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对策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d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是一门十分注重实验的学科,而实验教学更是让学生从实际化学现象认识化学反应本质的主要途径。我国当前的初中教学已经不再缺乏实验教学的条件,但在实验教学中仍然会出现很多因为缺乏化学实验教学经验而犯下的错误,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化学实验缺乏实际经验,还有很多更内在、更深刻的原因值得教师反思。因此,本文针对很多实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十分细致的研究,希望能够得出一些合理的解决方案与思路。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对策;教学研究
  一般来讲,化学教学都会放在初中的最后一年进行,而初中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时,更加依赖自身的感性认知而不是理性判断,这就导致化学的基础学习并不牢靠。化学只描述各个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学生要从感性认识转化到理性认识,化学实验便是帮助学生完成转化的最佳方式,也是教师进行化学教学时应当采用的主要方法。所以,教师必须克服化学教学中的难题,为学生带来有意义、有价值的化学教学内容。
  一、积极安排实验课来解决实验课课时不足的问题
  众所周知,初中教学的最后一年大多以备战中考为主,但是这时候化学教学才刚刚开始,而花费时间长、收效并不显著的化学实验课就变得十分“不受待见”,削减化学实验课占比的操作成为了当下初中教学中的常态,然而这一做法其实反而影响了学生化学的学习效果。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实验课时的方法,优化课程的结构,尽量让学生的化学实验课时得到满足。在实际排课中,教师可以大致过一遍整个化学的教学内容以及各个细分项目的教学安排,做好充分的排课准备,毕竟只有对课程的内容熟悉,排课和备课的工作才能更加充分、圆满地完成。而且教师需要认识到课程的编排并不简单,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充分考虑各个实验课所需的时间以及其他课程的时间安排。教师需要在排课时充分考虑实验课所占用的具体时间,让45分钟的课堂节奏更加紧凑,内容更加丰富,充分考虑到学生需要学习的各个化学知识点,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化学学科教学计划,利用好每一节课的时间,这样化学实验课时不足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
  二、完善化学实验室的建设
  化学实验中各种的化学材料、化学仪器是进行实验教学的基本保障,但是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偏远乡镇地区,由于经费、地理环境等各种原因使得化学实验器材无法得到保证,从而耽误了学生的实验教学。再加上实验室中有很多易坏的精密仪器,而且化学实验原料大多是消耗品,学生在实验时由于误操作导致的器材损坏以及材料浪费也是不可避免的情况,而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很多学校尽量避免了化学实验课的安排。
  为了解决化学器材方面的问题,学校应当充分保障化学实验课程的经费安排,并且对各种化学器材及原材料进行细致地备案,安排专业人员管理实验室的器材及材料,一旦发生特殊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有效地补充。同时,化学教师在实验课前也应当让学生尽可能熟悉和掌握详细的实验步骤,尽量避免因为学生误操作而造成的实验材料等浪费现象。
  三、利用课堂教学演示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在实验教学开始前,化学教师必须做好化学实验的演示工作,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为学生演示将要做的化学实验的整个实验细节,规范好每一个实验步骤的操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化学教师在课堂预演环节,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基于理论的同时不忘深挖实验细节及实验原理,让课前的示范性实验成为学生正式实验的“教科书”,能够真正通过这一过程,学到化学知识以及化学实验的精髓。
  比如,教師在演示化学实验时,可以故意做一些“让瓶盖没有倒立放置”等违规操作,然后询问学生之前的操作有没有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严谨性以及重视程度;在取用固体试剂时,严格禁止学生直接用手接触,让学生养成用镊子夹取固体试剂的好习惯,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严格的规范操作意识,让化学实验教学得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化学实验教学中,化学教师还可以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将规范的操作和不规范的操作直观且形成强烈对比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这些容易犯的“小错误”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样在实际实验时,也能避免不少时间以及材料上的浪费,而且实验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当然,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实验态度的矫正,教师要让学生正视实验,不能将实验当做“儿戏”,本着科学、严谨、负责的态度完成每一节实验。
  四、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如今已经普及到我国教育的方方面面,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辅助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教学主流。在教学效果上,现代教育技术确实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不过教师也应当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局限性,让其为化学教学带来积极、正面的作用,而不能过于依赖这一教学方式。许多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甚至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大模拟能力来代替实际的实验操作学习,但是由于当前技术所限,真正模拟实际实验操作的虚拟教学几乎无法完成,所以学生其实并没有得到实质的动手锻炼,这既是对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负责,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所以,化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局限性,不要盲目地夸大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与应用条件。但是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辅助,提高演示效果,比如在一些较为重要的实验操作上,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反复演示操作细节,这样在真正动手实践的环节,学生就不会慌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而且,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演示一些较为危险的实验,避免发生实验事故。总之,教师应当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主要以辅助教学为主,既不要滥用也不能不去使用,掌握好一个程度,合理发挥其作用。
