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四大要点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36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曾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但纵观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问生答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仍然根深蒂固。在这种模式里学习,也许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得比较扎实,但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与能力却被淡化,学生成为知识信息的“接受器”。在这种背景下,开放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是我们应该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改变教育观念,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中国的妈妈在送孩子上学时,多数会说:“好好听老师的话”。当孩子回到家后会问:“你今天把老师讲的都弄懂了吗?”很少问孩子“你今天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而许多美国母亲在送孩子入学时,往往会说:“孩子,今天上学,给老师提两个好问题。”犹太人则更进一步,差不多每天孩子放学回家,妈妈都要问:“今天给老师提了什么问题?”这是很小的差异,但却表达了不同的教育态度。中国的教育主要是教学生弄懂问题,而不重视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致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弄懂老师讲的每个问题,而不太能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及提出看法和异议。可见,教育观念的差异是影响学生提问能力的重要原因。因此,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改变现在的教育观念,多给学生提供观察社会、分析事物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问“为什么”,并且要保护和提高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二、营造开放型课堂环境,激发问题意识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问题的,更不可能撞击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习环境与学生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在民主、愉悦、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才会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利于疑问萌发,并敢于提出问题。因此,创设开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与教学情境是学生主动产生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
  三、创设开放型问题情境,培养提问能力
  1.创设悬念式情境,使学生“奇”中“问”。根据小学生质疑形成过程,学生有惊奇才会有疑问,教师可将学生未知的数学规律、法则、关系、事实等前置应用,展示数学知识非凡的魅力,创设新奇的悬念式情境,以诱发学生产生揭秘的问题意识。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课一开始可举行一次“师生竞赛”游戏,学生随意说一个数,看谁最先判断能否被3整除,结果每次都是老师获胜,可神奇了。学生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老师能这么快判断出能被3整除的数呢?这些数有什么规律呢?”从而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主动探索知识规律。
  2.创设矛盾冲突式情境,使学生“悱”中“问”。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以旧引新,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进入“悱”“愤”的求知状态中,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例如:教学“小数除法”时,可先复习整数除法如48÷75等,然后添上0和小数点成为一道小数除法:0.48÷0.75=,此时学生质疑:有小数点了,怎么做呢?在探索的心理驱使下,明确学习方向,主动投入到新知学习中。
  3.创设操作式情境,使学生“动”中“问”。实践操作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发现数学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诱发问题意识重要载体。例如,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教师组织了不同的操作活动(把橡皮泥浸入量杯内的水中)①量杯相同,橡皮泥相同。②量杯大小相同,橡皮泥大小不同。③量杯大小不同,橡皮泥相同。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学生就会萌发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第一次水面升高相同,没变化,第二、第三次不一样呢?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思考、比较,终于发现体积的大小与底面积、高有关。
  四、指导多维型提问方法,提高提问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由于没有掌握好找问题、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课堂上学生往往表现出害怕心理,提出的问题质量也不容乐观。因此,要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必须“授之以渔”。
  1.利用类比法提问。根据某些概念、定律、性质的相关联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提出问题。例如,学习“6的乘法口诀”时,联系“5的乘法口诀”,提出:5的乘法口诀有几句?怎样推出6的乘法口诀。
  2.利用开放法提问。例如,学习“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出示练习,要求学生提问,谁能看着这个三角形,提一些与分数有关的问题,显然这是开放题。这时学生可以利用“开放法”提出一系列富有数学价值和思维深度的问题:绿色和黄色部分分别相当于红色部分的几分之几;绿色和黄色部分相当于红色部分的几分之几;黄色部分相当于红色和蓝色部分的几分之几等等。
  3.利用追问或反问法提问。在某个问题得到肯定与否定的问答之后,顺着其思维或逆着思路把问题提出。
其他文献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几年来高职院校在总结学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以“三个一切”为管理的出发点。即: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做到严格管理,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积极探索学生管理的科学化,维护校园稳定,以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建立机制、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章制度建设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我国不断走向法制化的当今时代,对学生的管理也必须
期刊
一、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方向  由于学生缺乏明确的阅读目标和老师很好的引导,鉴别。分析能力也不强,阅读起来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加上不善于有选择性地去阅读课外读物,往往采取的是随手拿来,不论是武侠艳情、“口袋”小说,还是侦探小说、卡通漫画等五花八门的消遣书刊,上手即读,且这类书刊占了较大比重,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孩子仿佛是在茫茫的森林中漫步,失去了方向,这时,老师就应该伸出援助之手,给孩子一个方向。
期刊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着眼于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数学思维品质是每个学生学习数学时表现出的智力特点或个性特征。在义务教育中,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要把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作为发展思维能力的基本内容之一,贯穿于各年级的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培养其思维的自觉性,敏捷性和灵活性,就显得很重要。  一、重视说理训练,培养思维的
期刊
数学教学中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终身受益的是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文化的渗透,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无用、数学仅是计算的认识,从而真正地喜欢数学,从本质上更重视数学学习,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大力提倡对数学史的学习与研究,延伸数学教学的长度。谈到数学文化,往往会联想到数学史。著名数学家霍格本(L.Hogben)曾经说过:“数学史实际上是与人类的各种发明与发现
期刊
在现阶段我国传统石油化工企业发展过程中,想要提升自身竞争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当前我国逐渐在一些石化企业中开展了智能工厂建设工作,以此有效引领我国石油化工企业进行改革创新以及转型升级.
微笑是一种素养,也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力量。在《教师文明礼仪》中写道:“微笑可以表现出温馨、亲切的表情,能有效地缩短双方的距离,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心理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同时可以反映本人高超的修养和待人的至诚。微笑有一种魅力,它可以使强硬者变得温柔,使困难变容易。”瑞士小说家施皮特勒曾经说过:“微笑乃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而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微笑尤为重要。教师的微笑,是打动学生心灵、教育
期刊
经常有家长提出这样的疑问:“我的孩子在小学时各科成绩都很好,可为什么到了中学以后,成绩就下降了许多呢?”这一现象在数学这一科上表现尤为突出。其实这里面除了学生本身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中小学的学科知识以及学习方法都存在不小的差异,如果学生不能很好的过度,就很容易出现成绩下降的情况。因此,如何做好中小学教育的衔接,如何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已成为教育界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我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