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韧性园区,让城市更有看头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fox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方面交出了超预期的喜人答卷。国际资本持续看好园区、加码园区,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 19.7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注册外资 35.2 亿美元,增长81.4%;新增注册内资738亿元,一批区域总部、研发服务、先进制造项目落地,新引进科技项目1086个,新设外资项目295个,新兴产业项目占比70%以上。
  这一系列漂亮数据的背后,离不开有血有肉的民生实事工程支撑,随着园区被赋予“苏州城市新中心”的期望,我们对打造令人向往的幸福家园也有了更多的畅想。在构建未来的同时,我们不妨一起回顾一下2020年,我们生活的城市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民生福利。
  园区首家公立“大三甲”来了 12月25日,独墅湖医院试运营
  很多年前,园区医疗洼地常被人诟病,而如今,随着各类高端医疗机构、国际私人诊所以及公立三甲医院的落户,园区公共卫生资源越来越强大,产城人融合发展为城市吸引力频频加码。2015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园区总院开业,让有孩子的家庭欣喜不已。去年底,随着备受瞩目的独墅湖医院进入试运营,不少市民发出感慨:“以后看病不用往古城区挤了,家门口也有‘大三甲’了!”
  据了解,苏州市独墅湖医院是园区首家公立三级综合医院,是由苏州大学与苏州工业园区双方合作共建共有,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建医教研三者于一体的医疗机构,为苏州大学直属附属医院、苏州工业园区直属事业单位,医院于2013年经江苏省卫生厅批准设置,是苏州市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十二五”重点卫生项目并列入苏州市2017年民生实事工程。
  作为园区首家公立三级综合医院,医院整体设施和人员配置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引进学科带头人学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临床医学专家团队5项(含院士团队3项),引进高层次人才76名,含博士55名;将设临床科室39個,医技科室7个,研究机构2个。医院一期建设13.1万平方米,设置标准床位800张。医院拟打造辅助生育、呼吸、重症医学等特色重点专科,以及具有国际水平的内镜中心、生物医药转化中心、国际诊疗中心。
  园区首家“融驿站”启用 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2020年5月20日,在生物医药产业园“融驿站”服务点,苏州开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童友之一边参观,一边不禁发出感叹:“园区打造基层融驿站政务服务体系,将服务下沉到距离企业最近的地方,可以让企业更及时地了解政策、更高效地办理事务,是一项绝佳利好的举措。”
  据了解,2020年年初,园区行政审批局会同组织部、国资办打造“融驿站”基层政务服务项目,推动政务服务下沉至载体、楼宇,最大程度满足企业群众“就近办、一次办、马上办、自助办”的办事需求,提升园区政务服务的速度和温度。
  值得一提的是,“融驿站”聚焦各产业集群特点,定制诸如项目建设、人才服务、金融税务等不同类别的专属服务,并围绕该服务清单探索开展主题培训、业务沙龙、党员下沉日等特色政企活动。“融驿站”内还配置了园区“一网通办”二期品牌“融易办”自助终端,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切实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米”。
  2020年底,第三届(2020)中国营商环境特色50强评选结果在京发布,由苏州工业园区行政审批局牵头,政企社多元共建打造的政务服务下沉项目“融驿站”荣获“亲清环境创新奖”。园区目前已在生物医药产业园、东沙湖基金小镇、苏州中心、国际科技园、纳米城、2.5产业园、中海财富中心、圆融星座设置了8个融驿站点,共计130余项民生公共服务、10余类高频涉企精准服务走近企业群众身边。
  9所学校投入使用 新增加约1万个学位资源
  2020年,苏州启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0所,苏州工业园区作为苏州教育界新兴之火,近年来新增学校快速增长,2020年新增、扩建学校备受关注。
  位于唯康路北、亭青街西的唯康路北地块学校,投资2亿元打造,成为园区重点项目;园区星港学校东港校区则对教学楼进行升级改造,在教学楼与食堂之间新建连廊,在操场南侧围墙开设消防紧急救援通道,并且对原三层教学楼辅楼进行拆除新建。
  除此之外,东沙湖实验中学、金鸡湖学校苏桐路校区、斜塘学校南校区、朝前路实验学校、奇智钟南幼儿园、丰茂幼儿园、斜塘街道中心幼儿园分园、名城苏桐幼儿园、环洲幼儿园9所学校均已投入使用,新增加约1万个学位资源。
  星湖街隧道&独墅湖第二通道 园区两大明星交通项目迎来新进展
