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应用创新 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a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咸宁市咸安区将教育信息化列为区政府“十件惠民实事”之一,大力推进“互联网 ”教育,有力助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区中小学教育质量明显提高。2015年,咸安区获得“首届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典范区域特别实践奖”。
  实现精准切入,着力解决教师“想用”问题。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落脚点在学校,关键在校长,根本在教师。一是抓校长全员培训。我们在华师举办了全区中小学校长“信息化环境下的校长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举办专题讲座5次,促进观念转变。二是抓骨干示范带动。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2期,培养骨干教师330人,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让典型带动所有教师能用会用。三是抓重点帮扶提高。针对信息化应用推进中的少数困难群体,为确保全员参与,我们在开展二轮教师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20所信息化应用先进校帮扶后进学校“1 N”、区内骨干教师“一带多”、校内青年教师与年老教师“一对一”等结对帮扶活动,促进整体提高。
  构建优质环境,着力解决教师“好用”问题。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支撑点在优化环境,核心在资源,难点在运维,合力在机制。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投入6600万元,以“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引入两家网络运营商竞争参与,全区128所中小学校全部实现10兆或100兆光纤接入,为农村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2610台,1277个教学班全部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二是汇集优质资源。借力中央电教馆“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汇集外部资源;组建“名师工作室”12个、机构空间102个,为全区3489名教师和21146名学生开通实名制个人空间,以网络空间汇集本地资源;组建地方性数字资源库,编写了覆盖中小学所有学科的数字化导学案,收录视频资源3120个、微课1880节、优秀教学案例10650篇,初步实现区内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三是强化运维保障。依托企业服务,组建区、镇、校三级运维团队。组织运维者培训班1期,培训技术骨干80人,基本实现“小问题不出乡镇、大问题24小时及时响应”。四是建立有效机制。成立区教育局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形成信推办全面协调、企业技术支持、仪器基础优化、基教统筹管理、人事队伍建设、教研应用研究、督导评估检查的协同推进机制。
  创新应用驱动,着力解决教师“用好”问题。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突破点在融合创新,着力在应用,方法在协同,载体在平台,落实在考评。一是开展应用研究。实施咸安教育信息化“13655”应用工程,全面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依托华师6个专家组精品教研团队,积极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和多层次备课研讨、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应用研究活动,引导教师人人参与,人人用好。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组织开展了“数字教材进课堂”实验,全区近2000名教师能够利用网络空间完成备课、教学、作业辅导等教学环节。二是专家团队引领。探索“校区合作”模式,借助高校人才、技术、资源等,创建区域推进与高校携手共建的协同机制。区政府与省“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中心”签署协议,共建教育信息化实验区。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科技学院与区内20所中小学开展合作,打造应用示范校。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围绕农村教学点“开齐课、开好课”问题,打破原有学校隶属关系,将优质学校与教学点联合起来,组成一所“实体建制不变、基于网络架构”的虚拟学校,下辖学校共同体12组,开设同步课堂28个,实现区内优质资源推送全覆盖,惠及1134名学生和72位农村教师。四是建立考评机制。出台《咸安区中小学信息化应用指导纲要》,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督促中小学校将信息化应用纳入教师绩效考评,激励教师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育教学。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咸安教育迈向高位均衡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文为咸宁市咸安区教育局局长陈文钢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 鄢志勇)
其他文献
