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回家的路感觉更短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010a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觉回家的路更短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伦·比恩搭乘“阿波罗”12号登陆月球。虽然去月球的路程与返回地球的路程在距离上完全一致,但是他却说,“从月球返回地球感觉路程短了很多”。这不是重返地球产生的幻觉,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尤其是去一个新的地方时。自驾车去一个新地方旅游或者办事,期盼着尽快到达,所以感觉路途遥远。不知什么原因,虽然走的是同样的路,回家的时候总感觉比去的时候快得多。如果旅途经过的是没有拥堵的高速路段,我们的感觉更加明显。既不是因为去时道路更拥堵,也不是因为回来时走了捷径,那么这种感觉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还好,科学研究告诉我们,这种感觉是普遍事实,不是个别人的脑子出现问题。虽然这一现象已存在于人类生活中很久,但是最近心理学家才对其进行了研究。近年来,有多个科学研究证实了这种现象的存在,并称之为“回程效应”。研究者发现,即使去程和回程在实际时间和距离上一样,这种感觉仍会存在。
  什么是“回程效应?”
  我们可以通过3个典型研究来理解什么是“回程效应”。前两个研究分别涉及公交车和自行车出行。第三个研究是实验室研究,涉及观看别人的出行。总的来说,这些日常的出行情境中都发现了回程效应,人们往往觉得回程比去程要快17~22%。
  在第一个研究中,研究者访问了一些最近有搭乘公交车的人。这些人最近曾坐公交车去某个地方,并且坐公交车返回,路线基本一致。研究者就守在他们要出发和返回的公交站,等他们一下车,研究者就让其填写一个问卷。乘车者在-5~5这11个整数中选择一个数字代表自己感觉到的回程比去程是长了还是短了:-5代表非常短,而5代表非常长,0则代表回程和去程给自己的感觉是一样的。研究者最终得到的数字是负值,且显著地小于0。这说明,人们认为回程是比去程更短。
  第二个研究中,研究者想看看对道路的熟悉度是不是会影响回程效应。也许,我们感觉回家的时间过得更快仅仅是因为回来时对道路已更加熟悉。这个研究的实验过程恰好是某学校外出活动的一部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需要骑自行车外出,然后返回学校,有两条路可以到达活动所在地,其长度是一样的。在去的时候,这些同学被随机地安排到两条路线中的一条。在回来的时候,其中一条路线的同学沿原路返回;其余的同学被要求从陌生的路线返回。那么,一组同学往返都是一样路线,一组同学往返不是同样路线,他们对回程的时间估计会有差别吗?结果是,没有差异。两组同学都说自己感觉去程更长,回程更短。
  在第三个研究中,研究者把实验的场景从户外转移到了实验室里。193名实验参与者观看了一段视频,视频中的人驾车从自己家到一个朋友家,然后返回。视频中的路程来去是一样的,长度约为2000米,需花费7分钟。但是,实验参与者并不知道这个信息,也看不到视频播放的时间长度,他们需要看视频,然后自己估计往返两段路程分别用了多少分钟。跟前面两个研究一样,实验参与者觉得回程更短。他们平均觉得回程花了7分钟,而去程花了9.5分钟。
  为何会感觉归程的时间更短?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感觉呢?科学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解释。
  因为去程的陌生和回程的熟悉
  有研究者猜想,可能是因为熟悉性导致我们感觉回程时更快。因为,曾经有研究表明,人们觉得做熟悉的事情比做陌生的事情所花费的时间更短,这也是我们的日常经验。而且,人们对于无法预测的事情,会觉得要花更长时间。因此,这将可以解释为什么回程时感觉时间过得更快。因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更有可能出现让人无法预料的意外,而返回的时候我们对路线更加熟悉了,且至少我们知道自己是往家里赶,家里不会有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
