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浪潮方兴未艾,谁抢到先机谁就抢到了市场。在国内平面媒体最发达、竞争最激烈的广州,三大报业集团的传统竞争已白热化,现在,它们还要接受来自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挑战,为应对挑战,各集团争相向数字化进军。
作为首家报业集团的旗舰媒体,广州日报在竞争中正处于“领跑者”的地位。该报互联网电子版在1995年12月1日正式推出,成为我国内地最早上网的综合性日报。目前该报日发行量已超过200万份,2007年广告额超过20亿元,连续12年居全国平面媒体之首。而为应对来自新媒体的挑战,广州日报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并走在了国内报纸的前列。这里,仅就该报6月30日最新改版上线的大洋网作一些解读。
最新改版的五大变化
建立大洋“口碑榜”平台。为发挥媒体对社会和企业的舆论监督功能,最新版的大洋网给网友提供了一个全新共享的消费体验、投诉曝光的网上交流平台。这个栏目的推出,大大增强了大洋网在当地网民心目中的影响力,增强了网友对大洋网的依赖。
具体做法是,大洋网专门针对网友生活中密切相关的服务性行业,对服务消费进行网络式体验,并借助网络互动互通的特性,将编辑记者和网友的消费体验上网,并吸引更多的网友对此进行评论,让网友对类似的消费服务发表自己的体验、投诉、监督等。
其中,2007年大洋网推出的“大洋直击”新闻报道中,关注本地民生、社会等的话题,不但成了各大门户网站积极转载的素材,也成了本地媒体评论版、电视台脱口秀等讨论的话题与评论的重点。
开创“民意通”平台。在最新版中,大洋网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政府与群众互动的栏目——“广州民意通”,为广州市各政府部门和市民网友提供了一个顺畅的沟通、交流的平台。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解读各项政策,市民也可以在网上对政府各个职能部门提出意见、建议甚至咨询求助,并在网上及时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答复。
另外,“广州民意通”中还开辟有一个直播栏目,即让政府部门和窗口单位责任人,定期轮流走进网上直播室,通过视频、声音、图像、文字等形式,与网友直接交流、宣传政策理念,现场解答网友的疑难问题,从而进行互动。这个平台的推出,大大增强了广州日报大洋网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获得本地网友对大洋网的信任,同时也为大洋网争取了更多的政府资源。
新创“网友报料”栏目。网友报料就是开设一个栏目,大洋网的网友可以将身边的新闻及时发上网,编辑经过核实整理,选择好的新闻发到大洋网首页,并将有较强新闻性的报料推荐给广州日报记者。
该栏目开办至今,网友的报料从无到有,现在每天已达近百条。同时,栏目甚至吸引了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来“扒料”。而对于每宗报料,大洋网尽力做到积极回复或者推荐给报社采用线索。
开办大洋视频和网络社区服务。在新媒体领域,相对于电视媒体而言,视频是平面媒体的弱项。为此,大洋网制订了大洋视频的规划方案,确立了以视频分享、视频直播、视频点播为主要传播方式,并综合播客、交友、在线娱乐等网络社区服务项目。这次改版,大洋视频先推出了部分功能,关于播客、圈子、活动、相册和网友上传,以及一些创新个性化功能即将分批推出,大洋视频最终将成为以网友为中心的视音频创作、分享互动的传播平台。
网上抽奖吸引玩家。大洋网在最新改版之际,同时推出了“上大洋中大奖”活动,采用网上即时刮“虚拟彩票”的抽奖方式,新颖又好玩,具有鲜明的网络特色,吸引了大批新老网民踊跃参与。短短几日内,参与该活动的网友达到十万人次。
四点启示
大洋网新版推出仅半个月,大洋网用户注册量就突飞猛进,在线人数急剧增加,访问量节节攀升,排名也大幅度提高,证明了绝大多数网友对大洋网新版的认可。而这对正谋求数字化转型的报纸来说,广州日报大洋网的改版,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明确报网定位。在网络世界找好自己的位置非常重要。在最新改版的过程中,大洋网不追求和商业网站竞争,而是明确自己的定位,即以“立足广州,贴近生活”为宗旨,依托《广州日报》强大的影响力与采编实力,致力于成为广州本地最强势的新闻资讯门户、互动社区门户和生活服务门户,实现“大洋网,融入你的生活”!
