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家菜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皇权至上的年代,宫廷御膳为历代帝王所独享,他们凭借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势,役使各派名厨,聚敛天下美食,形成了精致的宫廷风味。因此,每个时代的宫廷御膳,都可以代表那一时期中国烹饪技艺的最高水平。现代人对宫廷风味的追捧,或许就源于此。
  现任厉家菜掌门厉晓麟,是正宗八旗子弟——正白旗人的贵族后人,其曾祖父厉顺庆,是负责皇家衣食住行的内务府都统,他掌管御膳时,记下上千道宫廷菜,写成了宫廷菜谱。厉家后人以此菜谱为基础,在羊房胡同经营着厉家菜。没有醒目的牌匾,也没有招人的幌子,厉家菜以味取胜,名扬海外。

羊房11号各界名流络绎不绝


  北京后海恭王府东侧的羊房胡同里,门牌“羊房11号”是从外面辨认厉家菜的唯一标志。进入胡同,沿狭长的过道往里走,西侧有个圆形门洞,绿漆门上镶着铜质狮子头门环,里面是一个南北套院,从院子进入屋内,看见挂着“厉家菜”三个字的字画,就知道这个餐厅是厉家菜的所在了。
  厉家菜的渊源,还得从清末讲起。现任厉家菜的掌门人是厉晓麟,他的曾祖父厉顺庆,在清朝同治和光绪年间任内务府都统,官拜二品,负责管理皇家的衣食住行。当时御膳房制出菜单,上报内务府,由厉顺庆和同僚审查盖章后,才能烹制。因为职责所在,久而久之,厉顺庆就记住了一些简单的御膳做法。在朝为官,要严守国宴秘方,所以厉顺庆未曾尝试过在家烹制御膳。直到1908年,慈禧太后去世后,厉顺庆根据印象,写下菜谱,将宫廷风味传了下来。
  时过境迁,末代王朝结束了最后的辉煌,这本记录宫廷佳肴的菜谱,传到了厉晓麟的父亲厉善麟手中。厉善麟不仅是贵族后人,同时也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他先考入辅仁大学化学系,然后又去北洋大学学习航空工程,解放后考入北京大学建筑系,随后又转入清华大学,师从梁思成学习中国建筑,改革开放以后,他受邀到北京经济学院,担任应用数学教授,直到退休。这样一个多才的读书人,偏偏在烹饪上煞费心思,将这本记载上千道宫廷菜的菜谱烂熟于心,时常实践。其做菜的愛好感染了儿女,全家人都喜欢与厨房打交道,这也似乎成了一个家庭传统。

  1984年10月,正值国庆35周年,中央电视台和《中国食品》杂志社联合举办烹饪大赛,在亲友和街坊邻居的鼓励下,非专业出身的厉家人击败2800多名参赛者,一举夺冠。次年,厉善麟准备开设厉家菜餐厅。开业前,特别邀请溥杰、金蕊秀和婉容的弟弟郭布罗·润麒等朋友到家里试吃。吃罢溥杰感叹,又吃到了小时候在宫里吃过的味道,于是题诗两句“锦心妙腕调宫馔,继往开来备八珍。”在为餐厅题字时,厉善麟认为宫廷食物的原汁原味不可能完全复现,因为许多条件都不再相同,所以最后溥杰写下“厉家菜”三个字,餐厅名字由此而来。

  因环境限制,餐厅只有一张桌子,仅容纳10人左右用餐,需要提前预定才可享用,并且不许客人点菜。每桌套餐由不同规格的宴席标准构成,最低消费200元,最高2000元。一开业,厉家菜的名声不胫而走,原本的条件限制,成了众人口中的“传奇”。征服英国驻华大使伊文思的味蕾后,在他的宣传下,厉家菜迅速声名远扬,羊房11号的名声开始漂洋过海,出现在各个国家的报刊杂志上。以色列大使就是在《耶路撒冷报》,看到厉善麟在自家门口的照片,于是手持报纸,一路寻来。IBM亚太地区总裁伯乐先生写下一封信,里面说道:“我在北京生活了4年,我的任期就要结束了,我忘不了厉家菜。”瑞士大使舒爱文就餐后也曾留言,“世界上最好吃的菜,衷心感谢。”美国海军部部长餐后无以为谢,竟摘下自己的胸章,执意留给厉善麟以表谢意。美国前财政部长鲁宾、亿万富豪戴维·洛克菲勒、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以及金庸、成龙、洪金宝、蔡澜等各界名人都曾前来用餐。

