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发展史告诉我们,从父系氏族以后妇女就成为家庭的附庸,受到男性的支配和压迫。到了奴隶社会,妇女的社会地位就更为低下。但在“三从四德”的束缚下,也不乏抗争女子的出现。
自古多情女子负心汉,面对不幸,敢于控诉与抗争的女子,是生活的强者。《卫风·氓》是我国文学史最早的一首弃妇诗,《氓》就给我们展示了一位奇女子。她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回忆往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当初她被男子表面的忠厚老实所迷惑,沉溺于爱河。婚后男子“士贰其行”,女子“靡室劳矣”,男子却“至于暴矣”。在恋爱、婚后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认识到了在恋爱婚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生活经历中得出教训:“于嗟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最后发出一声“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深深感慨。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可以把一个虚伪男子的爱情看得那么透彻,实在是不简单。
在那个年代,一个女子要承受怎样的冷嘲热讽才可以具有独自回娘家的勇气?离开是她最后的抉择,出走,毕竟还有一线希望。她是一个有思想的女子,更是空谷里的奇葩。
到了汉代,婚姻礼法还是沿袭先秦之风,汉代的女子,不仅要受先秦传统礼法的约束,还要受到“三纲”“五常”等伦理规范的约束。《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受到家长的遣归就在情理之中了。刘兰芝不拘礼节,自作主张,挑战焦母的家长威严成为众多具有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的女性中最具光辉的形象。
从她的自述中可以看出刘兰芝勤劳聪明,能裁衣,能演奏,甚至能诵读诗书,就是这样一个“小家碧玉”型的女子,却在焦母的苛刻要求下过着自己苦难的生活。尽管“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无怨无悔,忍辱负重“大人故嫌迟”。在婆母怒不可遏时,她尽管对丈夫缠绵依恋,还是上堂拜别,她不卑不亢地请归,面对“堂上拜阿母,阿母怒不止”的情况刘兰芝镇定从容,没有掉一滴眼泪,没有流露半点可怜相。面对县令差人作媒,她婉拒,由此可见刘兰芝忠于爱情,不慕富贵,处于弱者和被压迫地位的那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她以生命来作最后的抗争,她是一株倔强的梅花,即使花瓣飘零也幽香。
与之相比冯梦龙笔下的杜十娘属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对象。她超越了刘兰芝的柔弱无奈,更多了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对生活理想的执著追求,她真诚而热烈地爱着李甲,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幻想,对自己命运多舛,本是成竹在胸,裕如应付的,对孙富的恶毒行为和李甲的忘恩负义思想准备不足,当她听到李甲“但反复思之,老父位居方面,拘于礼法……夫妇之欢难保,父子之伦又绝”的话以后,先有吃惊的表现,等到李甲把“我得千金,可借以见吾父母,而思卿亦得所天”的意思明白说出后,她没有上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闹剧,却只冷笑一声,由此可见杜十娘的无比镇定和刚强。当她“脂粉香泽,用意修饰”准备严妆以赴死时“微窥公子”,看到的竟是李甲“欣欣似有喜色”,更坚定了她的决心。杜十娘虽是被侮辱被损害者,但她在精神上并没有沉沦,她厌恶献笑承欢的生活,为了维护做人的尊严,她决不把自己当做他人的附属品去向孙富赎买,她不愿为了再失去自由而向罪恶势力俯首就范。
自古多情女子负心汉,面对不幸,敢于控诉与抗争的女子,是生活的强者。《卫风·氓》是我国文学史最早的一首弃妇诗,《氓》就给我们展示了一位奇女子。她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回忆往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当初她被男子表面的忠厚老实所迷惑,沉溺于爱河。婚后男子“士贰其行”,女子“靡室劳矣”,男子却“至于暴矣”。在恋爱、婚后生活的对比中女主人公认识到了在恋爱婚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从痛苦生活经历中得出教训:“于嗟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她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最后发出一声“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深深感慨。一个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可以把一个虚伪男子的爱情看得那么透彻,实在是不简单。
在那个年代,一个女子要承受怎样的冷嘲热讽才可以具有独自回娘家的勇气?离开是她最后的抉择,出走,毕竟还有一线希望。她是一个有思想的女子,更是空谷里的奇葩。
到了汉代,婚姻礼法还是沿袭先秦之风,汉代的女子,不仅要受先秦传统礼法的约束,还要受到“三纲”“五常”等伦理规范的约束。《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受到家长的遣归就在情理之中了。刘兰芝不拘礼节,自作主张,挑战焦母的家长威严成为众多具有反抗意识和叛逆精神的女性中最具光辉的形象。
从她的自述中可以看出刘兰芝勤劳聪明,能裁衣,能演奏,甚至能诵读诗书,就是这样一个“小家碧玉”型的女子,却在焦母的苛刻要求下过着自己苦难的生活。尽管“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无怨无悔,忍辱负重“大人故嫌迟”。在婆母怒不可遏时,她尽管对丈夫缠绵依恋,还是上堂拜别,她不卑不亢地请归,面对“堂上拜阿母,阿母怒不止”的情况刘兰芝镇定从容,没有掉一滴眼泪,没有流露半点可怜相。面对县令差人作媒,她婉拒,由此可见刘兰芝忠于爱情,不慕富贵,处于弱者和被压迫地位的那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她以生命来作最后的抗争,她是一株倔强的梅花,即使花瓣飘零也幽香。
与之相比冯梦龙笔下的杜十娘属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对象。她超越了刘兰芝的柔弱无奈,更多了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对生活理想的执著追求,她真诚而热烈地爱着李甲,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幻想,对自己命运多舛,本是成竹在胸,裕如应付的,对孙富的恶毒行为和李甲的忘恩负义思想准备不足,当她听到李甲“但反复思之,老父位居方面,拘于礼法……夫妇之欢难保,父子之伦又绝”的话以后,先有吃惊的表现,等到李甲把“我得千金,可借以见吾父母,而思卿亦得所天”的意思明白说出后,她没有上演“一哭、二闹、三上吊”的闹剧,却只冷笑一声,由此可见杜十娘的无比镇定和刚强。当她“脂粉香泽,用意修饰”准备严妆以赴死时“微窥公子”,看到的竟是李甲“欣欣似有喜色”,更坚定了她的决心。杜十娘虽是被侮辱被损害者,但她在精神上并没有沉沦,她厌恶献笑承欢的生活,为了维护做人的尊严,她决不把自己当做他人的附属品去向孙富赎买,她不愿为了再失去自由而向罪恶势力俯首就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