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黑白木刻的正负形关系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ugh9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版画种类大致可分为凸板、凹板、平板、孔板。黑白木刻是凸板中的一种,每一种版画类型都有其各自的艺术语言和艺术特点,黑白木刻版画画面采取平面的装饰性构图,具有强烈的的生命力与质朴感。本文就中国黑白木刻起源发展、黑白木刻正负形关系与剪纸阴刻阳刻,书法布白关系对比分析、正负形体现黑白灰关系、人物中的正负形关系这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木刻版画   正负形   黑白灰
  中图分类号:J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1-0018-03
  一、中国黑白木刻版画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纸张与印刷术的发源地,当然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有一个不可代替的作用,那就是加快了信息的传播,这是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开启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先河。在此之前也有类似于当前版画制作的活动,例如:商周时期用模印法制作青铜器、秦汉时期的印玺,碑刻等等。显然就是现如今版画制作的雏形。
   在古代早期的雕版印刷术主要用于复制佛经。佛教在中国历史兴起于汉魏,南北朝期间迅速成长,直至隋唐佛教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佛教信徒不胜期数,这些信徒急切需要大量的经文广为传颂,在没有发明纸张和雕版印刷术之前只能靠手工抄写经书,并不能满足佛教徒教义的传播需要。因此佛教兴起大大促进了印刷术的发展,现存最早的的雕版木刻画是《金刚经》。中国木刻版画发展至宋代达到了高度繁荣。不管从印刷技术,还是尺福大小,还是内容形式,还是刀法的运用,还是精美程度都达到了“精绝”的水平。然而经宋元黑白木刻发展之后出现彩色版画,发展至今出现了各种版种,各种版画语言表达方式。
  二、黑白木刻的正负形关系与剪纸阴刻阳刻、书法布白关系的对比分析
   黑白木刻题材多样,研究其正负形关系对创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木刻中因为正负形而给对象以造形,那么讨论黑白木刻的正负形关系与民间剪纸阴刻阳刻、书法布白之间的关系先要明确民间剪纸阴刻阳刻的概念,书法布白的概念。剪纸阴刻是把形体本身的轮廓线剪掉,留下轮廓线以外的部分,阴刻部分一般要求线与线断开,画面多以大面积成块表现。阳刻则恰恰相反,剪刻时需要把轮廓线留下,把轮廓线以外的部分去掉,阳刻一般要求线线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书法是用白色宣纸和黑色墨汁元素共同构成的艺术形式,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字与字之间的联系,行与行的联系,也就是书法作品的章法,这样写出来的作品黑白分明,自然和谐。这就是布白。布就是散布的意思,看一個写字的人如何安排字的空隙,这些空隙和黑色的字迹之间形成对比、关联。因此,剪纸中把剪去的部分视为负形,留下的部分视为正形,在阴刻阳刻方面有着一些区别。阴刻剪纸更注重负形,根据负形的大小形状展现画面效果。阳刻剪纸多看正形,剪刻过程中能直接依据正形做出相应的形象。在书法中把布白视为负形,墨迹视为正形。考虑的多为负形,往往不是仅仅考虑单个字,而是考虑字与字之间的关系。以上两种艺术语言的正负形关系与黑白木刻又有什么关系呢?从本质上看黑白木刻与前面提到剪纸书法正负形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总体而言都是通过正负形来表现物体的形体,把大关系展现给人们看。可以说是“书画同体”。对于黑白木刻来说,正负形的关系与剪纸、书法正负形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黑白木刻大多数用阴刻的方法在大面积的平面刻制,刻掉的部分与留下的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比于剪纸有简洁、大方、直白的特点,比于书法又更具丰富特点。尽管如此黑白木剪纸阴刻阳刻、书法布白三者都始终离不开正负形共生,也体现了中国千百年阴阳学说哲学。
  三、黑白木刻正负形中表现的黑白灰关系
   黑白木刻把世界多种颜色高度概括为黑白两极颜色,灰色只是黑白的对比颜色,下面分别从黑白灰的关系、点线面的正负形关系、通过刀法控制正负形来表现黑白灰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第一黑白灰的关系。黑白木刻主着“非黑即白”的观点,但在黑白之间也存在着灰色调,这种黑白色主要根据以下情况赋予画面的。其一来源于西画的光影关系,这种光影关系即明暗关系,通俗地讲就是受光部分为白色,背光部分为暗色,黑白之间为过度色灰色,即表现的是素描关系。其二根据事物的固有色赋予画面的黑白灰关系,一般依据物体本身对光的吸收程度来划分黑白色。其三根据事物的结构线划分黑白灰关系,事物本身有着不同大小梳密的结构线,因此也就有不同面积的黑白灰色调。黑白木刻画面的黑白灰关系最主要还是要根据画面的需要给予作品以合适的正负形,从而达到黑白灰的和谐共生。时刻要注意画面中黑色部分是否过多,过多则显得深沉,不够透气。如果白色显得多整个画面又显得空洞,黑白木刻重在处理黑白灰关系。
   黑白木刻是黑白色对比的艺术形式,黑白木刻中表现出来的灰色调是通过黑白色的不同排列,对比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西画那样用颜色调适出来的,而这种排列方式往往又是通过点线面的大小、长短、方圆、疏密、轻重、缓慢等艺术形式语言表现出来的。在一幅黑白木刻作品中基本元素为黑白色,这就形成了作品中的块面元素,在这些大的块面中刻上点线语言,使之出现灰色调,以达到黑白灰的高度和谐。这种点线面的语言表达需要借助刻刀本身功能来加以实现。例如V型刀通过控制刀的力度导致刻口的大小来表现不同粗细变化的线条,通过不同方向曲直线条的排列形成不同的效果,v型刀还可以多层交叉用刀做出网状肌理等等。又如方型刀,方型刀的特点是运刀过程中出现的形体是不规则的,即可以通过运刀刻制不规则的形体,方刀刻痕一面平直圆滑,一面粗糙。线条更粗旷,自由,丰富了线条的表现力,更具有大小变化,面与面之间的变化。此外常用的还有圆口刀,圆口刀的特点是刻出来的线条圆厚,饱满。圆口刀多表现水面和天空的漂浮状态。