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烟望五津:古渡记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0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从古至今,岷江边的渡口、码头之多,无人能够说出确数,这是因为岷江水系遍布四川,大大小小的支流有百条以上,有名有姓的都难以计数,更不要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野渡、野码头了。
  但在过去,岷江上最有名的渡口有五个,它们是东晋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说的“五津”:“其大江湔堰下至犍为有五津,始曰白华津,二曰万里津,三曰江首津,四曰涉头津,五曰江南津。”在汉代以前,过了这五个从都江堰到彭山县的渡口,感觉就要出川了,故“五津”有蜀道漫漫的寓意。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让这五个渡口留在了历史的诗意记忆里。
  那么,“五津”如今在哪里?因为时间久远,文献稀缺,没有确切的记载,后人只能耐心考据以寻找答案。刘琳在《华阳国志校注》中分析道:白华津在温江县三渡水;万里津即新津县邓公场渡口;江首津即新津县东南白果渡;涉头津在彭山县北二十里的双江渡;江南津则在其南。但这个推断是否准确仍待考,这且不管,关键是常璩这段话后面还有一句:“入犍为有汉安桥、玉津、东沮津。”这就把“五津”变为了“七津”,又加入了玉津、东沮津。所以,清嘉庆版《犍为县志》中说:“江水入犍为有二津,曰玉津、东沮津,与蜀都五津通为七津。”
  这两个渡口又位于何处?常璩是东晋人,当时的犍为郡治在武阳(即今彭山县),所以他说的这些渡口大致都在武阳附近,包括汉安桥。“(犍为)郡去成都百五十里,渡大江。昔人作大桥曰汉安桥,长一里半。”但后来玉津、东沮津的位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就不再在彭山一带了,这是因为犍为郡治又移到了僰道(今宜宾),后又移到了嘉州。就在这些变迁中,过去的一些地名也跟着在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七津都在岷江上,它们的变化只会是在岷江沿江区位上的变动。
  那么,后来的玉津、东沮津是不是消失得无影无踪呢?不是,玉津实际就在现在的乐山五通桥观音镇一带,而东沮津应该在玉津以下。这个推断又是如何得来的呢?这得先从玉津的历史说起。

2.


  隋朝大业十一年(615年),距离现在四川省乐山市不到10公里的岷江边,突然出现了一个玉津县。这是当年隋炀帝实行改州为郡,并以郡统县后出现的新事物。于是,同处在岷江边的犍为县被一分为三,“分县地置玉津县”。
  为什么取名叫玉津县呢?“玉津者,以江出璧玉,故名。”但有没有受之前那个玉津渡的影响,或者说是否是名字移动到了此地还无确据。玉津县的位置在“导江(即岷江)在县西五里”,也就是说玉津渡口就在县城外五里的岷江边。当年陆游路过这里,还写下《舟过玉津》一诗,其中有一句“玻璃江上送残春,叠鼓催帆过玉津”,说明这里曾有足观的市廛景象吸引过他。不过,陆游的玉津与常璩说的玉津已非同一地,其名可能只是从东晋移到了宋代,而我相信中间的关联是依然存在的。
  玉津在朝代的变迁中也留下了一些端倪。唐代,玉津县的建置基本没有变化,只是从隶属眉州郡变成了隶属嘉州管辖。但一到宋代,情况就变了,北宋乾德四年(966年),改玉津县为玉津镇,重新并入犍为县。后来犍为县的治所也随即移到了玉津镇;直到元代至大四年(1311年),犍为县治所搬到现在的犍为县城,玉津这个名字也随之从历史版图上消失了。
  前些年深秋的一天,我到岷江边寻找古玉津,来到了乐山冠英镇岷江边一个叫下码头的地方。这里一直是当地人下渡、起岸之处,过去粮食、盐巴、柴禾、百货、牲畜等都是从这里进出。相隔不远还有个南瓜渡,正好在一个河湾上,我仔细观察了附近的地形,又找当地居民了解,大致可以猜测附近区域内就是过去的古玉津码头所在地。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古书记载,古玉津县岸边还应有一个“王波渡”。这个地方离乐山大概有二十里水路,范成大曾经在这里住宿过一夜,还对这个渡口颇感兴趣,作了一番考证,认为“王波渡”应该叫“王皤渡”:“(从嘉州佛头滩出发)仅行二十里,至王波渡宿。蜀中称尊老者为波,祖及外祖皆曰波,又有所谓天波、日波、月波、雷波者,皆尊之称,此王波盖王老或王翁也。”
  作为四川制置使的范成大掌管军政大权,对四川的地理应该是比较熟悉的。第二天,他沿着岷江向下,“四十里至罗护镇”“百里至犍为县”。罗护镇即今乐山市五通桥区桥沟镇,在唐朝时是一个军镇,设以抵御边夷。根据与罗护镇、犍为县的距离,可以推断出王波渡就在玉津县城岸边,而那时玉津尚属于南宋王朝的地盘,王波渡会不会就是玉津渡的民间称呼呢?

