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创新思维培养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大环境下,唯有具备创新思维能力才能脱颖而出。一个国家的兴衰,乃至一个民族的存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的创新。这就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要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这也是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理念。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更能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和口语表达的能力,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义重大。

一、小学英语教学现状


  1.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单一。目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依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过于注重教材内容的传授,没有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导致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既枯燥又乏味,这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反而对学生英语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2.缺乏良好英语学习环境。要掌握一门外语,良好的语言环境十分重要。而对于绝大多数母语是中文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本身就存在诸多困难,加之其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掌握一门新语言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良好的英语环境熏陶辅助学习。然而,学生在学校内除了每周2-4节英语课外,接触到的教学语言大多为中文,良好的语言环境很难得到保证。
  3.学生自主學习能力较弱。我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具体体现在课上不爱提问题,遇到较难的知识点也不主动发问,不擅长自主探究式学习,习惯性等待教师单方面讲授。其次,课堂之外没有让英语得到有效运用,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英语语言环境的匮乏。另一方面,学生仅限于教材内容的学习,没有补充足够的课外绘本阅读。良好的绘本阅读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单词,拓宽视野,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和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基本策略


  1.坚持学生主体,营造和谐氛围。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 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发展,还要结合多方面的评价和鼓励措施,给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这样的氛围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的欲望和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环保这一单元时,教师要求学生提前观看视频、查阅资料,调查我们生活中的各类污染,分析造成这一污染的主要原因,并为此献计献策。展示环节主要以小组汇报的形式进行,学生们有的精心准备了幻灯片,有的则以精美小报呈现,还有的居然排演了一个情景剧,内容丰富多彩,涉及了工业、雾霾、汽车尾气、生活垃圾等等,并能够正确运用所学句型,谈论我们应该做或不能做的事,呼吁大家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生们俨然成了课堂的主人,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展现创新思维。
  2.巧设教学环节,引燃创新火花。课堂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核心阵地。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如在导入环节,设计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小故事、猜谜、歌曲、头脑风暴等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表达自我观点。一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课文内容,教师也可以提前布置任务,设置创新机会,让学生们动起来,引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学习四下教材“Where can I fly the kite?”之前,教师布置学生寻找一下在公共场所有哪些注意事项和提示标志,并记录下英文标语。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不同场合的标语,如No swimming, No littering, keep off the grass, No running, No pushing, No talking, Don’t pick up flowers, Keep quiet等等。最后每组完成一张poster,让学生把不同的标语粘贴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中,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在不同的场合所要注意的言行举止。
  3.小组合作学习,搭建创新平台。合作学习是很多教育工作者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全体参与活动。孔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在英语教学中非常有效,它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同伴互助,相互启发,在彼此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学习季节这一主题单元时,教师给学生准备了season的绘本阅读,里面描述了四个季节的天气、衣物、食物和活动等内容,组内共同阅读绘本,谈论不同季节的特点,最后每人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季节,可以裁减绘本里的图片,也可手绘简图,再配上英文表述,完成自己的season book。学生们兴致极高地展开了创作,一本本小书精美无比,在展示环节,学生们积极地展示自己的创意并介绍季节,其他学生们也都听得津津有味,有关季节的知识掌握得别提多扎实了。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同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已成为新时代人才必备素养之一,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该重点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求小学英语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巧妙设计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姜丽.关于小学英语教学方式的创新性研究[J].时代教育,2017 (02).
  [2]曹宇文.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中),2013(04).
  [3]阿俊.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科技视野, 2013(35).
  【作者简介】单雨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阅读不但有利于学生获取大量知识,还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然而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降低了阅读教学效率,因而迫切需要对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利用计算机辅助模式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研究计算机辅助模式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巨大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杨秋芝(1
【摘要】在新课改持续推进的今天,语音教学的地位变得十分突出,成了英语教育的重要内容。当然不同地区教育资源不同,所以教学效果区别很大。相对来说,农村地区因为资源和条件受限,所以农村地区英语语音教学问题颇多。单一的教学手段和落后的教学理念导致教师更在意语法知识和语言知识点的输入,并不在意发音教学。正因教师所用教学方法存在漏洞和问题,所以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音习惯,无法使用正确语音对话与交流。
【摘要】随着国际化的日益深入,英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小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要想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借助一定的情景教学方法,带给学生更好的体验。“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与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需求是一致的,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运用英语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旨在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效率。  【关
在对损失空前地震灾害的救援行动中,中国赢得了世界的尊敬。凭的是什么?仔细思考,民族精神、集体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这些曾让许多人都认为是“假、大、空”的、过时的字眼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本文值得一读。    此次抗震救灾,对于中小学德育而言,其意义不仅仅在于提供了丰富的德育资源,更在于其所展现出的精神画面的复杂性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一、普世价值与民族精神,由谁构建德育之魂?    之所以
【摘要】中学阶段在整个英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也是在这一阶段快速发展自身语言学习能力,形成独特的思想。但在日复一日的英语学习中会遇到各种让他们丧失信心,削弱斗志的困难和挫折。本人结合自身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反思的结果,谈谈自己对巧用仪式感助力初中英语智慧课堂的理解。  【关键词】仪式感;初中英语;智慧教育;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朱丹,常州市武进横林初级中学。  张爱玲说过:“生活需要仪
【摘要】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英语是一种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因此在贸易交往过程中,对英语笔译有着很高的要求。尽管近年来我国对英语教育非常重视,国际贸易英语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但具体到国际贸易活动中,英语笔译依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结合对商务英语笔译现状的分析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国际贸易英语;笔译;问题;策略  【作者简介】史淑茵(1991.01-),女,汉族,河南郑州人,郑州工业
校园有形文化即校园物质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属于校园文化中的硬件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学校在校园有形文化的建设中,循着“生本、校本、文化”的思路回答着下面的三个问题。    一、学校是谁的?—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更高要求。普及英语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从实践角度来说,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教师不多,大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育效果可想而知。要想改善这个局面,需要将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融为一体,以此增强教育实效。本文就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渗透“课程思政”展开探讨,供广大同仁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新课改;“课程思政”;渗透  
【摘要】 一词多义指的是一个词包含多个不同却相互联系的意义。一词多义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但同时给人们理解语言造成了困扰。语境可以帮助学习者辨识词汇的意义。本文从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方面,阐述了一词多义的现象;同时根据语境从词性、词汇组合关系、词汇使用的不同场合、词汇所处文本领域和词汇的褒贬性等方面举例说明了如何具体判定词义,从而帮助学习者更透彻地掌握一词多义。  【关键词】一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学科核心素养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作为需要关注和培养的关键能力之一(王蔷,2016)。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便是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问题链”在英语阅读课中的设计和实施无疑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强有力手段,在教师设计的层层相连、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课堂知识,锻炼了思维能力,同时也实现了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