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六方相氮化铝泡沫材料的合成

来源 :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5 mL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利用无水三氯化铝与叠氮化钠在无溶剂的条件下直接反应,合成出了六方结构氮化铝泡沫材料,反应温度650℃,反应时间3 h.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显示,该试样呈现泡沫状外貌特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该试样为六方结构.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吸收谱表明在202 nm附近存在尖锐的吸收峰.红外吸收谱中存在1381 cm-1和730 cm-1两个吸收峰.同时,提出了六方结构氮化铝泡沫材料的合成机理.
其他文献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海外汉语学习者也日益增多。他们迫切希望使用汉语与中国人进行交际,但是大部分的汉语学习者都存在着“开口难”的问题。本文结合全身反应法的理论,分析智利汉语学习者“开口难”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进一步探究如何更好地把全身反应法运用在智利初级汉语教学。全身反应法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由心理学教授Asher提出的一种教学法。它是一种将语言和行为结合在一起,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注重建筑环保施工,提出了绿色理念的施工方式。传统建筑施工繁琐,主要使用人力和机械设备作业,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文化都是我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其传播与发展是我国文化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
近些年,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在不断的增多。如何解决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政府民生工作的重大课题。各省市政府根据中
传统3P教学模式和任务型教学法同属于交际教学法的分支,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活动中前者运用较为普遍。在菲律宾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传统3P教学模式存在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严重不足、教师缺乏培养学生交际意识等问题,这些问题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可以得到有效避免。为了更系统客观地认识和验证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运用行动研究方法论,在菲律宾巴西中华书院进行教学实
建立逼真高效的互耦效应分析模型对相控阵天线设计至关重要。阵列天线的互耦效应通常可以用有源反射系数显性化表征,分别采用无限阵仿真与散射(耦合)系数综合实验相结合的方
分析"微课"的特点,阐述"微课"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并对如何在高职院校推广"微课"进行探究。
第一部分:综述研究本部分主要的内容为总结颈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报道。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回顾了近年来颈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报道,主要包括颈椎的解剖学、颈型颈椎病
目的 探讨麻杏二三汤对哮喘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 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2只、麻杏二三汤组10只、地塞米松10
宝志,本姓朱,大约出生于东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年),卒于萧梁天监十三年(514年),其生源桑梓,一说不知何许人,一说为金城人。南朝时期,宝志曾因“惑众”之罪名一度遭到齐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