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治疗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siyo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可能的作用进行实验研究。方法各31例寻常型银屑病分别用综合治疗和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对比观察临床疗效。同时研究黄芪煎剂和黄芪注射液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增殖、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鼠尾鳞片表皮分化和血浆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结果加用黄芪注射液与单纯综合治疗相比皮疹消退时间明显提前,治愈率明显提高。动物实验表明黄芪注射液对上述4个指标均有作用。其作用均比黄芪煎剂强。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银屑病有效,其作用可能是阻断多个发病环节。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能在E.coli中高效表达的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并对纯化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对已知的弓形虫P30基因序列进行部分取舍,用PCR技术从弓形虫ZS1株的
目的介绍一种憩室内乳头的手术方法。方法憩室敞开时在其底边留一袖口状边缘,使缝合时无张力,减少可能发生的术后漏;Oddi括约肌成形采用边切边缝,每次切开长度不超过3mm,总长度一
目的 研究人体正常骨盆和髋臼发育不良骨盆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 依据光弹性力学原理,应用光敏材料E-51环氧树脂制作人体骨盆三维光弹模型共4套,模型加载,应力冻结,测量分析骨
目的  探讨胆囊癌组织雌激素受体 (ER)及孕激素受体 (PR)表达与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阐明胆囊癌病人胆囊组织雌激素受体表达与血清E2 水平的关系 ;评价其在原发性胆囊癌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用来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脑血流量(CBF)变化的价值已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1,2]。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用现有的治疗方案效果甚差。目前肿瘤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发现就是认为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基因677C→T突变与糖尿病微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将168名研究对象分为正
食管癌是最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多发生于中国人。是由环境因素和基因变异相互作用而致的多基因病。本文回顾了食管癌病因学研究的历程,并展望了其未来研究方向。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肿瘤尸体解剖中少见转移部位及感染的关系.方法于死亡后24小时内按尸解常规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30例尸解中发现2例胃癌转移至双侧肾上腺,恶性黑色素瘤和肺癌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与免疫持久性。 方法 对河北省正定县4个村166名6~8岁事先经血清检测抗-HAV阴性的易感儿童,按村分成4组,分别给予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