代代相传厉晓麟的厉家菜


  父亲厉善麟热衷烹饪,他的言传身教对儿女们的影响很大,厉晓麟和三位姐姐都喜欢下厨房,全家人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父亲为了吃,没少花费功夫,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物质匮乏,为了吃到美食,他就自己养鸡、鸭、猪。为了做烤鸭,苦于家中没有烤鸭炉子,就把幻灯拆了,用幻灯箱框在蜂窝煤炉外,将鸭子放入里面烤。这种对美食的热忱,在厉家代代相传。
  作为厉家菜第二代传人,厉晓麟將厉家菜发扬光大,带领它走出国门,开拓了海外市场。1990年获邀远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开设厉家菜首家海外分店,2003年获邀前往日本东京开设厉家菜分店。其中位于日本的分店自2008年起,连续3年被米其林美食指南评为二星餐厅。在国内,厉家菜分别于上海、天津、台北开设分店。位于上海黄浦公园的厉家菜,在2010年世界博览会期间,被指定为专门接待外国元首的餐馆之一。
  “人叫人,千声不语;货叫人,点头就来。”说的就是原材料的重要性,精选食材是厉家菜的一大特点,宫廷菜要求菜品严格按照食谱搭配来烹制,不能因缺少某样食材或配料,就随便拿别的代替,所以厉晓麟很是遗憾,因为食材原料的欠缺,很多菜式就没法做出来。以胡萝卜为例,当年慈禧太后吃的胡萝卜叫鞭杆红,鞭杆说明它的样子,一头粗一头细,体型细长,颜色通红,可惜如今买不到了。我们现在常吃的胡萝卜多为橘红色,叫做洋胡萝卜,无论是口感、味道和香味,都敌不过当年慈禧太后吃的鞭杆红。曾祖父流传下来的菜式虽达千多种,但厉晓麟坦言,有些食材现在已难寻,保留的菜式未及一半,现在常做的只有七八十道了。“要做到和以前宫里面一模一样,根本没有可能。我们沿袭宫廷御膳的基础,加入自己的演绎。”
  在厉晓麟的带领下,厉家菜另有一新特点,就是实行分餐制。当厉家菜首次在上海餐厅实行按位分餐制时,有人觉得这是西式的做法,认为不妥。但是厉晓麟却并不认为这偏离了中餐的传统。在皇室里,皇家的饮食是一群人服务一个人,菜品的搭配、冷热、前后顺序、分量大小精细到极致。作为餐厅服务,食客只有分餐才能实现菜品的分量、冷热、顺序的合理搭配,让客人品味到菜肴的最佳口味。

  厉晓麟对餐厅的厨房分工要求也与众不同。厉家菜的厨房,没有主副厨之分,只按工艺如炒菜、蒸锅区别。每位厨师对自己端给客人的菜都是全权负责,包括存放、清洗、整理、备菜等所有工作。这样的管理方法让厉家菜的后厨团队异常稳定,跟在厉晓麟身边时间最久的厨师都已工作了十多年,这也令他开拓新市场变得更为轻松。