  2020年秋季,备受关注的星湖街隧道最后一节结构顶板及侧墙浇筑完成,标志着该项目隧道主体结构顺利贯通,距离主线通车越来越近了。星湖街隧道工程(中新大道—塘浦路)起于塘浦路交叉口北侧,终于中新大道交叉口南侧,全长1.942km,其中隧道长约890m,设计速度60km/h,总投资约3.8亿元。截止2020年10月底,隧道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全线地面道路恢复工作正在抓紧施工,隧道内附属结构机电安装和装饰工程有序开展,隧道主线将按计划于2021年上半年建成通车。通车后将有效缓解园区湖东区域南北向交通压力,提高区域路网通行效率,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中新合作区与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连接。
  另一个深受关注的园区重点交通工程——独墅湖第二通道二期工程于2020年11月上旬完成二期围堰,预计2021年7月所有主体结构全部完成。独墅湖第二通道项目西起东方大道,东接园区创苑路,以隧道形式穿越湖底,全长3.93公里,是穿越独墅湖屏障的一条东西向城市主干路,也是苏州城市路网的主骨架,计划于2021年底基本建设完成,2022年通车。通车之后,从吴中区郭巷至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原本半小时左右的车程将被缩短至五分钟左右,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独墅湖第一通道的车流压力。
  优化城市“肾脏” 从源头上保障水质安全
  污水处理厂被称为城市的“肾脏”,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园区内企业数量多,企业排污占到总污水处理量的一半左右,如何加强企业排污的源头监管一直是个难题,也是老百姓普遍关心的事情。苏州工业园区清源华衍污水处理厂一方面加强污染源监管,另一方面提升处理工艺,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为园区内34万户居民和5千家企业提供污水处理服务。
  我们在清源华衍控制中心的大屏上可以观测到整个园区内污水管网的运行情况,一些重点的泵站都设置了水质的监测仪器,可以实时地监测一些污染物数值的变化。一旦数值出现了偏高的情况,就可以立即进行响应。相较于传统的污水厂终端检测,污染源监控的前移能够快速锁定违规排污企业,并与环保部门进行实时数据共享,真正从源头上保障水质安全。
  据了解,目前整个园区已经实现了雨污分流、污水接纳、污水处理,污泥处置四个100%,污水厂产生的废气也全部收集处理。排放的标准是执行最严格的排放标准,改造完成之后周边的大气环境能得到一个根本性的改善。
  “六星科技纵横警务”园区出台智慧交通三年行动计划
  2020年10月17日,在“2020年长三角智能交通与智能网联创新发展论坛”现场,苏州市公安局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朱建华公布了苏州工业园区智慧交通三年行动计划,作为园区的智慧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计划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创新工程,也是一项惠企工程和民生工程,令人期待。
  2009年,园区正式开启智能交通规划与建设,近几年,随着信息科技迅猛发展,苏州市公安局正在精心打造以“六星科技纵横警务”为总体框架的智慧警务新模式。在此背景下,苏州工业园区智慧交通2021-2023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具体阐述了未来三年园区智慧交通建设的时间表和线路图,明确了未来三年发展的总体目标,分解了五大建设任务,同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措施。
  截止2020年10月,已完成了园区近45%的路口智能化改造和七大主要应用平台建设。计划到2023年,智能交通覆盖率由现在的45%提升至100%全覆盖;各业务平台系统全面升级提档;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能网联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世界智能交通大会将在园区举行,对此,我们无比期待。
其他文献
刚刚过去的2020年,苏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被市教育局推荐,作为市教育局唯一一家单位争创“市长质量奖”,并且顺利地与全市15家优质企业一起跻身苏州市质量管理优秀单位。在近半个世纪筚路蓝缕的办学历程中,苏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始终以“自强不息、守正创新”为精神指引,而王文武、陈学芳、王芸等众多田中老师正为这种精神“代言”。  王文武:德艺双馨,彰显教师本色  教育的本质就是人对人的一种影响。王文武老师把自
期刊
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生而不凡,从一诞生就自带国际范。在20多年的發展历程中,园区更是屡创发展奇迹,用实践也用成绩证明了自身的非凡。新时期,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最美窗口”,园区当仁不让。  诚如苏州古城区与苏州工业园区交界处的“窗口”雕塑,如风吹袭,靓丽别致,见证着园区日新月异的好时光,已经成为苏州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经典之窗,和园区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符号、标志。  透过“窗口”,看到