总之通过控制刀的走向,运作把握板子中的刻痕,正负形关系来表现黑白灰关系在创作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四、黑白木刻中人物的正负形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这种主观能动性在版画创作中主要表现为人物的主观情感和意志,这也是黑白木刻人物造型区别于风景造型的一大特点。例如:德国表现主义桥社创始人赫克尔就是一位极擅长用黑白木刻正负形关系表现人物的强烈情感。其作品《桌边的两个男人》,显然通过正负形突出主角两个男人,两个男子在桌边酷似在叙谈什么。周围赋予黑色调,感觉人物压缩在拳头大的空间里,左边的男子身体往前倾斜,好像正在说点什么,右边的男人愁眉苦脸,无精打采的样子,无疑承受着某种痛苦的折磨。这种病态的,饱经磨难,痛苦的形象正是赫克尔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也正是作者表达悲哀和不安的人物心理,在此黑白木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版画家赵延年于60年代初创作《鲁迅像》,这是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木刻肖像。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像》犀利的刀法运用,正负形强烈对比,黑白对比鲜明,简洁的构图,刻画出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格特征,作者牢牢抓住了黑白灰的正负形关系,整幅作品几乎就用v型刀刻成,在印制过程中有意对衣纹和额纹的弱化处理,以达到层次分明,有主有次,无疑不是对对像的高度概括,用刀代笔把人物的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正如鲁迅本人所写文章那样,子句不多,却句句深入人心。黑白木刻版画中人物中的正负形关系时时刻刻都反映着作者的思想意志,也是对作品中人物的情愫表达。
  五、结语
   黑白木刻版画在版画界中从古至今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人們对它的偏爱是有原因的,黑白木刻是一种一目了然的比较直白的强烈表达感情的艺术表现形式,明确的点线面构成,先明的黑白对比效果,是其它任何一种画种都难以达到的艺术追求,这就为艺术家提供了独具特色表现力的表现手段,是艺术家主观激情与内在精神的传达形式,当然也是对实际生活的高度反应。笔者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黑白木刻在版画中会依然辉煌!
  参考文献:
  [1]李仲.木版画[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编.2012上海版画[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2.
  [3][意]沙拉蒙,冈萨雷斯.版画鉴赏方法[M].杨韵涵译.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6.
  [4]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前些日子我去腾冲旅游,在那儿品尝了一道风味独特的美肴——炒棕苞。初一听到名字,可能很少有人会想象得出它是一道什么菜。望文生义,可能还以为是粽子之类的食品。而事实上,它跟粽子完全不沾边,是一道纯天然的绿色食品。  棕苞其实就是棕榈树的花苞,又称为棕苞米、棕苞花、棕笋,古代称为木鱼,它是棕苞树上未开放的幼嫩花序。这种状如鱼卵的花苞,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例如四川、云南、贵州、江西等地,只是人们很少关注它
素质教育注重受教育者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并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如何才能使学生主动发展呢?我在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运用协同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注重对
虽然那个又瘦又黑的女孩儿竭尽了全力,但最终还是没能进入省里的女子足球队。考核结束之后,落选的女孩们都失望地离开了,只有她还默默地坐在场地边上看队员们训练。教练看她伤心的样子,有些过意不去,就去安慰她。“您能留下我吗?”女孩儿抬起头,眼睛里含着泪水。“可我们的主力队员已经够了。”教练为难地说。“那就让我做个替补队员吧,总得有人给主力队员拿衣服、送矿泉水啊。”“你为什么非要留下来呢?”教练好奇地问道。
豆浆是我家早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不过自己打的豆浆无论多细腻我都必须要过滤后再喝,但是每次过虑完都会有一些沉淀下来的渣滓,这些豆渣如果扔掉就太可惜了,于是我便想出了将豆渣掺入面中制作主食这种既节约又健康的吃法。    用料:  豆渣200克,面粉300克,黑芝麻2勺,酵母粉4克,葱花、盐、花椒粉、食用油各适量。  做法:    1.将面粉、豆渣、芝麻、酵母粉攪匀,揉成面团。可根据豆渣的干湿程度调
摘要:本文主要谈论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故想简述以下三方面主要内容:培养学生体育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态度、培养学生体育创新技能。  关键词:体育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掌握现在和将来乃至终身体育需要的健体知识、
在举国上下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创造教育似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涌向学校,重视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创造教育,只有通过创造型教
一、河北省农业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分析河北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肉、蛋、奶等畜产品及果品的总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在此基础上已建成和发展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农业主导企业,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