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焦点 “最美”后面还有多少临时工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xiaob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时工”这一在改革开放初期碰碎了不少“铁饭碗”的创举,在今天却成了“就业歧视”的困局。当前,我国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五花八门的用工形式,由此造成的员工之间身份的不平等,必然延展出工资、福利以及各项政治待遇的不平等。此类于特定历史时期制定出的制度,不胜枚举。正如城乡二元制下国民身份的藩篱。
其他文献
我看到《当代工人》7A读者发问"图书馆为何建得那么远?"一文,感同身受。我所在的这个县级市,图书馆原本就建在市中心区黄金地带。因而每天都会有很多的市民购完物、逛完街,再到图书馆借阅书刊。
我在《当代工人》上发表了一篇“化了妆”的揭露文稿,心里有些惴惴不安,觉得虽然化了名,改了地址,可换皮没换瓤。再说了,凡是小车司机,哪一个对小车队的事不心知肚明?
都说盛世收藏。我看还得加一句:盛世鉴宝。鉴宝应算民间活动,鉴宝师和收藏家一起玩,图一乐。但一些鉴宝活动组织部门每到一地,鉴定结果出来后,总要有当地官员出现。以宣传部或政府名义,像公证员似地证明、给收藏家颁发证书。这是不是太正式了?还像玩吗?还有乐吗?
怎样才能抑制这种逆示范效应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从而寻找到抑制的方式和路径。首先是以更加开放自由的环境提升民众独立判断的能力。示范效应能够迅速广泛产生影响,要么在于它的普适性,要么在于文化的普遍认同感,当然更不可忽视的是盲目状态下的从众心理。
一位农民学史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社会文明与使用人力、畜力的多少有关联。汉唐之所以有文明。是因为大量使用了畜力,人被解放出来了。而到了明清时代,人口膨胀,结果耕牛“贵”过了人,农耕反而大量使用人力,人就被“畜化”了。
前不久,又要有上级部门来我们单位考察,作为局长的秘书,起草述职报告的担子自然落到我身上。往年局长的述职报告也是我写,可谓轻车熟路小菜一碟。谁知这次当我兴冲冲地把草稿交上去的时候,局长看后直摇头,让我重写。于是,我又修修补补地送上了第二稿。谁知这第二稿仍没能通过!能看出来,局长有些失望,我也感到难堪。
巴赫金曾说:“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众生喧哗的时代。”在众生喧哗下,榜样的力量往往发挥着超乎想象的社会功用。它制造出的示范效应,或在较短时间内对公众心灵造成的冲击,可促成改变。但这种示范效应是柄双刃剑。如果是正确的示范,对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改良无疑具有推动作用。如果是错误的、逆向的示范,对文明和道德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
大学校长们都成赵本山了。大学生毕业,校长当然要讲话,可他们都讲了些什么呢?“我的第一次给了你们”,“凤姐也是自食其力的模范”……有校长还在毕业典礼上将自己改编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送给学生。
“今日又阴天,挡不住春风暖,吹得花儿朵朵开,万物皆盎然。外出多不便,还是要取件,过后阳光依旧灿,不就这几天?快递到,老曹与你老地方见。”即便不太押韵,不太对仗,但曹中玺的诗还是红遍了北京师范大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