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糖厂时光里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Pri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原本收集甘蔗的码头改造成阿丽拉标志性的泳池。
从前的砖瓦也被收集保留,成为墙上一景。
螺旋楼梯可通至地下空间的水疗中心。
糖舍餐厅。

  从前,这里是阳朔糖厂,建于上世纪60年代,鼎盛时期,这里曾有200多名工人同时赶工,当时在广西只有这一家糖厂,制糖的紧俏可想而知。于是231国道经过这里,而漓江也成了运糖的主要水上通道,甜蜜的事业热火朝天。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千禧年左右,糖厂事业逐渐走下坡,老厂房也随之丢空。但如今,它又被重视起来,在业主与设计师的努力下,本是几十年历史的青砖老糖厂,经过重新修葺,保留了本来的结构和形态,摇身成为一所富有设计感的度假酒店——阿丽拉阳朔糖舍(Alila Yangshuo)。
  糖舍的公共区域保留了老糖厂的风貌——“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大字标语也被保留着。因此,住客首先体验到的是一部分老建筑。酒店的建造构思来自直向建筑的设计师董功。
  难度在于,这个厂房还肩负着大堂、餐厅、酒吧甚至水疗中心的公共区域,下沉式设计令步入体验更为精巧。值得一提的还在于位于地下空间的水疗中心,茧形内部的螺旋入口,墙壁和地板选材也来源于施工期间的挖掘的地下岩石,仿佛深入喀斯特地貌的深处,隐秘而神奇。
  主体建筑以外,你很难忽视那个偌大的泳池。在阿丽拉的精神气质里,在设计师的眼里,泳池是酒店的另一张明信片。在阳朔的漓江边,这个泳池也做到了极致——将原本收集甘蔗的码头改造成泳池。一池相隔,一边是漓江山水,一边是老糖厂。走进大楼,里面是1969酒吧,一个以糖和朗姆酒为主题的酒吧,它曾是糖厂的压榨车间,改造之后,运用了朗姆酒的蒸馏车间原理,将酒桶安置在曾经的甘蔗石磨旁边,造就出更复合的老时光。
  新楼的客房部分,与这几栋老厂房新旧交融。不过,新楼则是另外一番景象,董功将上世纪60年代的糖厂风格的竹元素纳入考虑范畴,117间客房简单明快的设计,与当地绿植环境也十分吻合,配以凝土镂空垒造空心砖墙的光线游戏,房间的公共长廊也随时间有了不同的光影形态变迁。董功在介绍这栋新建筑时说:“它当然是一个当代的建筑,我不太认同我们要去复古,当代建筑应该有当代的品质,它的空间性以及居住的舒适性。”
  环保也是设计师考虑的原因,阿丽拉糖舍的所有材料都取自当地,既能突出本土特色,也可降低运输能耗。“最终实现这个设计的关键节点就是整个垒造是用镂空的方式,且每一块混凝土砖是回字形的镂空砖。这样混凝土的材料用得最少。”從设计中衍生出建造材料,将阳朔当地的竹与水泥的混合,经过上百次的研发试验,创造出竹膜混凝土和混凝土砌块,这也是设计师的创新之处。
  为什么不沿用旧糖厂的青砖设计?“我们希望有一定的差异性,不想那么简单地就用青砖去呼应青砖。而且毕竟黏土砖的制造对环境有影响,所以我们就产生了使用混凝土的想法。”董功说。
  及至夜晚,糖舍的轮廓会渐渐显露,大山的背景处,隐隐还能看到《印象刘三姐》的灯光特效,把糖舍映衬得越发静谧秀丽。一次把原生风景和现代艺术建筑结合的旅程,一些有回忆的片段,一处有感情成分的入住,甘之如饴,想起就甜蜜。
其他文献
大概二三十年前我们听欧美流行音乐,那主要是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合格的流行音乐,所谓音乐在那时只是一种“幻听”,既非艺术本身,也远达不到人们对流行元素的追求。如今我们依然在欧美那几十年前的音乐里不能自拔,那就可以说明某种意义上我们的落后,而且,对于这种落后从无形到有形的变化更值得人们去沮丧。  去年Lou Reed刚刚去世时,国内也有一大批音乐人出来悼念,那是对前人走过足迹的一种怀念,也是对艺术这个可以