  但是,这种解释有时并非符合经验。想想我们搭飞机的时候,外面只是云和蓝天,搭夜车出行,外面只是黑暗的荒野。这些时候,我们对沿路的风景一无所知,就谈不上熟悉性了,我们却仍会觉得回程更快。另外,前文介绍的第二个研究也已经部分反驳了这种说法。第二个研究显示,无论走的是熟路还是生路,在我们的大脑中,回家的路仍然更短。
  因为时间预期和现实的落差
  有研究者认为,可能是人们的预期和实际情况的差异导致人们做出回程快的判断。这种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人们经常低估做一件事情需要的时间。研究者曾经让人们估计过去的一些事情和未来的一些事情分别需要花多长时间,结果发现,人们在估计时间的长短时相当不准确,无论是对于自己回忆的事还是未来即将发生的事。
  因此,可能不是因为回程“变快”了,而是因为去程“变慢”了。当我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们通常会低估此间所要花的时间,但实际上所花时间比我们预期的长,所以,去程往往令人感到特别长。对回程的时间预期是基于去程的,在回来时,我们不敢再低估它了,而是提升了预期所需要的时间,因而高估了回程的时间。恰恰因为这一期望值的调整,使得回程感觉变快了。
  一些科学研究似乎也支持了这个观点。为了检验一下人们对路程的预期是否会对结果有影响,研究者在我们之前介绍的第三个研究中加入了一个变化,即,研究者在其中一半的参与者观看去程视频前告诉他们很多人觉得去程花费的时间很长,结果,我们之前说的回程效应消失了。即,实验参与者不再认为去程时间更长,而是把它们估计为时间基本一样。这是因为当我们预期去程需要花更长时间时,我们的预期与现实的落差就不那么大了。如果我们适当悲观一点,把去一个地方的路途想象得更艰难,结果就不会那么让人失望,就不会导致低估,去程所花的时间。所以,在回程时,我们并不会像之前说的那样调整自己的预期,回程效应也就不会存在了。
  因为去程的焦虑和回程的轻松
  有人从情绪的角度提出解释,他们认为,我们去一个地方的时候经常需要设定一个时间目标。比如,我们有时要去一个地方开会,那么我们就要在某个时间点前到达,这会引起我们的焦虑。因为这个时候,大脑需要投入很多资源在考虑时间的问题上,这让我们感觉时间过得慢。但是,我们回程的时候往往不需要定时,注意力不需要一直放在时间上,不需要不停地看表。所以,我们是相对轻松的,开心的时光往往会过得更快。
  相信看到这里,很多读者已经迫不及待要反驳这个说法了,的确,很多事实是违反这个观点的。比如,我们去旅游观光的时候,去程往往也是快乐的。有时候,回家也是很着急的,比如要回家煮饭给孩子。很明显,这个解释也有一定的缺陷。
  因为大脑的不同计时系统
  还有研究者认为,是我们的大脑欺骗了我们。他们认为大脑有两套计时系统:一个是生理计时系统,因为我们的神经元一直在以一定的速率发射生理电信息;一个是语言计时系统,因为在意识当中我们并不是以生理为基础计时的,而是根据自己的记忆线索来估计时间。
  他们的实验似乎证实了这点。如同我们之前介绍的第三个研究那样,研究者让实验参与者看视频并估计时间。实验参与者分成两个组,一组看的是往返程,一组看的是两次单向程。也就是说前者连着看完,而后者看完去程再看回程。他们被要求在不看钟表的情况下,如果觉得时间过了3分钟就报告一次。结果,两组的参与者对时间的估计基本一致。去程和回程的时间估计也一样。但是,奇妙的是,当实验条件变为看完了之后再汇报去程和回程的时间估计时,回程效应却出现了,即低估了回程的时间。
  研究者猜测,在旅途中不断报告对时间的估计是使用了生理计时系统,所以我们没有受骗。但是,在旅途结束后再进行时间估计时,我们使用了语言计时系统,这时回程效应会出现,也就是说,语言计时系统会欺骗我们,让我们产生回程更短的错觉。研究者认为这种错觉类似“马后炮”,但是真正的原因尚待探索。
其他文献
刚刚在办公室坐定,一个女孩就满脸惶急地跑进来:“老师,我的钱不见了……”   “什么,班里居然还会有这样的‘失窃’事件?”我的心一沉。但是,没露声色:“丢了多少钱?”   她数着钱包里的钱:“100。”   “哦,知道了。”我貌似轻描淡写,实则心里早已焦灼万分,一是为她,二是为那个“伸了手”的孩子。   这焦灼,甚至,更多的是为那个“伸了手”的孩子——可怜的孩子,我该如何来帮你?   100元钱不
