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一起创建学校文化

来源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st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学校倡导的东西“看得见”。在未来学校物理空间的设计中,我们秉持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让学校倡导的东西“看得见”。
  我们认为阅读非常重要,所以图书馆、阅览室建设要满足师生的阅读需求,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方便师生借阅。比如,我们将图书馆设置在学生“必经之地”,孩子们上学放学,日常活动经常经过的地方。这样让孩子们看到图书馆,看到阅览室,并被其吸引,可以看到自己的伙伴们正在聚精会神地阅读。通过这些“看得见”,来影响学生行为,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同时,学校倡导建立班级图书角,号召师生捐建图书角,这样学生可随时借阅图书。
  科技教育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培养创新意识。所以学校特意选取一些安全的、孩子们喜欢的生活化的小发明、小创造和小科学实验,开放式地呈现在教学楼走道边,以便孩子们能看得见摸得着,如果有兴趣可随时体验,将创新的种子潜移默化地植入孩子心田。
  艺术教育十分重要,于是,我们让校园文化蕴含艺术元素。比如,将楼梯设计成钢琴琴键的模型,让孩子们踩着“键盘”上下楼;楼道随处陈列着孩子们的绘画、陶艺作品,并请孩子们互相点评。
  笔者以为,未来学校要能“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在学校建设一个天文观测空间,配置高速网络平台,学生在楼道、教室等地方,都可以轻松上网学习。所谓“立地”,学校在校园里给每个班级规划了一块土地,孩子们可以亲手栽种瓜果和蔬菜,让他们在种植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意义和力量,懂得敬畏和尊重生命。
  我们希望学校文化空间与父母、老师一样重要,成为孩子们的影子老师,利用校园环境的力量,滋养、丰富孩子们的童年。
  学校文化环境设计充分留白。文化不是贴标签,应该是师生所创造出来的。文化不仅仅是外显的,更应该是内隐的。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但浸润其中,是时时刻刻可以感受到的,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一举手一投足,都折射着品位与气质。物理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学校物理环境的设计中,我们将最重要的地方留给孩子们,尽量让孩子们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
  在进门大厅的墙壁上,我们将大块的空白特意留给学生:用于张贴每个孩子的童年记忆。孩子入学时,每个孩子留下一个手印,并写上自己的名字;待到毕业时,我们也将每个孩子的笑脸和簽名通过一种形式,像礼物一样送给每个孩子。多年之后,这里将成为满满当当的,一面呈现历届孩子留念的手印和笑脸墙。我们希望能给孩子们留下念想,无论将来走到哪里,还能在母校里找到童年时光。
  我们在设计楼道和教室文化时,将师生作为校园文化的创建者和消费者予以考虑。在各个教室的墙壁上,我们设计了大块的用于张贴的板壁,交给班级和学生,让他们去“涂鸦”,去建设。我们将墙壁上的留白部分分为三类:一是展示类的个性空间,孩子们觉得好的作品,都可以在这里展示,甚至可以开设自己的空间,比如XX科学园,XX英语角等;二是与班级管理相关联的,诸如班级的相关约定、规则,尽量是与孩子们共同讨论达成的共识;三是指向心灵成长类的,诸如心情树、开心屋等,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倾诉烦恼、分享快乐和寻求同伴帮助。学校留给学生和教师大量的创造空间,让师生共同参与校园文化的创造和构建,并自然而然地受到学校文化的熏染。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创新研究院学校发展办公室执行主任,2014年度中国课改杰出校长,湖北省卓越校长培养对象,宜昌市杰出校长,“我们”工作室主持人。现兼任宜昌青岛路小学、点军小学、高新天问小学等多所学校校长。
  (责任编辑 曾宪波)
其他文献
优质资源普及共享,城镇骨干教师到偏远的农村执教,适龄少年儿童就近入学……如今,一幅“教育均衡”的美好景象正在潜江大地“喷薄而出”。  近年来,潜江市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摆在民生工程首位,坚持在提高水平上加力度,在整体发展上减差距,创造了“一加一减”的教育均衡公式,走出了一条平原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2012年,潜江市荣获全省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示范县市”。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缩减
