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解”阅读题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_b_c_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江苏高考语文试卷160分的正卷构成中,现代文阅读板块总分值为38分,它的文字书写量在正卷中所占的分值比重,位居各板块第二,仅次于作文。所以,无论是对文科考生还是理科考生来说,这都是分量很重的一个部分。然而,实际在高考复习中它却是最无奈的一个板块。投入精力讲试题,分类整理,建模建型,其最终结果仍是收效甚微。这个板块考查的是学生分析、理解、表述的能力,这些能力光靠高三这一年机械做题、急切应试的时光是无法改善的,所以,如何提高现代文阅读题的分数,这个问题其实“无解”。
  教学中的现象
  简单下“无解”的结论,必然有人会反对。还是先从“现象”说起。笔者同事去某中学听高三复习课,带回来一个“怪异”的教学案例。那个老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时,把平时做的模卷题目答案要求学生背下来,然后进行课堂默写。初听之下,都会觉得这个老师的做法太奇怪,因为高考一般不可能考查到做过的原篇目,“记住”“默下来”有何意义?进而更是大为反感:语文阅读理解题靠背诵默写,简直是对语文学习的伤害,违背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根本不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很多题目需要学生学会分条概述,凡是可以分条概述的题目尽量都要分条概述。如果题干里面出现“哪些特点”“哪些手法”之类的字眼,则意味着该题一定需要分条来说明。这样答题卷面清楚,易于阅卷老师批改。同时,更督促自己思考要周全,减少重复累赘的语句,从而来应对有些“变态”的得分点。简单来看,这似乎不难做到。“分条”,就是写清楚标号①②③之类的,一条条地说。然而,这只是“形”,“分条概述”的实质是一种表述问题的思维模式。平时如果要求人们口头回答一个问题,一边想一边说,出来的答案多半是无序和重复的,而“分条”则要求把它们变得有序并且无重复累赘。这样一种思维能力绝不是靠三番五次要求,学生们便会具有的。
  在于思维模式的完善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背诵默写阅读题的答案就存在它的合理性了。就像不会写文章的人先学会模仿一样,大量阅读文章,背诵名篇,模仿名篇,慢慢地自己也就摸着些写作的门道。同样,不会做阅读题的人,先在背诵中记住一些常见的术语、常见的问题问法、答题程式,慢慢地也就变成自己的东西了。教师们为学生做现代文阅读题建立的所谓“模板”,总结的答题程式、应试策略等,它们的出发点其实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改变不同学生个体所具有的散乱低效的思维模式,把它们替换掉,替换成快速有效、易于得分的思维模式。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那些对语言、文学感知能力很差,多年忽视语文、阅读经验极少的学生,在高考临近、时间紧迫的情况之下,就急需教师教他几招临阵的“无法之法”。背诵默写阅读题答案正是这样的方法之一。
  既然有“无法之法”,为何仍说“无解”?因为“模板”只能是“模板”,答题要点、应试策略之类的最终只能成为“拐杖”,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办法。针对答案特别繁琐的题目,它们或许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鞭策;遇到无力回答的问题,学生至少能依靠它们沾些分数的边。仅此而已。如果说得太多,记得太牢,则会成为束缚;如果形成机械套用的惯性,甚至还会阻碍得分。阅读得高分到底还是要建立在对文本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而理解文本的能力,短时间速成,基本无望。问题说到底,还是“无解”。
  “无解”不是“无为”
  学生常有这样的感受,高中前两年的学习,或者说之前的十多年语文学习对高考阅读题的解答用处不大。这是语文教学的又一“怪象”。高三讲到的知识点应该说绝大部分不再是新内容,更多的是对过去旧知识点的查缺补漏。但对不少学生来说,高三恐怕是接触语文知识点最密集的一年,太多的术语、太多的似成相识却仍很陌生的知识点扎堆出现,使他们几乎来不及细嚼慢咽,来不及深入体会。这实在是件充满讽刺意味的事,之前那么多节阅读课,那么多篇课文的讲解、分析、鉴赏,这些知识点的漏洞竟没“辐射”到;到了高三,数年语文课应得的阅读鉴赏经验竟无法使用,又或者说根本无经验可用。
  其实,好多知识点不可能没讲过,但确确实实没有成为阅读经验积存下来,没有成为学生自己阅读鉴赏、评价作品的工具。到了高三,才密集地、扎堆地去接触它们,却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氛围和足够的时间,掌握效果可想而知。也许有人会说,何必纠结于某些术语,重要的应该是感悟的能力。可是不要忘了,现在学生不了解的对象并不是什么高深、专业的术语,而是最基本、浅显的知识点,没有这些基础知识,是很难欣赏到文字深处的“风景”的,因为连“识别”都没做到。所以,如何提高现代文阅读题的分数,这个问题更好的答案是“不求解”。要减少“苛求”“急求”的心态,尤其是最初的时候,别忙不迭地就去模拟高考做题、讲题,别紧盯着分数去安排课堂内容,别一切的一切都为了高考。即使最终要进考场了,也别忘了告知学生,还有一条技巧,那就是少一些功利心,别紧盯着题目,而是要认真欣赏文本,心里想想作者写得好还是坏。渐渐地,也许就与作者近了,那么与出题者也就不远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中学)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教育的现状可谓是:人虽多,而人才少;投入低,成本高;“义务教育”的尴尬;高等学校增加,职业学校虚化;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虚;学校在教什么;校长推荐,抱薪救火;学生犯错,教师尴尬;教育由此不公平。我国的教育问题中最严重问题还在于:教育商业化、师生金钱化、外语强制化、学习寒窗化、道德沦丧化、学校行政化、高考应试化、文凭腐败化等。而这些问题的关键还是思想文化的缺失。以上这些,虽然都是目前人们
