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火焰分割模型对比研究

来源 :消防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火焰分割数据集欠缺,经典语义分割模型在火焰分割的研究应用面小,模型对比实验不充分.针对这些问题,在构建火焰分割数据集的基础上,选用在公开数据集中表现良好的4种语义分割模型和2种骨干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并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进行对比实验及分析.实验结果表明,U-Net模型在火焰分割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U-Net+Resnet50模型的综合效果最佳,U-Net+Mobilenet V2模型综合效果略差,但运行速度更快.
其他文献
根据北京地铁车辆段及维修基地污水水质特点,探讨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将气浮除油及A2O+M B R处理技术应用于北京地铁车辆段污水处理项目现场,其出水指标达到国家污水处理标准,同时实现中水资源回收利用,以期为北京地铁节能降耗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思路.
为保证地铁地下车站站台或轨行区火灾时站厅公共区域的安全,调研现阶段保证站厅到站台楼梯或扶梯口处具有不小于1.5 m/s向下气流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排烟控制方式和防烟空气幕,分析排烟控制方式设计过程中的流速与过流断面面积,认为排烟控制系统中的流速为断面的平均流速,过流断面为站台楼扶梯入口段截面,提出站台除楼扶梯洞口外,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楼扶梯两侧应封闭以及采用辅助排烟的方式增加站台排烟量等技术措施.通过分析防烟空气幕系统的优缺点,得出采用防烟空气幕时,站台区域应设置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不应小于排烟量的
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涉及多专业的复杂系统工程,现有的BIM协同设计系统仅可实现三维模型的部分协同功能,无法满足其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需求.为实现多专业、全方位协同功能,提高多专业间的协同设计效率,文章构建基于统一数据模型的轨道交通BIM协同设计系统.该系统可在设计过程中对各专业的模型构件及专业数据进行提取及管理,在保证数据一致性的同时,通过数据共享串联整个设计过程,进而实现基于统一数据模型的多专业协同设计.在广州地铁的应用案例表明,该技术能够解决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中专业设计交互不流畅、效率不高的问题,减少设计变更
文章首先阐述快速铜热焊、螺栓连接和低温钎焊3种均回流电缆与钢轨既有连接方法和特点,介绍胶粘卡接新型连接装置的结构设计和性能目标;然后通过有限元计算,验证胶粘卡接结构在预紧力和列车动载作用下的安全性;并通过接触电阻试验、浸水试验、载流量试验、温升试验、湿热老化试验和疲劳试验对设计目标值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新型连接方式能够克服既有连接方式的弊端,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城市中心区轨道交通线网密度不断增大,线路之间的交叉也越来越多,因此,相交线路之间的竖向位置关系变得极为重要.文章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相交线路竖向关系的确定原则,按照相交位置的不同进行分类,并以广州地铁13号线为例,从行车功能、运营能耗、前后车站及区间的实施难度、工程投资等多角度对13号线和11号线的竖向位置关系进行综合比选研究,为城市轨道交通相交线路方案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为实现高效、高精度的铁路基础设施检查,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基于3D可视化技术,开发出铁路基础设施目视检查辅助系统.该系统可在计算机上以3D模型的形式对被检基础设施进行再现,从而提高检查的效率和精度.文章将对该系统及其应用进行介绍.
汉堡数字化轻轨项目首次将基于欧洲列车控制系统的列车自动驾驶(ATO over ETCS)技术应用到德国铁路领域,是德国“数字化铁路”战略实现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文章将从项目概况、关键技术、实施进展3个方面对该项目进行简要介绍.
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刚刚走过的2021 年,是在建党百年之际、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 点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期刊
开展不同低压环境(90、70、50 kPa)下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实验,分别使用加热板、辐射环和辐射板搭建3个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实验平台.改变加热条件,观察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在低压下热失控火行为、温度变化、热释放速率、总释热量、耗氧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情况.压力的降低会使得锂离子电池在燃烧阶段氧气不充足,电池内部可燃物质与氧气的燃烧反应不充分,导致电池表面峰值温度、热释放速率、总释热量和耗氧量均降低,热失控时间点向后延迟.不同外部热源作用下电池热失控或行为有差异;以辐射环作为外部热源时,电池整体受热,内部副反
以隧道并行管道为研究对象,模拟研究了输气管道泄漏扩散、蒸气云爆炸后果以及爆炸缓解措施的有效性.研究发现:随着泄漏时间增加,小孔泄漏的可燃气体体积不断增加,且较大孔泄漏的可燃气体体积先达到峰值,随后降低;基于泄漏气云进行爆炸模拟,爆炸超压随着与爆源轴向距离的增加而增大,且可燃气体量多,爆炸后果更严重,超压最大达143.838 kPa;基于爆炸后果提出的缓解措施中,洞门替换对于缓解各场景的可燃气云爆炸均有效,超压可降低44.45%以上,管墩之间增加填充物更适用于缓解可燃气云较小的爆炸,超压可降低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