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如何在课堂45分钟里见成效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怎样上好45分钟课,初中语文教师要从明确自己的角色位置,要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产生兴趣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科学地引导,调节课堂教学气氛等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课堂 45分钟
  效率随着新课标的不断落实,新课改不断推进,以及家长、学校提出“向课堂要成效”的要求,教师必须找到一种“新教法”与之相适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提升语文素养与能力的目标。那么,如何让课堂45分钟精彩有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 与明确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特别注重导入激趣这一环节。常用的导入方法有设置问题法、引用名言法、背诵古诗法、成语接龙法、欣赏歌曲法、讲述故事法、猜谜语法等。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我让学生说说学过的古诗中有哪些写月的名句?它们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同学们抢着回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思乡之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表达了美好的祝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真挚的祝福。”通过背诵咏月名句让同学们展现了平时积累的知识,引出了苏轼的诗,引起了知识的牵连,再引导同学们探究苏轼要在此篇表达一种什么思想与情感,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深入了解课文的兴趣,教学自然能取得好效果。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整个45分钟课堂,自始至终教师必须明确所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者说通过学习所达到的高度。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比如:关于“函数奇偶性”一节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函数的奇偶性概念”该如何去理解呢?具体要从定义上去挖掘,主要分三个层次:一是能抓住函数奇偶性對定义域的特殊要求;二是能判断一些常见函数的奇偶性;三是要能利用奇偶性解决一些问题,有了这些目标之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就可以朝着这个方向走,他是检测教学过程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整个师生的教于学活动中都应为围绕着个目标展开,以学生为主题组织相应的自主合作学习,达成目标,可以说目标达成度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好。
  二、培养学习能力,让学生善学
  “授之以鱼”只能“饱一时”,“授之以渔”却能让人受益终生。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善学。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讨论法、情景表演法、仿写法、研究法、练习法等。
  1.情景表演法,让学生“动”起来
  《核舟记》第二课时,我要求将这篇课文的“大苏泛赤壁”的情节改编成情景表演的片段。在不违背原意的基础上增加部分内容,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扮演的角色,并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展现出来,并要求充分考虑人物特点,设计表演时的表情、动作和简单服饰,进行小组合作。在表演过程中同学们自主解决了文中的几个难点:解词、翻译课文、诵读课文,提高了同学们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影响,彼此促进,培养了表达能力、分析能力、感悟能力。
  2.换个角度来引导,让学生“想”起来
  例如写一篇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我发现有一位彝族男同学趴在桌子上不动笔。“为何不写呢?”“我妈妈不爱我。”“怎么个不爱法?”“我的母亲重新嫁人了”。听到这一句话,我的心一阵疼痛,因为我很小的时候,父母也离异。于是我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同学们听,并有意识地把母亲的爱与自己小时候的不理解和长大后自己已为人母后才知道当母亲的不易和伟大讲述了一番,当同学们听完后,都非常感动,而哪位彝族男同学哭了。第二天,他写了一篇《妈妈,我错怪了您》的作文,得到了师生的好评。
  3.“学习就是学走路”,让学生“走”起来
  这里说的“学走路”指的是仿写。仿写不但可以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着科学化、规范化的引导作用,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展示学习成果,让学生好学
  渴望得到欣赏是每个人最可爱的特点,学生更不例外。例如,我把语文课课前五分钟定为学生活动――“学语文,我来讲”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讲自己课外学到的语文知识,可以是一个故事,可以是一句名言,也可以是一首诗,还可以向同学们介绍自己课后读的名著。学生轮流到台上“讲课”,师生听完后发表意见和建议,按十分制打分,学习委员当场记录得分,期末评出优胜小组和优秀学生,然后在班上表扬。通过有效的学习评价,实现了“语文课堂小天地,社会生活大课堂”的目标。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既严又活,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当发现学生的思维进入低谷,处于抑制状态时,应采取巧妙方法点拨,使学生打开智慧之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不仅是一名演员,更是一名导演。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能在学生的“十字路口”徘徊不前时启发。引导,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进行点拨,使学生豁然开朗。学生无论是真诚地接受老师,还是真挚地欢迎老师,都是出于一种情感,聪明的教师会使教学建立在心灵交流的基础上,所以教师这个角色怎样使学生从内心欢迎,是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展示学习成果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针对多方面的语文知识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取长补短,认识自我并不断改进自我,真正尝到努力学习的甜头,从而更加好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提高教学水平, 近年来独立院校不断在教学质量障体系与多元评估系统方面开展研究, 然而这些研究大是针对各个院校的特色专业或者是与社会生产接轨的业性专业, 对于英语这种非职业性学科, 无论是教学质保障体系还是评价系统, 都存在较多漏洞或缺陷。本文总结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及评估系统存在问题的基上, 结合英语这一学科的特殊性, 为独立院校大学英语学质量的提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
本试验以文心兰类原球茎和非洲紫罗兰叶片为材料,建立和优化了文心兰、非洲紫罗兰的高效再生体系和农杆菌转化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农杆菌转化实现了AtTIPS;1基因对文心兰类
【摘 要】教育经费投入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梳理高职教育经费投入现存问题与对策相关文献,提出研究反思即研究主体宽泛化、解决对策理论化与研究视角固化,为相关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经费投入 启示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推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在高校不断扩招和相关政策的推动下,高职教育获得巨大发展,相关研究备受关注。文章采用文献法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问题与对策进行
【摘 要】“翻转课堂”的观念产生以来,越来越引起国内以及国外教育界的注意,而且在有些国家及地区引发了教学的革命,但是,当前国内的大学英语在教学的时候并没有太多应用。这篇文章描述了“翻转课堂”的思想以及优点,突出描述了这一观念在大学英语教学上的实验,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和教学反馈几个方面。  【关键词】翻转课堂 大学英语 精读 写作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进步使教育界产生了革命性变革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质量也大速提高。全世界有45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为英语,可见掌握英语的学习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英语报刊阅读是新型教学方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能使学生的英语技能得到提高,提高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适应全球化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应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重视和推广英语报刊阅读法。  【关键词】高职英语 英语报刊阅读 应用分析 教学  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
森林资源管理中的信息可视化是当前林业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林分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们对林分的全新的理解方式。本文基于帽儿山实验林场设定的18块标准地的实测数据,利
【摘 要】从现代教学理论和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角度来说,音乐欣赏是提升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关键所在。在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这种欣赏是由学生们的音乐体验和音乐联想所构成的,是学生对音乐感情表现的、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将自身与音乐融为一体,物我交融,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  【关键词】欣赏教学 中学音乐教育 音乐欣赏  音乐家贝多芬说
【摘 要】上世纪中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掀起了批判性思维研究的热潮。随着批判性思维的引入和发展,我国学者也开始对其进行探讨研究。现阶段,批判性思维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研究的重点内容,也被教育界视为教育长远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针对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现状,指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批判思维能力的
【摘 要】数学知识抽象性的特点和小学生思维形象性的差异,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认识障碍,因此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植根于形象思维的土壤,成为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面临的一大问题。  【关键词】数学 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生活化将数学学
每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其所在地的水系紧密相关,城市水系是城市景观美的灵魂和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城市风韵和灵气之所在。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形成时期最早的聚居点,是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