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画现代化强市的“最美窗口”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8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月酣春,花满苏城,辛丑牛年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在苏州工业园区的身上,自带一股“牛气”“牛劲”。回望27年来园区的发展历史和变革,离不开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离不开创新攻坚的拓荒牛精神,离不开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
  2021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2月19日,牛年开局,园区便开始加速起跑召开“新春第一会”——园区2021年工作动员会,组织和动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创造、奋发有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世界一流自贸试验区,努力打造面向未来的苏州城市新中心、向世界展示苏州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最美窗口”。
  江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许昆林出席并讲话,他指出,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更加自觉、彻底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基础上,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确保“十四五”开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加快建设一流自贸试验区 引领扩大开放的时代潮流
  自贸区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是制度创新“试验田”。
  许昆林强调,园区要加快政策创新突破,深入研究RCEP、CPTTP、中欧投资协定等国际经贸规则,抢抓服务贸易开放机遇;继续高举“中新合作”这面旗帜,推动双方合作共建自贸区。要抓好改革系统集成,整体推进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监管法治化等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争创国家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要强化辐射带动引领,高质量推进长三角区域、“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共建项目,当好开放合作领跑者;加快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协同发展,输出“园区经验”、放大园区品牌,当好市域统筹发展的领头羊。
  加快建设一流高科技园区 厚植创新发展的澎湃动能
  创新决定未来,决定着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许昆林指出,园区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加快构筑一批重大创新载体,全力推动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中科大高等研究院等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生物医药和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继续深化与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大綜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合作,积极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努力贡献园区“长板”,争取更多原创性研发成果在园区实现“从1到10”“从10到100”的最先突破、最优转化。要加强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示范引领,争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先导区,为苏州建设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多作贡献。要提升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能级,大力发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纳米技术及应用、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生命健康、航空航天、数字经济等领域,超前布局一批未来前沿产业。要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大力引进具有全球影响力、在新兴产业领域有重大突破的原创性、引领性、标志性顶尖人才团队项目,在创业孵化器、人才公寓等方面加大探索,搭建更多专业性“双创”孵化平台。
  加快建设“苏州城市新中心” 打造令人向往的幸福家园
  市委市政府结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编制,提出在园区发展城市新中心。
  对此,许昆林强调,园区的智慧管理要达到新水平,全面推进智慧城市运行中心建设,用“一网通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用“一网统管”促进城市高效治理。功能布局要实现新优化,不断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地下空间、地铁上盖等空间的开发利用力度,持续提升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水平,实施金鸡湖大道、星湖街等主干道提升项目,打造苏州最靓“颜值”。文化引领要跃上新高度,加快阿里文娱等重大项目建设,优化提升文化艺术中心、斜塘老街、李公堤、月光码头等“网红打卡地”,持续擦亮苏州交响乐团、苏州芭蕾舞团等金字招牌。公共服务要迈上新台阶,让园区成为海内外科学家、企业家和普通劳动者工作、休闲、生活的最佳选择。
  大力弘扬“园区经验”激发勇立潮头的干事热情
  进入新发展阶段,园区要做的很多事情都没有先例可循,很多时候需要逆风而上、破浪前行。
  许昆林指出,园区要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更好地激发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始终将“争第一”写在发展旗帜上。要以深化“1+7”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逐步探索出一条开发区体制、行政区职能、自贸区使命“三区融合”的发展新路径。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把抓落实摆在突出位置,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无论什么时候,该做的事,知重负重、攻坚克难,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风险也要担。
