,开始了一场奇异的“寻根”历程……
开展儿童经典诵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掘学生的智慧、滋养学生的心灵。为了将学习经典推向高潮,笔者所在学校围绕阅读打造出独特的教学品牌“打造书韵校园,书香浸润成长”。  制定阅读计划,提高晨诵质量  “打造书韵校园,书香浸润成长”已经成为笔者所在学校的独特教学品牌,在开展活动之前,就应该形成一系列系统而完整的方案。教师、学生根据目标进行评价和奖励,晨诵旨在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在宽松
4月28日,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世杰被辽宁省政府授予“辽宁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近年来,王世杰教授发扬“拓荒牛”精神,在教育教学和引领学院发展上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人才是关键  “学校办学,办的是人才、办的是声誉、办的是底蕴,最终还是人才水平决定办学质量。只有紧紧牵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创建有利于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人才孕育环境,落实有强烈指导性和针对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