感谢一个人,送上一份爱。 充电吊灯Pluglight 吊灯  人们的生活几乎离不开电源,然而太多的物件堆积并不能满足“断离舍”的极简生活心态,对此,荷兰工作室atelier ARI 就开发了pluglight 多功能吊灯。它将灯具与电力供应结合在一起,晶莹剔透的亚克力灯具加上为移动设备充电的端口,点缀了生活/工作场所,还释放了更多空间,视觉上更赏心悦目。这样的灯具,你是送人,还是自用?  GBP
刷单频道的任务刷刷刷跳动更新,大牌的电商网站、小门户的淘宝卖家,交替出现,一万八千多个刷手寻找任务,抢单,做单,好评,收款,网购背后,是一条“电商卖家—刷单平台—刷手”的完整刷单产业链,南都周刊记者试水刷单江湖,用十天时间,摸清了电商毒瘤—刷单炒信的流程和隐秘。刷单门槛,先交199元  找到一家刷单组织的联系方式不难,网页上、QQ群里都有刷单平台代理的联络方式,南都周刊记者试探性加了几个。  代理
普通人能做的,可能只是将片中那句“他们(精神病患者)也是病了,只是病的地方不一样”记在心中,从此多一份善意。  如果不是一条“曾志伟余文乐零片酬出演《一念无明》”的新闻,这部电影可能早就淹没在同期上映的《攻壳机动队》密密麻麻的排片中了。  不过,不足3%的排片并没有掩盖《一念无明》的光芒。厚实的文本,扎实的演技,根本不像一部16天拍完200万成本的小片。有人将之与《海边的曼彻斯特》做类比,也有人夸
乔治·索罗斯在离开对冲基金的一线战场之后,几乎不放过每一个能阐释自己理念的机会,仿佛是在提醒人们,他的毕生志向是研究哲学。  相似的故事一再在上演。  奥巴马对他提出的正式见面请求迟迟不做答复,直到总统因其他事务来到纽约,才允诺他可以私下碰一次面。没有记者,没有其他官员,不算官方会面,除了特勤局之外,大概不会牵扯到政府的任何部门。  他几乎已经习惯了。  他曾经向老布什提议援助戈尔巴乔夫的新俄罗斯
更晚的尼安德特人同样起源于非洲,比直立人晚一点进入北方。在西亚、欧洲寒冷多变的环境中,他们发展出身材矮小、四肢粗壮、额头宽广、一头红发的特点,电影《疯狂原始人》基本就是按照尼安德特人的外形设计的。  北京人、元谋人、蓝田人、山顶洞人、尼安德特人……我以前应付人类学考试时,最讨厌的就是记诵这些奇奇怪怪的人名。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当初一样,被这些人的来龙去脉搞得一头雾水。  许多年过去,当我终于搞明白
在过去5年里,世界顶级时装屋的权利变动格外频繁,设计师的上岗-下课如同走马灯一样轮转,还没让你了解,他们便以各种姿态告别品牌。我们可以先做一个简单梳理:  2015年初, Alessandro Michele扛下Gucci创意总监的大旗。这一年,同年秋天,Demna Gvasalia取代Alexander Wang,成为Balenciaga创意总监。之前,他是Vetements的创始人之一。而在更
失去信仰庇佑的人类,应该如何自处与自救?点破生命玄奥的最后一道迷津,知晓死期之后的人们又将选择怎么样的活法?    有一首歌叫《One Of Us》,里面唱“如果上帝和我们一样,就像我们中某一个俗人”,现在,这个脑洞被《超新约全书》的导演雅克填补上了,还是以极其戏谑恶搞的方式。在这部电影里,上帝是位胡子拉碴、脾性暴戾、邋里邋遢的油腻宅大叔,他自然也有一套令人瞠目结舌的创世纪:通过电脑摆布生老病死、
如何激发青年人才潜力,打造有活力的职场环境?在玛氏中国发布的《职场活力?中国白皮书》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白皮书首次提出“职场活力?”概念,旨在以协作性、敬业度、幸福感和产出率这“四大要素”为基础,打造一个活力四射、蓬勃向上、潜力无限的职场环境。
在比利·林恩看来,这个世界最荒谬的就是,自己竟然因为一生中最为煎熬痛苦的时刻,成了一个民族英雄。  虽然《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国内上映五日的票房还没过亿,但这部李安的最新影片在豆瓣保持着8.5以上的高分,以及在众多影评人、媒体人那里的良好口碑,其实早已经冲破了技术的争论、票房压力和影片于电影史上的意义等方面,成了一种绝对意义上的“政治正确”。换言之,李安总是可以轻而易举就击中观影者内心的柔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