  此外,许昆林强调,当前疫情防控责任重如泰山,园区作为全市开放高地,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全面提升精细化治理、精准化管控能力,严格闭环管理,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其他文献
苏州人讲究立春要吃春卷,因此立春前两天,各家“大厨”们就要到菜场采购春卷皮、荠菜、猪肉、豆沙等原料,讲究的人家甚至会自己炒制猪油豆沙的馅料。一些老菜场里,至今还能看到春卷皮摊主用最传统的煤炉制作皮子:一只手沾满了白色面糊,利用惯性把面糊往铁板上轻轻摔去,快速一捻,再重重提起,另一只手则火中取栗般抽出烙好的春卷皮,如此往复在几个煤炉之间,雪白的面皮上下翻飞,如果有一本《苏州菜市场兵器谱》,春卷皮摊主
期刊
果社区基层医院有CT等诊断设备、检验设备以及足够的医疗条件,有些传染病可能就不会大爆发,比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苏州波影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应峥嵘博士如是说。  苏州波影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CT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波影医疗技术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根基,服务基层医疗为己任,在医学影像领域持续深耕,在保持创新性及创造力的前提下推出使大众受益的优秀产品。皓月CT是波影医疗技术推出的高端整机
期刊
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四大功能板块之一,近年来,苏州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除了在文体旅方面持续发力,其科技创新能力也稳步提升,为经济发展不断“提速”注入了活力。  2021年伊始,為全面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和资源提升,助推园区高质量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助力苏州市数字经济和数字化产业发展,半岛旅游度假区以冲刺之姿拉开智能经济融通发展的新局面。  1月20日,半岛旅游度假区发布智能经济融通“十四五”发展计划,
期刊
在1月5日举行的“文明苏州,向上向善”2021年苏州市新年慈善晚会上,苏州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州信托”)凭借“苏信·慈善信托”在善款募集、助力战疫、精准帮扶、创新引领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荣获“苏州市慈善服务先进单位”奖。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一年。2020年,苏州信托慈善信托项目正式成立三周年,各方力量在此凝心聚力,持续彰显金融的能
期刊
开栏的话:日前,苏州市全面启动“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其中古建老宅的保护利用工作更是备受重视。苏州市政协文史委研究员、吴文化研究会会员倪浩文,从十多年前就对苏州大市域内古宅、古桥、古摩崖石刻等历史遗存展开调查研究,至今寻访古迹超过8000余处,拍摄照片超过20余万张,发现了大量鲜为人知且极具价值的名人故居、优秀历史建筑。本刊特辟“古宅之美”专栏,精选苏州高颜值、极富内涵之古宅,展示苏州古
期刊
抗疫,本就是一场“大战”,亦是一场“大考”。过去的近400个日日夜夜里,苏州全市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了一场出色的大城市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同时,苏州在全国率先科学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开足马力降损失,经济运行实现V型反转且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交出了一份“战疫情、促发展”的优秀成绩单。  火线上彰显“苏州速度”  2020年的农历新年是1月24日,比往
期刊
刚刚过去的2020年,苏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被市教育局推荐,作为市教育局唯一一家单位争创“市长质量奖”,并且顺利地与全市15家优质企业一起跻身苏州市质量管理优秀单位。在近半个世纪筚路蓝缕的办学历程中,苏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始终以“自强不息、守正创新”为精神指引,而王文武、陈学芳、王芸等众多田中老师正为这种精神“代言”。  王文武:德艺双馨,彰显教师本色  教育的本质就是人对人的一种影响。王文武老师把自
期刊
中新合作的苏州工业园区生而不凡,从一诞生就自带国际范。在20多年的發展历程中,园区更是屡创发展奇迹,用实践也用成绩证明了自身的非凡。新时期,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最美窗口”,园区当仁不让。  诚如苏州古城区与苏州工业园区交界处的“窗口”雕塑,如风吹袭,靓丽别致,见证着园区日新月异的好时光,已经成为苏州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经典之窗,和园区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符号、标志。  透过“窗口”,看到
期刊
重磅!东南大学苏州校区落户园区  2月5日,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和东南大学合作共建苏州校区签约仪式在园区举行。仪式上,东南大学苏州校区还与启迪设计、明志科技、米塔网络等苏州地方高新技术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10月,现有在读研究生1600多名。在此基础上转设的东南大学苏州校区,对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联合研究院,东南大学软件学院(
期刊
苏州工业园区塑造典范城市的全球样本  虽说在历史长河中,每一年都是独一无二的坐标。但刚刚过去的2020年,一定是值得所有人铭記的、不平凡的一年。虽然这一年的开头有迷惘,有挫折,但苏州工业园区前进的脚步,未曾停歇。  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逆风飞扬,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全国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实现“五连冠”,在全国高新区排名中上升至第四位。作为全市改革开放、创新转型的主阵地,园区乘风破浪,逆风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