  五、利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方式进行实验教学
  学案导学法的特点就是应用灵活、可靠而且非常高效,因此陆续被许多中学推广使用,而且学案导学的应用范围也很广,其中也包括化学实验教学。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都要求学生在实验过后依照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整理实验报告,但是这些内容其实对于化学实验来说非常重要,学生在开展化学实验前就应当充分了解,不过如果单凭学生自觉进行化学实验预习也貌似不太现实,而学案导学恰好可以通过教师在课前的细心整理,并且最终以预习学案的方式完成,可以让学生在正式实验之前就掌握实验中的重点难点,熟悉实验的过程,提高实验成功率。教师在进行学案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这一特点,除了将整个实验的重点和难点体现在学案上,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将自己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写在学案的思考专栏,然后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汇总并集中处理。这样教师既可以启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同时还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纠正学生的思维误区,并且在日后的教学中进行着重引导,一举多得。
  结语
  实验是学习自然科学过程中最富有魅力、最有趣同时也是最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场景,而化学又是一个依据化学反应来推断化学反应本质和原因的科学,所以重视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必然的也是最科学的。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应当合理安排课时、注重课前演示、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这才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最合理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振彪.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5.1(4):107-107
  [2]李素军.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J].学周刊,2016.26(26):173-174
  [3]李萍.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J].中华少年,2017(12):166
  [4]米银科.初中化学实验管理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6(3):82-82
其他文献
【摘 要】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原本复杂化的思维过程通过简单直观的线条和图形表现出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工作。本文结合思维导图的概念及作用,对其在高中物理复习课堂中的实践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提升高中物理复习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物理;复习课堂;实施策略  思维导图属于一种知觉组织工具和思维工具,从人脑的特点出发,将左脑所具备的文字
以福建和台湾的统计资料,分析了闽台两地农村转型的若干成因,这其中双方政策的差异是主要因素,既有时农村扶持力度与时机的选择,也包括政策的配套与落实、延续和调整,以及农村宏观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p1(TGF—p1)及肾动脉阻力指数(RRI)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2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分为正
【摘 要】物理是初中就与阶段的一门学科,也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一门重要的应用型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各学校及老师都在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力求使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领悟、掌握物理世界的奥妙。近年来,思维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图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探索思维图在教学中更好的应用。  【关键词】思维图;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应用
内容摘要:数学阅读是小学高效数学教学的重要抓手之一。首先,教师要抓住契机,让学生想阅读;其次,要加强点拨与指导,让学生能够阅读;最后,在学生阅读后,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共享阅读成果。  关键词:阅读 助力 低年级 数学 教学  一说到阅读,许多数学教师马上想到那是语文教学事,他们总认为数学只是一门数的运算学科,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只要学生能够把题目解答出来就可以了,至于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新课标的持续推进,我国对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当今形势下,中学教师必须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根据发展趋势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教师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所以,针对研究中学教师的发展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要通过培训、教育等多个方面全面推动中学教师专业的发展。本文将浅要研究中学教师的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多种先进的新型教学理念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学故事因一定的趣味性也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故事对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数学学科的趣味性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数学故事为载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落实新课改的目标。  【关键词】数学故事;小学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