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具有特殊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文章就高职高专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现状做出浅析,并针对其如何科学的实施加以阐述。
[关键词]高职高专 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
高职高专院校是我国教育改革中诞生的一代新星,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其学生数量已占整个大学生总数比例的60%。面对如此庞大的大学生队伍,怎样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已成为高职高专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则更加日益凸显。因此,我们应清醒的认识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音乐素质及音乐教育的现状,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找问题所在的根源,使之能够科学的开展并收到良好效果。
一、高职高专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高专院校担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重任。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放在重要位置上,音乐教育立足于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方面,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特殊的功能。音乐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具有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理解音乐和创造音乐能力的作用。它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他们的审美品位,也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音乐教育现状
1.高职高专学生音乐水平及学生对音乐教育的积极性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以强烈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陶冶人的情操。通过对几所高职高专院校部分学生的调查表明,喜欢酷爱音乐的占调查人数的38%,爱好音乐的占54%,说不清楚爱好与否的占8%,可见几乎没有人对音乐反感。当对他们进行音乐素质和基础水平测试时,结果却令人堪忧,能基本认识五线谱的学生占所调查学生人数的7.6%,认识简单简谱的占14.8%,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没有试唱能力等等。随之进行了学生对于音乐教育积极性的调查,结果是86%的学生对开设音乐课程呼声甚高,8%的学生认为无所谓,6%的学生说不准,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爱好音乐的不少,比如,大学生学习乐器、吉他弹唱、舞蹈等,但由于教育环境和应试教育观念的制约,一直以来甚至小学后从未开设过音乐教育课程,以致于整体水平不高,甚至部分学生惧怕学不好此课程而打了退堂鼓。由此可见,高职高专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不高,热爱音乐却不懂音乐。因此,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迫在眉睫。
2.制约高职高专音乐教育发展的瓶颈
(1)传统教育理念的制约
高职高专院校实施的以职业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注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教育本无可厚非,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一种纯“工具意识”倾向,从掌握和运用工具的角度来看待教育的功能,完全没有重视甚至认识到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以这种观念去组织和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容易偏离全面素质教育的方向,不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教育管理者自身对音乐教育的态度和重视程度
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有着特殊的作用,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却很多。有多数教育管理者、工作者对音乐教育认识不够,仍停留在表面上,缺乏全面理性的分析。更甚至有部分院校完全由管理者个人喜好选择开设素质教育课程,非理性地过于加大某部分项目的投入,而忽视和人为淡化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教育政策是政策,执行是执行,“水流不到头”的现象普遍存在。
(3)不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对音乐教育造成的偏差
当今时代,教育已成为一项全民事业,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应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中,要充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与时俱进,太过于崇尚西方的教育思想或过于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守旧,势必都会难以适应当今社会教育的需要。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更是讲求与学生特点相适应,与职业教育特点相适应,其内容不可过分强调专业性,更不可过分选择所谓学生“主流”喜好的“流行风”来作为教学内容的主干,否则就会偏离高职高专音乐教育的方向,达不到音乐教学的真正目的。
(4)教学设施和师资队伍等教学条件的不足对发展音乐教育的制约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设施等硬件不足在极大程度上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想象一下,如果一所高校连一间音乐专用教室、一架钢琴都没有,何谈搞好音乐教育,发挥音乐教育的真正作用呢?再者,一门课程的开设,首先要求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硬件条件和具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专业的音乐教育者不一定适合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课程的需要,换句话说,我们需要的是适合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特点的具备高素质的音乐教师,而不是一味追求专业水平和学术地位的大师,这一点往往在师资引进的时候被很多人所忽视。
三、对高职高专音乐教育科学实施的几点看法
首先,应冲破传统教育理念对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的偏见。高校本身应足够重视音乐教育,改善音乐教育教学条件,努力打造适应本院校特点的音乐教育环境。在师资上引进适合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特点的具备高素质的音乐教师。
其次,音乐教育要选择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教材,彻底摈弃音乐教学中表现出的全盘西化的“一元论”观点,构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新观念。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高专院校既要保留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又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努力创造条件,大力开设各种与之相适应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最后,教育者要以自身的人格感化学生,以丰富的情感带动学生,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正逐渐的受到高职院校师生的广泛关注,许多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并对学生的音乐教育进行不断的充实和加强。我们应充分重视并科学开展音乐教育,使其能充分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当代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素质,保证推向社会的是具备高水平、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戈丽芳,戈丽珠.素质教育与实施音乐素质教育探微[J].教书育人,2003,(9).
[2]马春莲.论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3,(12).
[3]张宜霞.论高职院校中的音乐素质教育[M].职业圈,2007,(14).
