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现代教学理论和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角度来说,音乐欣赏是提升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关键所在。在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这种欣赏是由学生们的音乐体验和音乐联想所构成的,是学生对音乐感情表现的、初步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将自身与音乐融为一体,物我交融,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愉悦。
【关键词】欣赏教学 中学音乐教育 音乐欣赏
音乐家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在中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对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可是很多教师对音乐欣赏的教授仅停留在“听”这一层面上,教学效果不明显,而且经常出现学生不喜欢上欣赏课的现象,使得欣赏课成了食之无味的“鸡肋”。端正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普及音乐教育,发挥音乐教育的特长,这是着眼未来,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大好事。
一、欣赏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初中生智力的全面发展、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重大影响。
1.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利用欣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体验和鉴赏音乐的美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的根本方法,这也是欣赏教学的首要前提和最终立足点。欣赏教学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帮助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能力,音乐是一门听的艺术,倾听音乐是欣赏音乐的主要方式。音乐艺术和欣赏教学的本质规律决定了欣赏教学的根本方法就是倾听,在欣赏过程中缺乏高度的集中力和注意力,稍纵即逝的音乐对孩子们的影响不会很大,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欣赏教学的有效实施,是老师在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前提下,让学生记住音乐乐曲的主题旋律和发展变化。良好的音乐记忆能力也是在孩子们不断地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慢慢地培养起来的,优秀的音乐作品使得人们沉浸在音乐的美好享受中,这也是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一般过程。音乐表现能力同音乐感受能力是密不可分的,音乐表现需要有一定的音乐感知、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能力,还需要孩子们掌握一定的音乐欣赏技能。从学习音乐乐曲的一般规律来看,学生必须首先吸收音乐知识,然后才能有所提升,而吸收音乐知识必须经历音乐欣赏阶段。总而言之,音乐欣赏教学是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創造能力的重要方法。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欣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学生在长期的感受音乐的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思想观念。音乐审美观念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具有民族的、时代的和阶段性的特点。因此,学生的审美观念同学生的世界观是紧密联系的,完善他们的审美观念,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欣赏教学中,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合适的审美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感受音乐语言美的同时,还能够从音乐作品的题材、趣味性和风格格调中,深刻体验音乐的内容、形式、哲学的美。欣赏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情感活动得到丰富的过程,在音乐审美教学中,主张学生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引导孩子们泾渭分明,崇仰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有利于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达到发展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最终目标。
3.开发学生的智力
音乐欣赏教学在发展初中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音乐在开发人的智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欣赏音乐过程中需要记忆、观察、分析、判断和思维能力各个方面的运用及协调。因此,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而想象力是开发学生大脑智力的重要途径,一个学生长时间得到音乐的熏陶,就能够养成创新和想象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变得思维开阔、思维敏捷。音乐又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创新思维并不是简简单单地体现在音乐乐曲的简单创作中,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也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运用。
4.弘扬民族文化,培养爱国热情
欣赏民族音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将我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欣赏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孩子们爱国热情的重要途径。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的优秀艺术经历长时间的磨炼得到升华和提升的。通过欣赏民族音乐,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热情。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表现、赞美和歌颂,能够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一系列经典民族曲目,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奉献祖国。通过欣赏这些优秀的民族特色鲜明的音乐,能够让学生的爱国热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二、欣赏教学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欣赏教学中,老师应当为学生创设同音乐内容、音乐风格、音乐基调相关联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在音乐情境设置这一环节,老师可以根据作品的内容形式,同文学、美术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师生共同创设一个同所学音乐作品相符合的音乐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老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师生以对等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共同讨论、共同探索。让学生在参与欣赏教学活动中,产生切身感悟,激发学习兴趣。如在进行苏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故乡的小路》的教学时,老师应当从相关的音乐和诗歌作品导入思乡主题,创设故乡情境,通过演唱和对比欣赏三首不同的角度的歌曲:故乡的路、云、月亮,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歌曲的意境,表达绵绵的思乡、爱乡之情。引导学生运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体验乐曲中人们思念故乡亲人时的情感,通过欣赏、演唱、分析歌曲《故乡的小路》,了解和掌握变换节拍在歌曲中的运用。然后对比欣赏《故乡的云》、《望月》,指导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充分体会人伦亲情、故土母训等中华民族优良道德要素。