翡翠豆腐在看不到的地方下功夫


  厉家菜的精妙,是在看不到的地方下功夫。食客品尝厉家菜,一个常见的菜品,就比一般地方多了几分鲜香,却百思不解。比如一个简单的小炒茄子,呈到食客面前时,盘子里只有茄子和肉末,入口就感到味香,但不知道香从何处来。厉家菜在炒茄子前,先用肉末炒出酱汁,炒完后肉末弃之不用,将茄子下锅,加入新的肉末翻炒后上桌。取肉末的酱汁加上新的肉末,茄子的味道丰富了一层,自然就觉得入口香了。再说炉肉、先煮、再烤、再蒸,最后还要煨,一道菜光烹制方法就用了四种,这些不为食客所知的步骤,才成全了他们唇齿间的美味。
  厉家菜选用食材精细,却并不炫耀名贵的东西,食材可以是鲍鱼燕窝,也能是家常豆腐,只是对于原料的新鲜,与处理过程的精细格外挑剔。以这道脍炙人口的翡翠豆腐为例,就可知厉家菜一道看似简单的菜品需要花费多少工夫。翡翠豆腐的主要食材为毛豆,配菜需要鲜贝、大葱和姜。选择应季的鲜嫩毛豆,色泽翠绿最佳,挑选出饱满圆润的颗粒。为了保证口感,筛选后的毛豆还需去皮,把豆子放入清水中,用手来回揉搓,直至表皮脱落,用流动的水冲,让薄皮飘起来,豆子沉在底下,很容易就能把皮筛除。去掉皮的毛豆碾碎呈泥状,留有少许颗粒感,如果细如面糊,反而失去了质感。
  将大葱切成数个小段,侧面用刀划开,去掉葱芯,留下葱瓣,先切丝,再切成接近末状的细丁,生姜切成同大葱丁相似的大小,备用。选用鲜贝有讲究,如果是活的鲜贝,太过新鲜,翻炒时里面的汁出不来,豆子和鲜贝的味道就会各自为营,无法融合,所以要将鲜贝冻一下,翻炒时豆泥和鲜贝才能达到融合的效果。处理鲜贝时,要去掉较老的地方,只留下肉质最细嫩的部分,改刀切成细丁。
  食材准备完毕,在温油中,放入大葱和姜的细丁,待香味溢出,放入鲜贝一起翻炒,鲜贝的水分出来就熟了,此时放入毛豆泥,慢火翻炒一会儿,加入少许盐和白糖调味。保持小火持续翻炒约10分钟,才能将毛豆的豆腥味炒没。整个过程调味料只加入盐和糖,保留食材的本味原汁。成品色泽翠绿,淋上少许红油,放上几个细辣椒丝作装饰,应季豆子鲜美,与鲜贝相辅相成。
  或许有人纳闷,这盘翡翠豆腐并无豆腐,何来此名。翡是红色,翠是绿色,在绿色毛豆泥上浇上红油,就是翡翠二字代表的颜色组合,加上鲜嫩的毛豆泥烹制后色如翡翠,所以有了翡翠一说。虽然这盘菜不成块,没有豆腐形状,但其主要原材料是豆子,与北京经典菜之一的麻豆腐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翡翠豆腐就此而来。
  宫廷菜不光在于吃,它本身还蕴含了中国很多传统文化,其背后所代表的礼仪,虽在当下已经不合时宜,但是宫廷菜所追求的食材自然、味道自然,仍值得学习,宫廷菜这一品质一直在厉家菜里传承着。
  厉家菜
  地址:北京西城区德胜门内大街羊房胡同11号
  电话:86-10-66180107
其他文献
高清摄像机进入家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自打2004年年底首款HDV——索尼的FX1E问世以来,高清摄像机的发展可谓飞速。而格式也从HDV到AVCHD、MEPG2乃至MEPG4,存储介质则是从最早的mniDV磁带到之后的光盘、硬盘以及闪存,至于价格和体积,也到了普通家庭都可以接受的地步。  但是,在拥有高清摄像机之后,我们却不得不面对随之而来的很多尴尬问题,观看、编辑、存储都不能像标清时代那么方便
移动办公是什么?移动演示又是什么?跟了半天的潮流,如果你的移动办公还仅仅局限于用Wi—Fi(IEEE802.11b/g)上网,那么我们只能说你处于被精英淘汰的边缘。移动演示其实很简单,它是移动办公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你是产品经理、培训师。公司企划,甚至自己拥有一家广告公司,那么移动演示则更有可能成为你移动商务的全部。人到哪里,就演示到哪里,移动演示可以为你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可以让你的
