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个性化阅读的“火种”

来源 :小学阅读指南教研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dmer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学生的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但只有实现学生智慧和情感的和谐共生,才能促进学生阅读个性化。如何点燃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火种”,这得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促进,依赖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一、阅读文本,感悟文本,使个性鲜明
  1.把握典型问题,引导学生个性地理解文本
  学生作为一个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总是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新的阅读文本,他们的阅读个性会自然流露。我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时,先让学生通读整篇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后,标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和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时学生提出:“老师,敌人为什么要扫荡?”“为什么敌人扫荡时,后方机关和老乡们要隐藏起来呢?”显然,学生抓住了关键词“扫荡”来理解课文。我适时加以引导“你们见过鬼子扫荡吗?”“见过,鬼子扫荡时抢老百姓的粮食、鸡、鸭等好东西。”“在扫荡时,敌人会把老乡的房子烧掉,还会杀掉许多无辜的老百姓。”我说:“是呀!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整整践踏了八年,这是怎样的八年哪!请看(出示画面)。”学生看了那惊人的一幕幕,心灵深处受到了震憾,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愤怒地说“这些小日本真是太可恶了。”“他们是又可气又可恨。”“老师,他们连一个刚出生的孩子都不放过,太残忍了!”“老师,如果老乡们不隐藏起来,一定会被鬼子杀害的。”……从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已经把自己融入到当时的情景中,他们用语言表达出了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对文章理解由肤浅走向了深刻,有效地提高了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2.提供思维空间,提高学生个性的创造能力
  想象性的阅读是一种挑战性的阅读。它要求学生能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地求异,运用生活常识和所学的知识,在课堂上即时闪现出创造的思维火花。在《天鹅的故事》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学到群天鹅破冰成功后,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同学们,当破冰成功后,有的天鹅饱食了鱼虾,或许正在引吭高歌,或许正在悠闲地散步,或许正在欢快地舞蹈,而此刻老天鹅呢?那第一位破冰的勇士又在哪里呢?让我们再次细细地去寻找它的身影吧。”停顿片刻,我接着说:“你看到它了吗?”一阵短暂的沉默后,学生说:“我看见老天鹅在雪地上安详地休息。”“我看见它嘴角还挂着血丝,微微睁开双眼,看见它的后代们生存下来,它眼里流露出一种安慰的神情。”“我看见它在呻吟,另一只老天鹅在给它舔去嘴角的血痕呢。”“我看见所有的天鹅围在它的跟前,流着眼泪不停地抽泣,最后它闭上了双眼。”……此刻,我想无论学生怎样想象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在推断的过程中,不光升华了文章中老天鹅的形象,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人性的美,更重要的是学生个性化的思维与创造,这正是我们开放的教学所追求的。
  二、合理评价,正确引导,令个性张扬
  当学生表达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时,教师应学会聆听并通过适当的反馈保护和促进学生表达独特感受的热情。
  1.激励性评价与建设性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而言,他们所经历的每一次评价都是建立自信心的好时机。在课堂上,老师要打破标准化答案的禁锢,充满热情地给学生以鼓励性评价,用自己对学生充满爱之心声,“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从多角度地观察学生,乐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能干的。但激励性语言应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不可过于单调。如“你学得不错。”“你真会思考。”“你的语言很亲切,我喜欢。”……诸如此类的评价既点出学生的成功之处,又是积极的导向,更是一种激励与关怀,让学生自信地成长。而建设性评价对于提高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更有意义,如一位教师在《一株紫丁香》的教学中的实况:
  师:“读完了,问题的答案找到了吗?课文是怎么说的,再读读课文找一找。”“如果你能一边读一边想,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不信老师读给你听,闭上眼睛,看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要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了吧?”这样富有启发性、指导性的评价,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经历了正确答案形成的过程。教师适时的疏导,保证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实效。由此看来,课堂上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会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表现自己。
  2.“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和“注重文本的价值取向”相平衡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不是对学生的每一种体验、感受都说“是”,这必须是在“正确的文本价值取向”这一前提之下。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聆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独特的内心感受,在仔细聆听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不和谐”的声音作出判断。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狐狸与乌鸦》一课时,课堂即将结束,老师问:“你们想对狐狸和乌鸦说些什么呢?”一位学生说:“我想对狐狸说,狐狸你真是太聪明了,你用自己的办法轻易地把乌鸦的肉骗到了嘴。”另一位学生说:“狐狸我要向你学习,遇到事情多动脑筋,只要肯动脑筋,天下没有办不到的事情。”“我想对乌鸦说,乌鸦,你太笨了,狐狸两句花言巧语就把你给骗住了。” ……很显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出现了偏离,表明他们对文本的要义缺乏把握,或遗漏信息,或错误解释某些关键词语,或过分执注于细节而忽略上下文的联系。这时,就需要教者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将他们从偏离的轨道拉回来。教师可以通过质疑和提出问题,在消除误角的教程中深化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引导学生在正确的价值取向下张扬自己的个性。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对文章都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教师要创造一种环境,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学生把自己独特的感受说出来。在交流的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生本之间相互碰撞中不断地完善、丰富、提高、发展。这样,学生才能学得兴致勃勃,学得津津有味,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张扬,个性化阅读的“火种”才真正被点燃。
  (江苏省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对于大多数知识来于课本而参加社会综合实践很少的小学生来说,阅读就显得重要,特别是阅读能力的提高更为重中之重。下面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略谈几点我的体会。  一、明确阅读目的,提高阅读兴趣  目的明确是我们阅读的动力和前进方向,阅读目的就是我们通过阅读所要达到高度,比如情感上得到了什么样的陶冶,能力上得到了什么样的提高,或是知识上得到了怎样丰富等。我认为,阅读的宗旨是培养学
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是“火头军”。但当下一些教师存在过于追求成效,急于找到一条有效的捷径,于是阅读的味淡了,情假了,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和谐
小语《新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何才能优化朗读过程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呢?  一、范读——以情启情  “范读”,是每位语文老师再熟悉不过的朗读训练的指导方法了。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除了重视学生的朗读,千万别忽视、吝啬自己的范读。教师成功的范读,胜过千言万语的讲解,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神奇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有明确的目标定位: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应用初步的方法和经验读书,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感受课文人物、事件、美好情境和优美语言并乐于与人交流等。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因此必须从最基础抓起,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人在低年级儿童阅读能力的培养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收获颇多。  一、感情诵读,理解
目的:  拟对慢性便秘作古代文献回顾性研究和现代临床试验荟萃分析,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理法方药规律、疗效及安全性;并开展科学规范的大量本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导师经
随着教学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实施素质教育已刻不容缓,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宏观看,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而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课文也和作文起步一样确实有“法”可依。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对学生学习语言来说势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尤其是有感情地朗读,其最大特点一声传情,通过语言的一样蹲坐、语速的快慢急缓就能把语言种的音、意、情、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对于一个班级来说,班委是班级自主运作的核心;对于班主任来说,班干部是左右手。因此,选好用好班干部是班级管理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建设好班级文化,选好班干部和加强对班干部
学位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而要做好一名班主任,首先必须做到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关键词】班主任扮演角色  班主任老师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有人说:“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集体。”此话不无道理。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学生打交道,每天都要面临班级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件,既要做学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学生进步的引导者。而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占绝对优势,面对他们身上,所具有的狭
A simple but illustrative survey is given on various approaches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with their features, applications and the mathematical tools in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