3.


  玉津县存在了680多年,应该说当时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城镇格局,而作为县治,自然应该有街道、衙门、庙宇、民居、堂馆等建筑物遗留下来。那天,我在冠英镇上溜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任何一点玉津遗县的痕迹,那些老街看上去固然也有些年代,但都是清末以后的建筑,且其中穿错其间的大多是近30年新建的各种楼房,让安静的小镇显得有些浮躁不安。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古城为历史所疏忽,更不要说一个小小的渡口。
  不过,玉津县令宋白倒是留下了玉津的一些记忆。宋白(936-1012年)是位大文人,被誉为“北宋五凤”之一,他走上仕途的第一站就是玉津,当时年仅三十岁。宋白写过“梅雪初销腊酒香,嘉州属县且寻芳”“最念春风赏酒处,梅酸笋翠后溪头”等诗句,让沉没于历史深处的玉津古城在诗意中复活,想来那个已经消失的渡口就应该藏在这样的美景中。
  在“七津”之中,只有玉津的位置是可寻的,而其他六津在一千多年历史中,有的可能已经改了多次名字,有的变移了方位,有的早已消失……一切均为尘埃吞没。实际上,就是保留下来的古渡口也命运堪忧,基本都被现代桥梁所取代,常常被遗弃而任其毁坏,甚至被人为拆除。
  过去,岷江上的津渡众多,在水运发达的年代渡口承担着重要的交通功能。仅就乐山境内而言,大的就有西津渡(后称斑竹湾渡)、草鞋渡(宋代叫燕津)、青衣津(后称半边街渡)、保平渡(明清时叫东津渡)、凌云渡等。渡口上有“渡夫”,其中一些渡夫的薪酬还被纳入当朝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中,如康熙版《嘉定府志》就记载:“横梁渡夫四名,每名工食银七两二钱,共银二十八两八钱。”
  渡口又分官渡和义渡,渡中是江湖。而渡口也常常是风光秀美之地,渡口往往有着中国画中的古韵,一抹夕阳、一片芦苇、几只飞禽,让人意绪飞扬。但随着陆路交通的发展,航船的功能明显退化,内陆河运上尤甚,现在的人们很难再有渡口相关的记忆,当然也就鲜能体验坐船那种缓慢而悠然的意趣了。
在漢代以前,过了这五个从都江堰到彭山县的渡口,感觉就要出川了,故“五津”有蜀道漫漫的寓意。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让这五个渡口留在了历史的诗意记忆里。
其他文献
移动办公是什么?移动演示又是什么?跟了半天的潮流,如果你的移动办公还仅仅局限于用Wi—Fi(IEEE802.11b/g)上网,那么我们只能说你处于被精英淘汰的边缘。移动演示其实很简单,它是移动办公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你是产品经理、培训师。公司企划,甚至自己拥有一家广告公司,那么移动演示则更有可能成为你移动商务的全部。人到哪里,就演示到哪里,移动演示可以为你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可以让你的
对于追求时尚和格调的都市男女来说,一款轻薄精美的数码相机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随身玩伴。自从索尼2004年发布第一款CybeFshot T系列卡片机以来,这一系列的产品就用优雅经典的滑盖、流畅的线条、缤纷的色彩牵动着全球无数时尚人士的神经,最新的DSC-T70(以下简称T70)继承了T系列一贯出色的影像品质和卓越的“双重防抖”系统,还提供了黑、白、粉、银四种赏心悦目的色彩可供选择。独特的垂直设计理念使
身为《新潮电子》的编辑,和一些专业的摄友讨论器材是家常便饭的事。不过随着大家手中的专业机身与炮筒变得多了,用得也熟透了,谈话的内容也就发生了转变,其中有一个话题倒是让我们颇感兴趣:大家手上使用的、曾经无比辉煌的珑管显示器当下都步入了迟暮之年,时不时就要“进医院”。随着大屏幕显示器在2007年的崛起,本想投身LCD,在宽大的Photoshop工作桌面上爽一把,但看到普通LCD显示器那良莠不齐又有点“