纽约布鲁克林街头艺术家用自己的大便画了一幅肖像画。你可以说这幅画画得很臭,不会得罪人的。在介绍中说这幅用艺术家自己的大便绘成的画描绘了一名比政府掌握更多信息的科技巨人。这位艺术家说,他吃了很多泰式食物,借助一面小镜子,把大便屎拉在一只外带盒子里,并小心翼翼地将大便抹成扎克伯格的样子。每隔几分钟自己就要换一副橡胶手套,整个作画过程也是小心翼翼。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接触 到的蘑菇,大都是能作为菜肴的,比如金针菇、香菇、杏鲍菇。但在野外看到的蘑菇,我们则不能随便触碰,因为 许多书籍资料都在提醒我们,它们可能有毒。因此,在西方文化中,蘑菇是死亡的象征,许多西方人都害怕蘑菇。但是在美国著名微生物学家、 蘑菇专家保罗·史塔曼兹的眼中,蘑菇非但不可怕,反而很可爱,并且还具有神奇 的能力:保护动物,拯救人类。  治好口吃  在微生物学家保罗·史塔曼兹小时
朋友有好坏之分。朋友不是越多越好,此乃社交常识,古今皆然。“管鲍之交”需推崇,“高山流水”的知己更要珍惜,但是狐朋狗友切不可交,交之往往付出沉重的代价。从古至今,因为交错了朋友而铸成大错悔恨终身,甚至带来杀身之祸的例子数不胜数。  庞涓嫉贤妒能害孙膑  春秋时期,庞涓和孙膑都是平民出身,两个人同时拜鬼谷子为师,一起学习兵法。同学期间,两人情谊深厚,并结拜为兄弟,孙膑年长为兄,庞涓年幼为弟。庞涓学成
新郎抛掷西兰花传递幸福  据日本新闻网站报道,西式婚礼在日本受到热捧,甚至超过日式传统婚礼。同西式婚礼一样,日本新娘身穿婚纱,新郎穿无尾礼服,双方互相交换誓言并亲吻对方,当然还包括婚宴、祝酒和抛捧花等传统婚礼环节。不过,传统的日式婚礼又添新花样,一位新郎突发奇想,用西兰花代替吊袜带抛向来宾。据了解,关于选用西兰花作为吊袜带的替代品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西兰花从中心生出许多小支,象征着接到它的人将来
天文学家曾发现火星上有“运河”,最近又发现火星上有神秘云雾,这难道是核爆炸的蘑菇云?  火星是一颗神秘行星,它是离我们地球最近的行星,它被描述成第二个地球,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发现外星人生命的地方。金星的表面被厚厚的云层遮蔽,无法窥析,而木星和土星具有类似的不透明的大气层,而火星则具有“玻璃屋顶”,所以科学家们观察研究这颗红色的行星已有好几百年。尽管现在可以把观察到的图像记录下来,但观察者们对他们所
2015年8月,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李郡的毕晓普维尔有人拍到了怪物的照片!当地居民一直相信这里曾经有令他们感到恐怖的怪物——“蜥蜴人”存在。    当地居民萨拉与朋友做完周日弥撒,在回家的路上拍到了怪物沿着树丛前行的影像。照片拍摄的是一个筋骨隆起、用双足步行的爬虫类怪物。据萨拉称,这个怪物身高约2米,有一条又粗又长的尾巴,手脚指甲锋利尖锐,一双赤红的眼睛尤为明显。这张照片一经公布,便在当地居民间引发
从农田生产到食品制造商,再到超市商店餐厅,最后到消费者购买和食用的整个过程当中,大约有50%的食物是被丢弃掉的!现今全世界有无数民间团体和商家,积极配合“抢救食物”,他们被称作食物银行,他们的目的就是竭力阻止食物被丢到垃圾桶。  一般人可能对“剩食”不太能接受,但是食品商家所捐赠的食物,很多其实是安全可食用的,只是因为接近有效期限、标签错误、品牌停产、库存过剩、配方微调或包装损毁等原因被丢。  厨
细数有毒的动物,即使对生物缺乏研究的人,也能例举出毒蜘蛛、毒蛇、毒蜥蜴、毒蟾蜍、毒鱼之类的家伙,却翻遍科普书籍也找不出毒猫、毒熊或毒牛毒马这样的哺乳兽类,这是为什么呢?  哪些哺乳动物带有毒性?  在已知的5000多种哺乳动物中,真正有毒的不超过10种,占比不到千分之二,而且大都位于相对边缘的支系上,鲜为人所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都知道不少蛇、虫、蜥或两栖动物有毒,却偏偏说不出哪种毛绒绒的哺乳兽带毒
据外媒报道,日前,30岁的澳大利亚牧羊犬马吉去世了,据称它是世界上最老的狗,狗龄超过200岁,这让它的主人十分痛心。马吉是澳大利亚奶农布莱恩·迈凯伦的好伙伴,按照狗龄来算它已经超过200岁了。 马吉是“世界年龄最大狗狗”名号的竞争者,但由于迈凯伦丢失了它出生时的资料,所以还不能确定它的确切年龄。但牛奶场西部地区的主人先前曾表示当马吉最初被带来时,他的小儿子利亚姆4岁,而现在利亚姆已经34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