学风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个人学习、发展的基石。1998年教育部在印发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中指出:“学风是包括老师的治学作风和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方面的学习作风。”学风的主体包含学校、教师、学生三个部分;狭义上的学风认为,学生是主体,指学生的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风格的总体反映。其中,艺术专业学生因家庭、个性、专业、性格等方面原因,往往造成学风建设不尽人意,呈现出文
如果说教师是一棵树,那么学校就是他扎根的土壤,再多的水分养料也无法直接注入大树,只能溶进土壤才能被大树吸收。这是银川市金凤区宝湖实验小学多年形成的办学理念。宝湖实验小学坚持“以文化建设为引领、以课堂质量为核心、以特色建设为提升”的治校方略,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大力推进学校特色化建设,彰显学校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形成“学生有特长,教师有发展,学校有特色”的良好局面。  依托校本
教育部日前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其中,今年国家将完善招生录取结果复查制度,有关部门将组织专家对录取结果尤其是自主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录取结果进行抽查,抽查高校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0%。对此,笔者赞成教育部对高校的自主招生依法进行监督,但却对教育部去“复查”高校的自主招生结果并不看好。从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分析,教育部有权依法检查学校是否按规定进行招生信息公示,建立
校本课程是学校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结构。它可以使学校真正拥有了对课程的选择余地,可以使学校能够更好地体现办学特色。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  农村学校的“个性化”  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项决策,它符合社会的要求,符合教育的需要。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比不上城市学校,在当今学校多样化和特色化趋势日益明
足球故事  足球运动,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一直有着深厚的底蕴和良好的传统。自从1978年山东省“体育项目传统学校”第一次挂牌以来,山师附小一直就是足球等项目的传统学校。市教育局、市业余体校、教练、家长等诸多方面,都对山师附小普及足球运动非常支持;而山师附小也在开放性办学理念下,利用一切机会大力发展学校足球运动,希望将这一良好的传统延续下去。  为了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水平,山师附小多次组织学校足
雨点踩着绿叶的节拍,我们在这里体验劳动、收获快乐;蝴蝶在我手中开合,我是太阳花,蝴蝶喜欢的花;在我们的乐园里,我们喜欢的一个不少;玩出我们的花样儿,酷是我的模样;小伙伴们啊,让我们一起跳舞,一起唱;还有你们的家长,与我们分享童年的美好;赤橙黄绿青蓝紫,是太阳的礼物,你们都能收到……  这首“枫树山大桥小学乡村少年宫之歌”由枫树山大桥小学校长邹硕填写。两年前,长沙长沙市文明委出台《关于依托农村中小学
小学数学作为义务教育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前不久,笔者在送教下乡中执教《2、3、4的乘法口诀》一课(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5页、第26页),在课堂教学中,笔者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让教学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在创编2、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笔者让
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的教育成功取代欧洲,达到了辉煌的顶点,吸引了全世界的优秀学生。可以说,美国教育的成功必然有其非比寻常之处。然而笔者认为,推崇应当建立在真实了解的基础上,借鉴必须依赖于本国国情。  误区一:美国学生不太用功读书  据说有些人去美国的中学转了一圈,就得出结论:“美国的教育是快乐教育,学生不做作业,课业负担很轻;而中国的学生课业负担太重,每天睡眠严重不足,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降。因此
据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介绍,去年9月该社启动了对使用了11年的《语文》教科书的修订工作,将课文中古诗文所占比重由过去的约25%提高至约35%,以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称将适时调整课标,修订教材,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明年,人教版语文也将启用新教材。“古诗文、国学经典内容肯定会增加。”长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