让学校倡导的东西“看得见”。在未来学校物理空间的设计中,我们秉持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让学校倡导的东西“看得见”。  我们认为阅读非常重要,所以图书馆、阅览室建设要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方便师生借阅。比如,我们将图书馆设置在学生“必经之地”,孩子们上学放学,日常活动经常经过的地方。这样让孩子们看到图书馆,看到阅览室,并被其吸引,可以看到自己的伙伴们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通过这些“看
一  他躺在床上,悄悄割腕,让血静静地流。他知道成年人有8000CC血液,从腕动脉流到血尽人亡,最后的几分钟,可能发生“灵魂出窍”的奇迹。  窗帘挡着光线,房门紧闭,病房里很幽静,只有思想波动不安。他研究过一些民间传说:人在弥留之际“回光返照”,会把一生中最重要的记忆梳理一遍,临死还要“魂归故里”,看望亲友和家乡,然后才会飞往天堂或者落入地狱。  “莫非我也会这样游历一番?”  “八年抗战,逃难路
日前,来凤县文明办、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县关工委在漫水乡中心小学启动“圆梦蒲公英·乡村学生看县城”公益活动,该校24名农村留守学生圆梦凤城“一日游”。  主办方组织24名农村留守学生游览了来凤县龙风科教示范园、武汉大道、龙凤文化中心,去夏威夷楼顶俯瞰凤城全貌,到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体验攀岩运动、翻越逃生墙,品尝一次自助火锅,观看凤城霓虹夜景。  据了解,这些贫困留守学生大都居住在偏远乡村,很少有机会到
为提升机关作风效能,整治庸懒散软,更好服务全县教育发展,随县教育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随县教育局机关科室、二级单位考评办法》。这标志着随县教育局“五型机关”(学习型、和谐型、服务型、节约型、廉洁型)创建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量身定制了考评办法。考评对象为18个局机关科室及二级单位,考评内容分为工作任务考评、常规考评、领导评价、基层评价、科室二级单位互评、创先争优考评等六部分。全年
2015年,武汉市武昌区认真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中小学开展“朝读经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文件精神,把“朝读经典”教育活动作为培养和践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强力推进。  建立三项制度,强力推进教育活动。建立组织保障制度。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局、校两级教育活动推进领导小组。为确保全区中小学步调一致,齐头并进,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年度推进目标;统一每天安排2
目前,潜江成立了教育志愿者服务分队33支,共有志愿服务者2527人,他们多次开展义务植树、文明劝导、无偿献血等活动,还根据行业特点开展了政策解读、家教指导、绿色环保、心理疏导等多项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4月,教育志愿服务者邀请市妇联、团市委、市义工联举行关爱事实孤儿集体生日会,筹集善款6000多元。高考期间,教育志愿服务开展“爱心送考 尚车同行”活动,服务高考考生50余人,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她19岁在云梦县伍洛中学走上三尺讲台,22年来不曾放下手中的“教鞭”;有无数次到大城市的机会,可她却始终坚守在人口不足5万的小镇。她就是云梦县伍洛镇中心小学校长陈格华。她有许多亮眼的身份:“名师”“名校长”“十大杰出青年”“优秀人大代表”“三八红旗手”“师德先进个人”“湖北省农村优秀教育工作者”。  她是姐妹们眼中的“女汉子”  8月18日,暑假已接近尾声,正午的阳光热辣辣地炙烤着大地。  伍洛镇
7月的最后一天,何欢匆匆赶往刚毕业的贫困学生宋家雨家中,为她送上1200元善款,这是他从爱心企业家那募集而来的。8月5日,何欢又出现在湖北省新招录农村教师岗前培训班上,充当志愿者。  34岁的何欢,扎根蕲春县向桥乡白水中学11年,从一位普通资教老师一直干到校长,将这所濒临撤并的农村中学,建成全县实力强劲的模范学校。他的全部青春,都奉献在大别山麓的这片热土上。  考研失利,机缘巧合来到农村资教  何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正在修订之中,课程改革的走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2015年秋季,黄冈中学决定对非高考课程及部分高考课程试验选课走班的教学模式改革,不论是否纳入高考科目,都始终坚守“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坚持在前进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  构建合乎时宜的课程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信息技术课程由一个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和五个选修模块(分别为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只纸飞机,但是你玩过无人机吗?扬中市第一中学开设的STEM课程带你玩转高科技!STEM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与数学(Mathematics)的缩写,无人机课程是STEM课程精彩的一部分。在无人机课堂,你不仅能够掌握最前沿的理论知识,还能走出课堂,进入广阔天地,在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亲手放飞无人机,让它载着你的梦想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