【关键词】欣赏教学 中学音乐教育 音乐欣赏
音乐家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在中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对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可是很多教师对音乐欣赏的教授仅停留在“听”这一层面上,教学效果不明显,而且经常出现学生不喜欢上欣赏课的现象,使得欣赏课成了食之无味的“鸡肋”。端正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普及音乐教育,发挥音乐教育的特长,这是着眼未来,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大好事。
一、欣赏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初中生智力的全面发展、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重大影响。
1.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
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利用欣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体验和鉴赏音乐的美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的根本方法,这也是欣赏教学的首要前提和最终立足点。欣赏教学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还能够帮助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能力,音乐是一门听的艺术,倾听音乐是欣赏音乐的主要方式。音乐艺术和欣赏教学的本质规律决定了欣赏教学的根本方法就是倾听,在欣赏过程中缺乏高度的集中力和注意力,稍纵即逝的音乐对孩子们的影响不会很大,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欣赏教学的有效实施,是老师在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的前提下,让学生记住音乐乐曲的主题旋律和发展变化。良好的音乐记忆能力也是在孩子们不断地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慢慢地培养起来的,优秀的音乐作品使得人们沉浸在音乐的美好享受中,这也是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一般过程。音乐表现能力同音乐感受能力是密不可分的,音乐表现需要有一定的音乐感知、音乐记忆和音乐想象能力,还需要孩子们掌握一定的音乐欣赏技能。从学习音乐乐曲的一般规律来看,学生必须首先吸收音乐知识,然后才能有所提升,而吸收音乐知识必须经历音乐欣赏阶段。总而言之,音乐欣赏教学是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創造能力的重要方法。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欣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学生在长期的感受音乐的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思想观念。音乐审美观念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具有民族的、时代的和阶段性的特点。因此,学生的审美观念同学生的世界观是紧密联系的,完善他们的审美观念,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欣赏教学中,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合适的审美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感受音乐语言美的同时,还能够从音乐作品的题材、趣味性和风格格调中,深刻体验音乐的内容、形式、哲学的美。欣赏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情感活动得到丰富的过程,在音乐审美教学中,主张学生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引导孩子们泾渭分明,崇仰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有利于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达到发展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最终目标。
3.开发学生的智力
音乐欣赏教学在发展初中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音乐在开发人的智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欣赏音乐过程中需要记忆、观察、分析、判断和思维能力各个方面的运用及协调。因此,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而想象力是开发学生大脑智力的重要途径,一个学生长时间得到音乐的熏陶,就能够养成创新和想象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变得思维开阔、思维敏捷。音乐又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创新思维并不是简简单单地体现在音乐乐曲的简单创作中,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也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运用。
4.弘扬民族文化,培养爱国热情
欣赏民族音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将我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欣赏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孩子们爱国热情的重要途径。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的优秀艺术经历长时间的磨炼得到升华和提升的。通过欣赏民族音乐,学生能够更多地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热情。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表现、赞美和歌颂,能够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一系列经典民族曲目,鼓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奉献祖国。通过欣赏这些优秀的民族特色鲜明的音乐,能够让学生的爱国热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二、欣赏教学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欣赏教学中,老师应当为学生创设同音乐内容、音乐风格、音乐基调相关联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体验音乐、理解音乐。在音乐情境设置这一环节,老师可以根据作品的内容形式,同文学、美术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师生共同创设一个同所学音乐作品相符合的音乐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老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师生以对等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共同讨论、共同探索。让学生在参与欣赏教学活动中,产生切身感悟,激发学习兴趣。如在进行苏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故乡的小路》的教学时,老师应当从相关的音乐和诗歌作品导入思乡主题,创设故乡情境,通过演唱和对比欣赏三首不同的角度的歌曲:故乡的路、云、月亮,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歌曲的意境,表达绵绵的思乡、爱乡之情。引导学生运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体验乐曲中人们思念故乡亲人时的情感,通过欣赏、演唱、分析歌曲《故乡的小路》,了解和掌握变换节拍在歌曲中的运用。然后对比欣赏《故乡的云》、《望月》,指导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充分体会人伦亲情、故土母训等中华民族优良道德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