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乐学情境 开发美的创造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917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术”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美术教育,使其掌握美术知识,能认识和欣赏美,又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能够表现美和创造美。
  【关键词】美术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美的教育
  小学艺术教育是一门基础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然而,目前的美术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轻视美育,片面地理解“术”育,为画而画,忽略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基本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缺乏表现的愿望,机械地画,这就势必造成美术教育上的偏差。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和自信心,提高他们作品的创造能力和绘画技能,让愿望与感知、动作活动、再现能力相配合,因此在美术教学中积极运用情境教学,让儿童主动投入到美术课中,使他们由“被动角色”转化为“主动角色”,在美术作品中显现出聪明才智和富有个性的创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术课堂中情境设置是指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体现艺术的美、教学的美。
  下面就我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是如何通过情境教学的创设,启发学生特有的丰富想象力,在美术作品中感悟到艺术的靈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
  一、创造美的环境,和谐导入
  在钻研教材时,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营造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感知美。创设教学情境要为学生所熟悉;应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学情境要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创设的教学情境要有始有终;要便于教师的组织与调控。一般说来,教学情境是与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相适切的、包含问题的生活事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启动学生的内驱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兴奋状态。实现美的创造。我在美术教学时注意对教学环境的布置。教学的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种体验,比如把美术专用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博物馆,让墙上,黑板上,柜子里挂满或摆满各种绘画、工艺、雕塑和学生的作品。教师在导入新课的二、三分钟中,可以让几位小朋友戴上好看的面具在音乐中表演“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现实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真实可感。趁热打铁,出示秋天的各种美景图片,,秋天的美,利用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秋天谷穗的美,发现秋天谷穗的美,并让他们把看到的美和体会到的美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这样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并提供句式让学生去描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进入美的境界。谷穗成熟了,谷穗弯弯的,沉甸甸的。好像在鞠躬。上述教学片断中,我就注重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不仅要让学生感知美,品悟美,还要让他们学会欣赏美,甚至是创造美。在引导他们品悟秋天的美后,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使课堂推向高潮。学生在学习美术中体验无比的快乐。让学生时常有新鲜感。
  二、创设游戏情境,引导学生
  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创设游戏情境能使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仅寓教于乐,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愉快的发现、探索并获取了知识。激发创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推动力,也是创造的基础。我在教学中,根据课的内容,学生的特点,采用游戏、音乐、故事等来激发创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学生爱听童话故事的特点,巧设情境,感染他们幼小的心灵,从而使审美活动与审美教育得到健康发展。
  三、进入美的世界,激发创造
  为学生设计泥工情境课题时,不仅要选择熟悉的,感兴趣的物体形象设置,而且要考虑到泥工表现的特点,因为泥工表现具有立体性,因而选择的物体形象要便于进行立体的表现。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教他们用一种或两种基本技能表现简单的物体形象。教师在教学生玩泥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欣赏泥工作品,再安排学生玩泥活动。教师捏制几个给学生看。在学生玩泥活动中,教学生认识泥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它们的名称、性质、用途和用法。如各种泥塑材料的水果、各种造型的动物都可选为表现课题的内容。让他们在生活中感知美。并体生活的联系创造美。
  四、创设美的情境,巩固环保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巧设情境,我抓住学生爱听童话故事的特点,感染他们幼小的心灵,从而使审美活动与审美教育得到健康发展。如在教《可爱的动物造型》一课时,我绘声绘色的为大家描述童话。学生的情感渐渐的溶入了故事情节,我稍停片刻后宣布:今天,我们来做故事中动物,用的材料有铅笔屑、鸡蛋壳、种子拼贴装饰画,用易拉罐、饮料瓶制作望远镜、花篮、哑铃等物品来美化环境、装点生活……手工制作活动是美术教学内容之一,而且学生的好动性格决定他们更喜欢各种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
  五、展现美的画面,提高鉴赏力
  创设图画情境,引导学生感知作品的意境美。 图画的直观、形象,色彩鲜明,能给人以美感和愉悦。尤其能再现作品的深邃意境,使学生感知作品的意境美。
  总之爱美是人类的天性,爱画是孩子的共性。作为一名美术教师,用兴趣来唤起蕴藏在他们自身中“沉睡的力量”,利用课堂教学去营造一种轻松、愉悦、充满美感的气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产生共鸣以激发其想象。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意趣犹存”的乐学情趣。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愉快的心境、引人入胜的方式、饱满激情的语言,倾其身心投入到“传道、授业、解惑中”,为他们创造一个乐学情境,使他们体验到学习中的愉快,以美启真,乐中开智,创造出最完善的美来装点生活。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关于英汉音节的对比研究主要着力于音节形式的对比研究,而较少从功能视角来考察英汉音节,本文拟从音节的外部功能来研究英汉音节,通过对比归纳,发现英汉音节的特征:连续性与孤立性、可逆性与不可逆性、意义相关与意义无关。  【关键词】英汉音节 对比研究 功能视角  音节是一个基本的语音单位,人们对语音知识可以知之甚少,或者全然不晓,但是对音节似乎有着某种直觉,可本能地感知。因此,音节具有一定的
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是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保证孩子愉快生活、学习、游戏、活动的基本条件,是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保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语言部分就指出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的能力。  一、幼儿倾听能力较弱的原因  第一,家长不重视倾听能力的培养。许多家长认为听力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必要培养,遇到孩子插嘴或不专心倾听则训斥、责备孩子。然而,训
期刊
【摘 要】拥有一个好的数学思想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和有利武器,如何在中职生的教学中体现他们的数学思想,不失时机的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各类专业中,数学都应该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因为数学知识的学习直接影响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工具,应着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掌握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可见数学的教学工作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
【摘 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趋势,我国的基础教育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与进步。在当前家长们都普遍的重视让幼儿接受学前教育。而对幼儿而言,接受学前艺术教育,能够较好的开发幼儿智力、拓展幼儿的思维方式,对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具有重大作用。因此,本文对幼儿舞蹈教学中创编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供广大幼儿舞蹈教育者借鉴参考。  【关键词】幼儿 舞蹈教学 创编能力 培养  通常而言,幼儿舞蹈教学的重点是对
【摘 要】本文立足当前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实践,针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新模式进行阐述,探索与实践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活学,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体育 快乐体育 教学主体  快乐体育是新课程改革条件下,体育教学的一种全新模式,下面笔者根据工作
【摘 要】美术课是一门基础文化课,通过美术课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集中的审美教育,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丰富审美情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激发创造美的欲望和热情,笔者认为从“美术是视觉艺术,艺术本身是创造,艺术就是感情”,从这些本质因素出发,引导学生对生活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使眼、脑、手协调并用,建构合理的、动态的、发展的、多元化的、开放型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来全面完善素质教育
在高中学习中,数学是一门难学的科目,函数是数学中难学的一个模块,函数的周期性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周期性是一个抽象且不易理解的概念,是函数性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感悟,来对函数周期性进行一些分析和探索,或许对高中生学习函数的周期性有一定的帮助,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函數的周期性。
期刊
【摘 要】游戏在体育教学中,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活泼、有趣的组织形式,深受广大学生的 欢迎。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有效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每一节体育课、每一个学生 都能在活泼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动作技术,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小学体育 游戏活动 体育教学  根据《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快乐体育”是当今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