对于追求时尚和格调的都市男女来说,一款轻薄精美的数码相机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随身玩伴。自从索尼2004年发布第一款CybeFshot T系列卡片机以来,这一系列的产品就用优雅经典的滑盖、流畅的线条、缤纷的色彩牵动着全球无数时尚人士的神经,最新的DSC-T70(以下简称T70)继承了T系列一贯出色的影像品质和卓越的“双重防抖”系统,还提供了黑、白、粉、银四种赏心悦目的色彩可供选择。独特的垂直设计理念使
身为《新潮电子》的编辑,和一些专业的摄友讨论器材是家常便饭的事。不过随着大家手中的专业机身与炮筒变得多了,用得也熟透了,谈话的内容也就发生了转变,其中有一个话题倒是让我们颇感兴趣:大家手上使用的、曾经无比辉煌的珑管显示器当下都步入了迟暮之年,时不时就要“进医院”。随着大屏幕显示器在2007年的崛起,本想投身LCD,在宽大的Photoshop工作桌面上爽一把,但看到普通LCD显示器那良莠不齐又有点“
自打诺基亚从7110 开始提出商务手机的概念之后,商务手机们似乎就一直沿着一种“迂”得可爱的路线在发展,严谨与正规,几乎成为它们发展最关键的两个字眼。  不过,在2005 这个崇尚边缘融合的年代里,Fashion Business却早已成为出现率最高的字眼。
罗技DiNovo Edge无线键盘    从人们在客厅里的行为来分析,客厅里的娱乐大多都集中在影音部分,特别是HTPC在客厅中的日渐增多,用户对于一个操控中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罗技DiNovo Edge是迎合这个需求而设计的。    DiNovo Edge产品命名中的Edge,标志着其造型上的独特——DiNovo镜面般流畅键面由整块半透明有机玻璃经激光切删而成,整体小于20mm的超薄设计,辅以金属
在阳光明媚的下午,飞鸟降临坡屋顶休憩,玻璃窗外是饱满的色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脸上,轻抿一口香浓的咖啡,顿觉岁月静好。  来自世界各地的啤酒集聚于此,充满地方、民族特色的川剧、土家花灯、山歌对唱等表演轮番上演,在巨大的啤酒帐篷中,人们开怀畅饮,挥洒激情……  这大山深处的小镇沉浸在静谧和原生态的氛围之中,你只有把心灵静静地搁放在这里,才知道什么叫做“慢时光”。  在仙女山旅游度假区里,蜿蜒着一条宽阔
阳光明媚的四月,正是外出踏青的黄金时间。春天的气息由于太阳光的作用力,渗透进你每一寸肌肤,再在音乐的帮助下,彻底放松你紧绷的神经。带上你的纽曼M860MP3随身听,到大自然中去聆听绿色春天的声音吧。M860机身采取弧型设计,共有紫色、绿色和橙色三种色彩可供选择。紫色,清逸神秘;绿色,明净妩媚;橙色,流溢的风情;机身上的彩色边条不仅抗震耐磨,更勾勒出随身听俏皮的味道,令追逐时尚的女性爱不释手。M86
左页图为坐落在塔下村山坳里的青普文化行馆远景图 ; 本页左图为“三巴楼”之一的文选楼,庭院里的桌椅、小石子路与文选楼的外形相映成趣;本页右上图为客房雅致一角,本页右下图是与三巴楼隔溪相望的会源楼。  塔下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1426年由客家人所建,被誉为“闽南周庄”。这里的土楼建筑闻名于世,因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风格独特,使得塔下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民宿青普文化行馆正
又到了换季的时节,各大商场都忙着将夏装打折出清,为全新的秋装上市腾出地方。新上柜的秋装都已打上“New Arrival”标识,开始当季热卖。而在这个夏秋之交,除了商场里火热的换季出清外,IT业界也响起了“换季”的声音——AMD Turion 64 X2,一款专为笔记本电脑设计的64位双核处理器横空出世,在英特尔(Intel)“霸占”多时的笔记本电脑处理器市场上掀起巨大的波澜,更让许多持币观望的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