更多地体现网络独有元素。报网互动或者报网一体化,如果只是简单模仿或者复制报纸新闻的模式,那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在新闻史上,新媒体诞生之初往往会模仿传统媒体,但模仿只能是暂时的,创新方式才是新媒体的生存发展之道。大洋网此次改版,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改版中融进了较多的网络独有元素。
互动增强网友“粘性”。缺乏互动性是传统媒体的较大不足。而通过报网互动可以搭建一个报纸与读者网友互动交流的平台,拉近报纸和读者的距离,弥补不足,为报社的可持续发展争取更多的年轻读者,增强报纸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影响力。
大洋网改版,时刻想提高网友的参与度、增强网友的“粘性”。比如,大洋网新版中增加了“《广州日报》天天评”、“网上报料给日报”、“《广州日报》编读往来”、“网上给《广州日报》纠错与建议”、“广州日报记者博客”等与《广州日报》紧密互动的新栏目。
树立报网融合的新思维。大洋网在改版宣言中提出:“广州日报大洋网从原来的报网互动,发展到报网一体化,并将走向未来的报网融合”。从报网互动到报网融合,这是质的飞跃。在国内这也是第一次有媒体提出这样的概念。
应该说,报纸内容先上报再上网,读者可以在网上浏览当日报纸的内容,这只是处于做报纸电子版的阶段,还只是迈开了报网互动的第一步,报纸要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并实现“数字报”广告的飞速增长,报网融合是一条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王丽芳,暨南大学新闻学院;李成,广州日报社新闻中心)
编校:杨彩霞
作为首家报业集团的旗舰媒体,广州日报在竞争中正处于“领跑者”的地位。该报互联网电子版在1995年12月1日正式推出,成为我国内地最早上网的综合性日报。目前该报日发行量已超过200万份,2007年广告额超过20亿元,连续12年居全国平面媒体之首。而为应对来自新媒体的挑战,广州日报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并走在了国内报纸的前列。这里,仅就该报6月30日最新改版上线的大洋网作一些解读。
最新改版的五大变化
建立大洋“口碑榜”平台。为发挥媒体对社会和企业的舆论监督功能,最新版的大洋网给网友提供了一个全新共享的消费体验、投诉曝光的网上交流平台。这个栏目的推出,大大增强了大洋网在当地网民心目中的影响力,增强了网友对大洋网的依赖。
具体做法是,大洋网专门针对网友生活中密切相关的服务性行业,对服务消费进行网络式体验,并借助网络互动互通的特性,将编辑记者和网友的消费体验上网,并吸引更多的网友对此进行评论,让网友对类似的消费服务发表自己的体验、投诉、监督等。
其中,2007年大洋网推出的“大洋直击”新闻报道中,关注本地民生、社会等的话题,不但成了各大门户网站积极转载的素材,也成了本地媒体评论版、电视台脱口秀等讨论的话题与评论的重点。
开创“民意通”平台。在最新版中,大洋网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政府与群众互动的栏目——“广州民意通”,为广州市各政府部门和市民网友提供了一个顺畅的沟通、交流的平台。政府部门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解读各项政策,市民也可以在网上对政府各个职能部门提出意见、建议甚至咨询求助,并在网上及时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答复。
另外,“广州民意通”中还开辟有一个直播栏目,即让政府部门和窗口单位责任人,定期轮流走进网上直播室,通过视频、声音、图像、文字等形式,与网友直接交流、宣传政策理念,现场解答网友的疑难问题,从而进行互动。这个平台的推出,大大增强了广州日报大洋网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获得本地网友对大洋网的信任,同时也为大洋网争取了更多的政府资源。
新创“网友报料”栏目。网友报料就是开设一个栏目,大洋网的网友可以将身边的新闻及时发上网,编辑经过核实整理,选择好的新闻发到大洋网首页,并将有较强新闻性的报料推荐给广州日报记者。
该栏目开办至今,网友的报料从无到有,现在每天已达近百条。同时,栏目甚至吸引了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来“扒料”。而对于每宗报料,大洋网尽力做到积极回复或者推荐给报社采用线索。
开办大洋视频和网络社区服务。在新媒体领域,相对于电视媒体而言,视频是平面媒体的弱项。为此,大洋网制订了大洋视频的规划方案,确立了以视频分享、视频直播、视频点播为主要传播方式,并综合播客、交友、在线娱乐等网络社区服务项目。这次改版,大洋视频先推出了部分功能,关于播客、圈子、活动、相册和网友上传,以及一些创新个性化功能即将分批推出,大洋视频最终将成为以网友为中心的视音频创作、分享互动的传播平台。
网上抽奖吸引玩家。大洋网在最新改版之际,同时推出了“上大洋中大奖”活动,采用网上即时刮“虚拟彩票”的抽奖方式,新颖又好玩,具有鲜明的网络特色,吸引了大批新老网民踊跃参与。短短几日内,参与该活动的网友达到十万人次。
四点启示
大洋网新版推出仅半个月,大洋网用户注册量就突飞猛进,在线人数急剧增加,访问量节节攀升,排名也大幅度提高,证明了绝大多数网友对大洋网新版的认可。而这对正谋求数字化转型的报纸来说,广州日报大洋网的改版,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明确报网定位。在网络世界找好自己的位置非常重要。在最新改版的过程中,大洋网不追求和商业网站竞争,而是明确自己的定位,即以“立足广州,贴近生活”为宗旨,依托《广州日报》强大的影响力与采编实力,致力于成为广州本地最强势的新闻资讯门户、互动社区门户和生活服务门户,实现“大洋网,融入你的生活”!
更多地体现网络独有元素。报网互动或者报网一体化,如果只是简单模仿或者复制报纸新闻的模式,那结果只能是死路一条。在新闻史上,新媒体诞生之初往往会模仿传统媒体,但模仿只能是暂时的,创新方式才是新媒体的生存发展之道。大洋网此次改版,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改版中融进了较多的网络独有元素。
互动增强网友“粘性”。缺乏互动性是传统媒体的较大不足。而通过报网互动可以搭建一个报纸与读者网友互动交流的平台,拉近报纸和读者的距离,弥补不足,为报社的可持续发展争取更多的年轻读者,增强报纸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影响力。
大洋网改版,时刻想提高网友的参与度、增强网友的“粘性”。比如,大洋网新版中增加了“《广州日报》天天评”、“网上报料给日报”、“《广州日报》编读往来”、“网上给《广州日报》纠错与建议”、“广州日报记者博客”等与《广州日报》紧密互动的新栏目。
树立报网融合的新思维。大洋网在改版宣言中提出:“广州日报大洋网从原来的报网互动,发展到报网一体化,并将走向未来的报网融合”。从报网互动到报网融合,这是质的飞跃。在国内这也是第一次有媒体提出这样的概念。
应该说,报纸内容先上报再上网,读者可以在网上浏览当日报纸的内容,这只是处于做报纸电子版的阶段,还只是迈开了报网互动的第一步,报纸要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并实现“数字报”广告的飞速增长,报网融合是一条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王丽芳,暨南大学新闻学院;李成,广州日报社新闻中心)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