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截面形状和坡度对隧道火灾烟气分布影响研究

来源 :消防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cao_xk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了7种不同横截面形状的全尺寸跨座式单轨隧道模型,研究隧道横截面形状和坡度对隧道火灾烟气蔓延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方形隧道顶部温度普遍较高,其次为带有拱顶的隧道,正方形隧道顶部温度普遍较低,圆形隧道底部温度最低.在大火源功率条件下,坡度对临界风速的影响较小.离火源较远的位置,坡度对排烟效果的影响更加明显:随着坡度增加,上坡向控制风速明显降低,下坡向控制风速缓慢提升.
其他文献
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刚刚走过的2021 年,是在建党百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 点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期刊
开展不同低压环境(90、70、50 kPa)下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实验,分别使用加热板、辐射环和辐射板搭建3个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实验平台.改变加热条件,观察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在低压下热失控火行为、温度变化、热释放速率、总释热量、耗氧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情况.压力的降低会使得锂离子电池在燃烧阶段氧气不充足,电池内部可燃物质与氧气的燃烧反应不充分,导致电池表面峰值温度、热释放速率、总释热量和耗氧量均降低,热失控时间点向后延迟.不同外部热源作用下电池热失控或行为有差异;以辐射环作为外部热源时,电池整体受热,内部副反
以隧道并行管道为研究对象,模拟研究了输气管道泄漏扩散、蒸气云爆炸后果以及爆炸缓解措施的有效性.研究发现:随着泄漏时间增加,小孔泄漏的可燃气体体积不断增加,且较大孔泄漏的可燃气体体积先达到峰值,随后降低;基于泄漏气云进行爆炸模拟,爆炸超压随着与爆源轴向距离的增加而增大,且可燃气体量多,爆炸后果更严重,超压最大达143.838 kPa;基于爆炸后果提出的缓解措施中,洞门替换对于缓解各场景的可燃气云爆炸均有效,超压可降低44.45%以上,管墩之间增加填充物更适用于缓解可燃气云较小的爆炸,超压可降低57.72%.
由于火焰分割数据集欠缺,经典语义分割模型在火焰分割的研究应用面小,模型对比实验不充分.针对这些问题,在构建火焰分割数据集的基础上,选用在公开数据集中表现良好的4种语义分割模型和2种骨干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并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进行对比实验及分析.实验结果表明,U-Net模型在火焰分割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U-Net+Resnet50模型的综合效果最佳,U-Net+Mobilenet V2模型综合效果略差,但运行速度更快.
实际工程中,钢管混凝土柱表面的防火涂料可能会发生局部脱落,将影响火灾下构件的温度分布,进一步影响构件的耐火极限.为获得防火涂料局部脱落的钢管混凝土柱温度分布规律,为此类构件的抗火设计提供参考,采用ABAQUS建立了涂料局部脱落构件的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构件截面形状系数和长度、防火涂料厚度和热工参数、涂料脱落位置和脱落长度等对构件温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圆形与方形构件的温度分布类似,前者温度略高于后者.涂料在构件两端脱落和跨中脱落的工况可根据对称性简化为一端脱落.涂料脱落仅影响沿柱长有限区域内的温度分
研究废旧锂离子电池短路火灾的触发机理,定量评估电池仓储的危险性.以实际仓储环境中的废旧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进行短路试验,结果表明废旧锂离子电池正负极耳相互接触危险性远大于通过其他导电物质连接;不同SOH条件下废旧锂离子电池短路试验表明,废旧锂离子电池容量过低可能会使电池更容易发生失控着火;在100%SOC(电池荷电状态)条件下,废旧锂离子电池表面温度会迅速升高至峰值温度并失控着火.
面向常见圆筒形液化气储罐,针对导致事故发生的火灾提升罐内压力,压力促进泄漏,泄漏加剧火灾的根源性原因,基于质量、能量守恒方程以及压力容器破裂预测公式,建立经实际事故验证的储罐泄漏火灾失效预测模型.通过对罐内压力的分析,当罐内液相被火灾加热时,泄漏液化气喷射火和池火都可造成储罐超压失效,且喷射火可更快导致储罐超压.储罐充装系数越高,超压失效时间越短,危险性越大.针对储罐不同泄漏孔径的研究表明,当泄漏孔径小于安全临界泄漏孔径时储罐不会超压失效,当泄漏孔径等于最危险泄漏孔径时储罐超压失效时间最短.液化气储罐如发
商业步行街作为一种新型建筑,其人流量较大,电气线路错综复杂,严重威胁人员安全疏散.本文以某大型商业步行街为例,根据建筑特殊防火设计理念进行了分析,分别采用FDS模拟软件建立烟气流动模型,模拟不同火灾场景下的烟气流动情况,采用Building EXODUS软件对该建筑进行人员安全疏散模拟及计算,根据火灾发生时各层的温度、能见度、CO体积分数指标,为该大型商业步行街特殊防火设计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人员安全疏散数据.
为探究山岭隧道火灾烟气运移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选取两种典型火源功率(20 MW及50 MW),分析不同纵向风速下火源位置对隧道顶棚下方沿程温度分布规律、烟气运移速率及竖井内烟气质量流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纵向风速低于3m/s时,不同火源位置时,火源上游沿程温度均随纵向风速增加逐渐降低,而下游沿程温度随纵向风速的增加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火源靠近竖井时竖井上游及竖井内的烟气蔓延速度均大于火源发生在竖井远端的情况.火源远离竖井时,竖井内烟气质量流量随纵向通风增大至约2m/s达到峰值,而火源靠近竖井时
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地下电缆隧道输送电力,隧道火灾事故严重威胁城市安全与电力输送.电缆火灾生成的烟雾是妨碍消防人员施救过程的重要因素,现有的烟雾控制方法主要从隧道的通风角度出发,考虑如何快速将烟雾排出隧道,主要包括自然排烟与机械排烟2大类,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声波团聚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强声场快速消除气溶胶的处理技术,已有文献表明该技术可有效消除聚苯乙烯燃烧烟雾.本文进行了声波团聚技术消除电力隧道火灾烟雾的实验研究.采用TSI 3330光学粒度仪测量火灾烟雾颗粒粒径,结果表明,VV电缆烟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