自打诺基亚从7110 开始提出商务手机的概念之后,商务手机们似乎就一直沿着一种“迂”得可爱的路线在发展,严谨与正规,几乎成为它们发展最关键的两个字眼。  不过,在2005 这个崇尚边缘融合的年代里,Fashion Business却早已成为出现率最高的字眼。
罗技DiNovo Edge无线键盘    从人们在客厅里的行为来分析,客厅里的娱乐大多都集中在影音部分,特别是HTPC在客厅中的日渐增多,用户对于一个操控中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罗技DiNovo Edge是迎合这个需求而设计的。    DiNovo Edge产品命名中的Edge,标志着其造型上的独特——DiNovo镜面般流畅键面由整块半透明有机玻璃经激光切删而成,整体小于20mm的超薄设计,辅以金属
在阳光明媚的下午,飞鸟降临坡屋顶休憩,玻璃窗外是饱满的色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脸上,轻抿一口香浓的咖啡,顿觉岁月静好。  来自世界各地的啤酒集聚于此,充满地方、民族特色的川剧、土家花灯、山歌对唱等表演轮番上演,在巨大的啤酒帐篷中,人们开怀畅饮,挥洒激情……  这大山深处的小镇沉浸在静谧和原生态的氛围之中,你只有把心灵静静地搁放在这里,才知道什么叫做“慢时光”。  在仙女山旅游度假区里,蜿蜒着一条宽阔
阳光明媚的四月,正是外出踏青的黄金时间。春天的气息由于太阳光的作用力,渗透进你每一寸肌肤,再在音乐的帮助下,彻底放松你紧绷的神经。带上你的纽曼M860MP3随身听,到大自然中去聆听绿色春天的声音吧。M860机身采取弧型设计,共有紫色、绿色和橙色三种色彩可供选择。紫色,清逸神秘;绿色,明净妩媚;橙色,流溢的风情;机身上的彩色边条不仅抗震耐磨,更勾勒出随身听俏皮的味道,令追逐时尚的女性爱不释手。M86
左页图为坐落在塔下村山坳里的青普文化行馆远景图 ; 本页左图为“三巴楼”之一的文选楼,庭院里的桌椅、小石子路与文选楼的外形相映成趣;本页右上图为客房雅致一角,本页右下图是与三巴楼隔溪相望的会源楼。  塔下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1426年由客家人所建,被誉为“闽南周庄”。这里的土楼建筑闻名于世,因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风格独特,使得塔下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民宿青普文化行馆正
又到了换季的时节,各大商场都忙着将夏装打折出清,为全新的秋装上市腾出地方。新上柜的秋装都已打上“New Arrival”标识,开始当季热卖。而在这个夏秋之交,除了商场里火热的换季出清外,IT业界也响起了“换季”的声音——AMD Turion 64 X2,一款专为笔记本电脑设计的64位双核处理器横空出世,在英特尔(Intel)“霸占”多时的笔记本电脑处理器市场上掀起巨大的波澜,更让许多持币观望的消费
左页图为厉家菜台北分店的餐厅室内环境。右页左上图为厉家人与成龙、洪金宝、蔡澜的合照,右上图为厉家人与金庸的合照。右页下图是羊房胡同11号的外观图,现任厉家菜掌门厉晓麟的父亲,就是在这里创办了厉家菜。  在皇权至上的年代,宫廷御膳为历代帝王所独享,他们凭借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势,役使各派名厨,聚敛天下美食,形成了精致的宫廷风味。因此,每个时代的宫廷御膳,都可以代表那一时期中国烹饪技艺的最高水平。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