期刊
重磅!东南大学苏州校区落户园区  2月5日,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和东南大学合作共建苏州校区签约仪式在园区举行。仪式上,东南大学苏州校区还与启迪设计、明志科技、米塔网络等苏州地方高新技术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10月,现有在读研究生1600多名。在此基础上转设的东南大学苏州校区,对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联合研究院,东南大学软件学院(
期刊
苏州工业园区塑造典范城市的全球样本  虽说在历史长河中,每一年都是独一无二的坐标。但刚刚过去的2020年,一定是值得所有人铭記的、不平凡的一年。虽然这一年的开头有迷惘,有挫折,但苏州工业园区前进的脚步,未曾停歇。  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逆风飞扬,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全国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五连冠”,在全国高新区排名中上升至第四位。作为全市改革开放、创新转型的主阵地,园区乘风破浪,逆风起
期刊
二月酣春,花满苏城,辛丑牛年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在苏州工业园区的身上,自带一股“牛气”“牛劲”。回望27年来园区的发展历史和变革,离不开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离不开创新攻坚的拓荒牛精神,离不开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  2021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2月19日,牛年开局,园区便开始加速起跑召开“新春第
期刊
不知道有没有读者朋友和我一样坚信,仪式感对生活的点缀无可替代。我承认,我对下午茶的执念很深,不是因为茶有多好喝,而是因为每次喝茶时的那一份精致感。享受下午茶的这种满足感与拥有一个昂贵的包包的满足感是截然不同的,后者是给外人看的,而前者是愉悦的私人享受。  今天我要带大家认识一位美女老板——许维亚,她是英国王室认证骨瓷品牌Royal Crown Derby中国首家体验馆的掌门人,同时也是Anna's
期刊
新年开工第二天,苏州工业园区就集中启动了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建设。  2月19日,苏州工业园区100多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800亿元人民币。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本次集中开工的项目重大且含金量颇高——产业层次高,其中大部分为世界500强企业或行业领军企业,主要聚焦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方面。  除了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园区还为大家带来了多个好消息,让大家对园区今年投资和经济平稳可持续增
期刊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全市改革开放、创新转型的主阵地,在过去的2020年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大力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收获国家级、省级荣誉,交出了一份成绩斐然的成绩单,为“十四五”开局即冲刺积蓄了强劲动能。  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园区五连冠  2021年1月27日,商务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最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苏州工业园区再次以优异成绩,蝉联第一名,实现五
期刊
“2020年是有意思的一年,人类社会共同面临了一场百年不遇的体验和挑战,我们很难想象拥有千万级人口的城市会全线封闭、国与国之间会中断交通。当灾难降临,所有人都无法回避,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去适应,并且快速地融入新的世界。虽然疫情并非好事,但仅仅作为一个个体而言,相信这段历史也丰富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在回忆起被称为“魔幻之年”的2020时,发出如此感叹。  他
期刊
新的一年,苏州工业园区上下将强化引领意识、担当探路使命,瞄准新定位,发力建设城市新中心。  2020年,从巨大的不确定性开局。苏州工业园区跟随着全国、全省、全市一起,经历了抗疫、复工复产、产业突围等一个个“关卡”,主要经济指标“低开高走、持续向好、逆势上扬”。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结果中,园区再次以优异成绩蝉联第一,实现“五连冠”;在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的最新一轮评价结果中,园区综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