(作者单位: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关键词]高职高专 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
高职高专院校是我国教育改革中诞生的一代新星,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其学生数量已占整个大学生总数比例的60%。面对如此庞大的大学生队伍,怎样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已成为高职高专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则更加日益凸显。因此,我们应清醒的认识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音乐素质及音乐教育的现状,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找问题所在的根源,使之能够科学的开展并收到良好效果。
一、高职高专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高专院校担负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重任。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该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放在重要位置上,音乐教育立足于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方面,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特殊的功能。音乐教育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具有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理解音乐和创造音乐能力的作用。它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智力发展,培养他们的审美品位,也是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音乐教育现状
1.高职高专学生音乐水平及学生对音乐教育的积极性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它以强烈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陶冶人的情操。通过对几所高职高专院校部分学生的调查表明,喜欢酷爱音乐的占调查人数的38%,爱好音乐的占54%,说不清楚爱好与否的占8%,可见几乎没有人对音乐反感。当对他们进行音乐素质和基础水平测试时,结果却令人堪忧,能基本认识五线谱的学生占所调查学生人数的7.6%,认识简单简谱的占14.8%,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没有试唱能力等等。随之进行了学生对于音乐教育积极性的调查,结果是86%的学生对开设音乐课程呼声甚高,8%的学生认为无所谓,6%的学生说不准,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爱好音乐的不少,比如,大学生学习乐器、吉他弹唱、舞蹈等,但由于教育环境和应试教育观念的制约,一直以来甚至小学后从未开设过音乐教育课程,以致于整体水平不高,甚至部分学生惧怕学不好此课程而打了退堂鼓。由此可见,高职高专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不高,热爱音乐却不懂音乐。因此,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迫在眉睫。
2.制约高职高专音乐教育发展的瓶颈
(1)传统教育理念的制约
高职高专院校实施的以职业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注重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教育本无可厚非,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一种纯“工具意识”倾向,从掌握和运用工具的角度来看待教育的功能,完全没有重视甚至认识到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以这种观念去组织和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容易偏离全面素质教育的方向,不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教育管理者自身对音乐教育的态度和重视程度
音乐教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有着特殊的作用,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却很多。有多数教育管理者、工作者对音乐教育认识不够,仍停留在表面上,缺乏全面理性的分析。更甚至有部分院校完全由管理者个人喜好选择开设素质教育课程,非理性地过于加大某部分项目的投入,而忽视和人为淡化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教育政策是政策,执行是执行,“水流不到头”的现象普遍存在。
(3)不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对音乐教育造成的偏差
当今时代,教育已成为一项全民事业,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应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中,要充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与时俱进,太过于崇尚西方的教育思想或过于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守旧,势必都会难以适应当今社会教育的需要。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更是讲求与学生特点相适应,与职业教育特点相适应,其内容不可过分强调专业性,更不可过分选择所谓学生“主流”喜好的“流行风”来作为教学内容的主干,否则就会偏离高职高专音乐教育的方向,达不到音乐教学的真正目的。
(4)教学设施和师资队伍等教学条件的不足对发展音乐教育的制约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设施等硬件不足在极大程度上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想象一下,如果一所高校连一间音乐专用教室、一架钢琴都没有,何谈搞好音乐教育,发挥音乐教育的真正作用呢?再者,一门课程的开设,首先要求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硬件条件和具备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专业的音乐教育者不一定适合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课程的需要,换句话说,我们需要的是适合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特点的具备高素质的音乐教师,而不是一味追求专业水平和学术地位的大师,这一点往往在师资引进的时候被很多人所忽视。
三、对高职高专音乐教育科学实施的几点看法
首先,应冲破传统教育理念对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的偏见。高校本身应足够重视音乐教育,改善音乐教育教学条件,努力打造适应本院校特点的音乐教育环境。在师资上引进适合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特点的具备高素质的音乐教师。
其次,音乐教育要选择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教材,彻底摈弃音乐教学中表现出的全盘西化的“一元论”观点,构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新观念。在课程设置上,高职高专院校既要保留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又要结合本校的实际,努力创造条件,大力开设各种与之相适应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最后,教育者要以自身的人格感化学生,以丰富的情感带动学生,在音乐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正逐渐的受到高职院校师生的广泛关注,许多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并对学生的音乐教育进行不断的充实和加强。我们应充分重视并科学开展音乐教育,使其能充分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当代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素质,保证推向社会的是具备高水平、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戈丽芳,戈丽珠.素质教育与实施音乐素质教育探微[J].教书育人,2003,(9).
[2]马春莲.论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3,(12).
[3]张宜霞.论高职院校中的音乐素质教育[M].职业圈,2007,(14).
(作者单位: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