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ybj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下探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力求通过转化教学理念、融入思政元素来优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外语教师的育人职责,让大学英语课堂成为立德树人的载体。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策略
  【作者简介】徐丽丽,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如何把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把语言与思政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用批判性的思维审视西方文化及核心价值,增强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和提升民族自豪感,如今已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和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大学英语教学应培养有道德、有理想的人才,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国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未来的职业完全融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奋斗之中。
  一、 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意义重大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当前,思政教育融入各学科教育中,既有现实意义又迫在眉睫,通过在各学科中加强和开展思政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同时也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尤为重要,作为高校综合素质课程,大学英语课程因其人文属性而承担起重要使命,培养学生向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通过全面分析和解读英语教学中的西方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英语教师应引导大学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大学英语课堂既有传统语言知识的传授,也有思辨能力的培养;既学习专业性知识,也能客观评价,理性地思考和认知,达到德才兼备的育人目标,培养学生更加自信、更加自强、更加自尊自立。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贯穿课程思政的实践策略
  1. 英语教师思政教学的教育理念和科研能力需要不断提高。首先,教书育人是每名大学英语教师的天职,大学英语教师应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良好的思政素养,要努力探索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多元文化的思想浪潮下,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进行思政理论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能够在课堂中传播正能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敬业精神。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以德育人。热爱教师这份事业,热爱工作岗位,严格规范日常言行,尊重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努力履行自己教书育人的职责。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老师教学的认真,交流时的爱心与耐心,帮助学生意识到每个工作岗位都需要专业的知识、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人为善的处事方式。大学英语教师要努力做好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启发者和知识的传播者,不断学习,始终具有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不管是专业学习还是思政教育,都要具有完备的知识储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优秀的教育方法,时时以身作则。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汲取知识,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保持与时代同步、与社会同步、与学生同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辩证地看待中西方文化。
  2. 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丰富教学内容。一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英语学习热情不高,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从小建立起来,难以摆脱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帮助学生设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通过小组讨论、辩论、演讲、戏剧表演、英文电影及诗歌等多種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而不是传统的只为了考试或者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应试教育学习模式。平时课上可以多设计一些与课程主题相关、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的话题,如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中国的传统文化、男女性别的差异、困境与勇气、梦想与奋斗等。针对当代大学生,不必要去特意灌输理论概念,借助语言课堂上隐藏于文本的话题就可以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在头脑风暴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树立或者重树自己的三观,对待事物有正确的认识。通过讨论模拟真实的社交情境,体现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和关怀,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英语学习效率,亦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3. 思辨能力和思政教育相结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在华中科技大学发表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主题演讲。李培根院士说:“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就是批判性思维,没有批判性思维实际上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所以批判性思维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思维方式,当然也是马克思的重要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一项重要任务。而大学英语课堂为学生们提供平台去进行思辨,教师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帮助学生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如《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四册第一单元的课文“Icy Defender”(冰雪卫士),教师可以引入的思辨问题是:面对全球变暖和环境保护的问题,我们个体如何平衡自然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环境问题不仅是科学问题,也是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我们每个人应如何正确地面对?当真正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师,课堂上有很多相关的讨论题目,教师可以有技巧地、非常灵活地去提问并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不仅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把德育有效融入大学英语课堂。平时课堂中这样的讨论和思考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关照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是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老师、学生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4. 加强传统文化的输入,运用课程思政内容开展语言知识学习。大学英语教师不仅在课堂上传授文化知识,也要想办法做好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引导学生思考与认同传统文化的工作。从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角度来看,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是当下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一方面,在课堂中引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向学生介绍和传播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并通过各种中西方文化活动的体验和对比,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英语和汉语各自的魅力,从而进行跨学科教学和交流,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还可以播放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纪录片,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树立中华文化立场。亦可通过对名人榜样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成功背后的艰难及付出的努力与汗水。对中国名人故事的学习可以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另一方面,可将思政教育所涉及的热门热点事件融入课堂中,从课外英文学习资源中筛选出适合学生朗诵、演讲的文章,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如翻转小课堂、演讲、辩论、讨论、竞赛等,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对思政内容进行深度剖析和思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积极探索,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感受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祖国的日渐强盛,以及社会上的真善美与和谐美好,进一步发挥英语课堂的育人功效。也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时代发展变化,关心政治,充分认识我国现在所处的阶段和面临的国际形势,引导学生坚定政治立场、锤炼过硬本领、担当时代责任,从根本上提高思政觉悟。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国家意识,要积极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积极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三、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反思
  高校思政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堂已经成为共识,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碰撞与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科学地甄别文化精华和文化糟粕,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如学习《大学英语教程》第一册的文章《美国梦》,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我的中国梦》,通过文字表述,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意识和为中华民族复兴而读书的决心,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在无形中进行思政教育。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分享有关中国发展的文章、句子,从而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教师要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把思政教育灵活地运用到课程中,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教研室每周的科研讨论会上教师们交流经验,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提升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
  除了课堂学习,营造校园思政教育氛围也是极其必要的。应有效利用高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如平时学习中保持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避免对学习或考试有投机取巧的想法,强化学风、校风,拥有务实严谨求实的心态,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加强外语基本功锻炼也是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建设我们的国家。
  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大学英语教师也会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师需要不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要有過硬的思想觉悟、政治意识和坚定立场,不在课堂上传播负能量,实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四、 结语
  在实际教学中,将大学英语公共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载体,把课程思政生动有效地运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这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方法,有助于实现思政教育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提升大学英语的共享性、有效性和时代性。所以,当代大学英语教学应以课程思政为中心,立足本土,心系中华,把思想引导和语言学习融入每一节课中,从而更好地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和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_12/08/c_t20200604-462550html.
