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方式”的几点体验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8845319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单一、被动和陈旧的,学生整天处于被动的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之中,在这样的学生的一生中,如何能够让他们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造的能力,如何让他们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和美好生活的建设者呢?本文就谈谈自己的几点体验。
  【关键词】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 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现状,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为了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三种方式。
  
  一、生生合作,突出自主
  
  “口耳相传千般好,不及林间自在啼。”学生合作讨论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讨论中,每一个成员都是平等的,可以自由地发表个人的见解;学生的思维是全开放状态的,通过讨论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合作,加速知识的同化建构。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感悟到的也不尽相同。如我在教學《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我问学生:“你认为狐狸怎样?”启发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有的学生认为狐狸是狡猾的,也有的认为狐狸是聪明的,我都给予肯定,这要看学生从什么角度去理解了。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有创新的思维。
  
  二、师生探讨,平等对话
  
  旧的教学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只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其结果是压抑和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不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改进教学就要把教学的着眼点移到学生方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只有在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学习实践中,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形成能力。我在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让学生编成课本剧,师生同台表演,这样就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使课文内容变得具体形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三、处理好书本与学生的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知识唯一的占有者和传递者,教材也不是不容怀疑的文本。教材应成为师生相互交流、平等对话的中介,成为学生学习的导火索,兴趣的激发点。
  1.利用网络等资源,课外查找相关资料
  利用网络资源对教材进行再创造,更容易使学生积极参与。如学《瑞雪》,上网收集写雪的有关文章;学《纸的故事》,让学生查找我国的四大发明。这样既培养了能力,又能激起学生更浓的学习兴趣。使课文内容得到了拓展,丰富了学生知识。
  2.把音乐、美术及学生的生活体验等引入课堂
  我们的教学不允许儿童拥有自己的思想和声音,不积极提倡个性化的解读,把一千个读者引向了同一个哈姆雷特。所以,我觉得阅读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独特的生命感受(阅读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状态)。让学生以各自的体验、感悟为出发点,闪现出个性化的理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教学古诗文时,可让学生给诗谱曲,让学生唱,使学生便于记忆;或者让学生给古诗文配画,把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跃然纸上,这样既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又把各科内容进行了整合,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材。
  (作者单位:山东莱芜市羊里镇王石联小)
其他文献
20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有力地推进了建国以来第八次课程教材改革。新大纲的出台,《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订,第一批新课程新教材实验区的启动……既是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性反思和总结,又是21世纪对新一代人才挑战和复兴中华的战略应答。处于这样的时代坐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必须作穿越昨日和明天的思考,而课堂教学的设计,理所当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蓝图和基石、航标和载体。因此对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也
[关键词]自主学习 问题意识 教学心得    “能称出体积的大小吗?”“能。”这是我们班一位同学的“发明”。笔者在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时,临近下课,同学们都能熟练地利用体积计算公式求出有关长方体的体积。有位同学突然问:“像土豆这样的物体的体积又该怎样求呢?”我及时表扬了这位同学敢于提问,并顺势说:“那就请同学们课后想办法去求土豆的体积吧!”  第二天上课时,同学们都踊跃举手回答昨天的问题。 
【摘要】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高考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学生在文化课的分数上达到要求,还要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而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更加全面地、多样化的人才。因此,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体育或艺术专业,走上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在体育高考中,对体育生的选拔非常严格,因此体育生在日常训练过程中需要加倍努力。在体育高考训练中,应该用更加创新的思路构架训练方法和流程,从而起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摘要】 校园欺凌是欺凌者受家庭或社会影响间接或直接对其他人进行故意伤害的行为。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校园内学生之间的欺凌事件时有发生,校园欺凌严重影响被欺凌者的身心健康。文章从学生自身角度、家庭角度、学校角度和社会角度对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应用策略,以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新时期 校园欺凌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
【摘要】虽然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是以识字为重点,但也不能忽视了读和写的重要『生。在教学中应善于用教材教语文,在学生充分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找到课文的读写结合训练点,精心设计随文练笔,巧妙地把写话训练有机地融入阅读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如果能将写话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选准读写结合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对
[摘要]: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在工作中发现书标混乱问题,与馆员一起实践,摸索、解决这一问题,收到较好效果。同时提醒同行,做此工作,不可心存浮躁,不适合众人突击,切忌盲目地赶进度、抓数量,容易出现伤书现象和安全隐患。现把经验总结出来,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书标 分类号 整合 排架    我馆是于2003年经过合校以后,由原来的三个图书馆合并而成的。文献经过数据的多次整合,可以由统一的数据库借阅
【关键词】体育课 说课 要素    在举行体育优质课、教学能力大赛或教学能手的时候,体育课的说课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笔者根据多年参赛和当评委的经验,总结出说课的七要素:课的设计与构思、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生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场地器材和效果预计。  一、体育课的设计与构思要巧妙课的设计与构思,即体育课的总体安排与部署,主要是指这节体育课以什么为理论依据,想要发展和培养学生什么能力与精神
[摘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尝试“导-学-测-点-练”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生物教学教学模式 应用    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主阵地是课堂。为此,我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嘗试进行了“导-学-测-点-练”课堂教学模式:旨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力,全面
【摘要】 德育关系是学生的个人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随着国家核心素养培养政策的实施,各教育阶段都将核心素养培养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高中德育教育存在失衡且不成体系的问题,而高中阶段是学生优良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分年级构建德育体系,以健全德育网络,强化德育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 高中德育 体系 构建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摘要]: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正确使用多媒体,使多媒体真正为教学服务,是新的教学环境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多媒体系统的运用优化了教学结构和过程,改革了教学方法。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多媒体辅助计算机课教学的几个误区与对策,提出来与同仁共同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系统 教学效果 教学思考     一、多媒体系统在教学中的使用现状    1.教师使用投影系统中各种媒体的频率  据统计,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