日前,广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黄雄彪一行6人组成的广西职业教育考察团,在湖北省教育厅领导的陪同下考察调研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黄雄彪一行参观了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容校貌,进教室、到实训室,问学生,访教师,共同探讨如何走出县级中等职业发展的困境。黄雄彪指出,县级中职学校办学正面临多重困难,如何定位县级中职学校的功能,明确办学方向,具体如何操作等等都是当前必须攻克的难题。  随后,广西教育考察团一
狠抓政府主导责任落实。建立政府推进机制。丹江口市委市政府连续四年将幼儿园项目建设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把学前教育纳入对乡镇办党委、政府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每年至少召开四次以上部门联席会议,专题研究学前教育工作。建立生均公用经费预算拨款机制。从2013年开始,我们按240元的标准将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建立公办园项目统筹建设机制。所有项目均由教育局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园舍用地(不少于5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扎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随县教育局采取“沉下去、请上来”的方式,大力开展新学期工作思路大调研活动,确保各项工作举措更加接地气、聚人气。  随县教育局拟订了调研内容,重点围绕以“生态教育”理念为引领,驱动“三驾马车”,打造“三大校园”;落实“三情教育”(即工作激情、师生亲情、同事友情)、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校校有精品”活动;加强学校安全维稳工作等六个
作者写家族,写父辈,写自己,展现了大时代政治风暴裹挟下一个家族的命运,时空辽远,视野开阔,真挚深沉,荡气回肠。看似追根溯源的家族史,实则写出了中国的大历史,读来动人心魄。  大 国 子 民  沙 林  我父亲1949年2月回了老家郴州一趟,跟我爷爷密谈了一次,告诉他天下大势,共产党肯定要得天下,你们一定要作好准备!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二,父亲一狠心,谁也没有告诉,顶着大雪,带着一个挑夫,一大早就离
如何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监利县实施中小学优质化工程对此做出了有益探索。近期,监利县召开了中小学优质化工程总结表彰大会,监利县玉沙小学、监利县芜湖中学等12所优质化试点学校分别进行了成果汇报。  据了解,三年前,为使监利教育后发赶超,监利县教体局启动中小学优质化工程,寄望通过三年努力,建设一批校舍达标、环境优美、风气优良、管理先进、质量上乘、特色明显、学生向往、社会认可的优质学校。在深入挖潜
远安县教育局局长宋仕军2010年在新浪网开了一个名为“教育农夫”的博客,一有空闲他就会耕耘这片“绿色”的土地,这里似乎成了他学习、分享、建构自己理想教育体系的精神家园。  宋仕军扎根教育25年,其中23年在远安一中从事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2014年10月,他由县一中校长调任县教育局局长。去年12月,在全县教育系统干部大会上,宋仕军作了题为《立德树人,深化改革,全力推进绿色质量建设》的主题报告。
校园应当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事关亿万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維护学校及周边安全,学校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我省各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协调动员各方力量,强化平安校园创建,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优,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年一度的高考报名季到了,在房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技能高考报名现场,出现了几十个往届生的身影,原来他们是来报名参加2016年技能高考的。  据了解,房县职校参加技能高考以来,已有数百名中职学生迈入大学之门,并且每年都有数名学生进入本科院校。参加本次技能高考的往届学生大多是幼师班学生,学校将根据学生学业实际,安排教师进行文化知识补习,从而保证他们在技能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房县职业技术学校 刘志全)
教师的教育活动是引导成“人”的良知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一名有良知的教师,就是按照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等尽职尽责完成教学任务,以满足社会、学校、家长的期许。事实上,真正有教育良知的教师,不应仅仅局限于职业道德层面上的满足,而是不断反思什么才是好的教育,并在实践中不断构建自身的教育良知。  教师教育良知的价值  《孟子·尽心上》讲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