  [2]李培根.批判性思维和我们到底有什么关系[OL].http://www.sohu.com/a/207052651_66480.
  [3]陈诚.国际德育研究对高职外语专业“课程思政”的启示[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9(1):123-128.
  [4]严婷.大学英语课课程——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实践探索[J].黑河学刊,2019(5):105-108.
  [5]胡洪彬.课程思政: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J].重庆高教研究,2018(1):112-120.
  [6]马晓玲.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探索[J].昌吉学院学报, 2020(4):89-92.
其他文献
在对损失空前地震灾害的救援行动中,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敬。凭的是什么?仔细思考,民族精神、集体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这些曾让许多人都认为是“假、大、空”的、过时的字眼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本文值得一读。    此次抗震救灾,对于中小学德育而言,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提供了丰富的德育资源,更在于其所展现出的精神画面的复杂性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一、普世价值与民族精神,由谁构建德育之魂?    之所以
【摘要】中学阶段在整个英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也是在这一阶段快速发展自身语言学习能力,形成独特的思想。但在日复一日的英语学习中会遇到各种让他们丧失信心,削弱斗志的困难和挫折。本人结合自身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反思的结果,谈谈自己对巧用仪式感助力初中英语智慧课堂的理解。  【关键词】仪式感;初中英语;智慧教育;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朱丹,常州市武进横林初级中学。  张爱玲说过:“生活需要仪
【摘要】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英语是一种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因此在贸易交往过程中,对英语笔译有着很高的要求。尽管近年来我国对英语教育非常重视,国际贸易英语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但具体到国际贸易活动中,英语笔译依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结合对商务英语笔译现状的分析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国际贸易英语;笔译;问题;策略  【作者简介】史淑茵(1991.01-),女,汉族,河南郑州人,郑州工业
校园有形文化即校园物质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属于校园文化中的硬件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学校在校园有形文化的建设中,循着“生本、校本、文化”的思路回答着下面的三个问题。    一、学校是谁的?—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更高要求。普及英语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从实践角度来说,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教师不多,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育效果可想而知。要想改善这个局面,需要将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融为一体,以此增强教育实效。本文就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渗透“课程思政”展开探讨,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新课改;“课程思政”;渗透  
【摘要】 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包含多个不同却相互联系的意义。一词多义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但同时给人们理解语言造成了困扰。语境可以帮助学习者辨识词汇的意义。本文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方面,阐述了一词多义的现象;同时根据语境从词性、词汇组合关系、词汇使用的不同场合、词汇所处文本领域和词汇的褒贬性等方面举例说明了如何具体判定词义,从而帮助学习者更透彻地掌握一词多义。  【关键词】一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学科核心素养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作为需要关注和培养的关键能力之一(王蔷,2016)。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便是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问题链”在英语阅读课中的设计和实施无疑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强有力手段,在教师设计的层层相连、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课堂知识,锻炼了思维能力,同时也实现了教学目标。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下,唯有具备创新思维能力才能脱颖而出。一个国家的兴衰,乃至一个民族的存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的创新。这就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要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这也是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理念。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更能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和口语表达的能力,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义重大
【摘要】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进行,要求高中英语教师教学的时候,必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写作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的重难点,教师必须认识到高中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必须根据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解决策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關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作者简介】林海棱(1977.06-),女,汉族,黑龙江绥棱
【摘要】伴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小学教育开始了改革,在小学校园里越来越多学科开始展开教学实践,转换原来的教学观念,调整被动的教学方式,创新和调动课堂内容。在创新教学手段这一点上情景教学法被应用颇多,并且也在各个学科的实践中取得了成功。将情景教学法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理解英语语言,而且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长远发展。本文在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相关调查研究之后,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