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教,从语文深处出发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20090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彩色的梦》,你还认识这些词语宝宝吗?同桌相互读读。(出示词语:森林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词语,根据造字原理识记字形,根据字形结构写好生字,根据字音特点读准轻声词。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中感知什么是“真正的荷兰”。  3.充分朗读课文,读出画面,读出感情,读出悠然,读出静美,读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咏叹之感,读懂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反复诵读描写牛、马、羊的语段,在静态描写和比喻、拟人中感受“这就是真正的荷
我于2000年参加工作,正式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那之前,我并不怕上课,班主任曾让我们在教室里模拟上课,以体验实战的乐趣。我也曾在教室里模拟上过一节《海底世界》,当时觉得和过家家一样有趣,“学生”也十分配合,我顺利地完成了自己设计的课堂流程,觉得十分享受。在学生时代,我对成为语文教师甚至有点期待。  然而,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畏,很快就在真正的教学前败下阵来。我还清楚地记得自己上的第一节语文课是《
一、辨析“钓”“钩”入新课  师:我们今天下午要学的这篇文章题目叫什么?  生:《钓鱼》。  师:伸出手,一起写课题。  (生在桌子上写)  师:(在黑板上写“鱼钩”,指“钩”字)会读吗?  (生正确认读)  师:问题来了,这两个字你怎么分清的?  生:鱼钩上面不是有个钩子嘛,所以它里面应该有个“勾”。剩下那个就是“钓”字。  师:他用排除法。看这个字,(指着“钩”)这个字念什么?  生:钩。  
一、习作内容解读  1.在内容选择上,体现了学科特点  综观统编本教材六年级的习作内容,编者在用心引领学生展现真实的自我,不断触摸世间美好的一切,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在自信、愉悦中昂首成长。  流露真我。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给出了甜、乐、泪、暖、悔……12个字,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完成习作。每一个字都蕴藏着一个个丰富动人的故事,撩拨着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愫,激发着他们表达的欲望。不
教学目标:  1.通过猜一猜,结合生活实际等方式,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及声母y、w,读准音,认清形。  2.在读、听、辨中感知单韵母和声母发音的不同点,掌握i、u、ü的四声,并能直接读出它们带调的音。  3.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wu、yu,了解音节的构成,并了解音节的作用。  4.学会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i、u、ü、y、w。认识i上加调号要省写的规则。  5.通过游戏和儿歌,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
本期开始介绍“笔画部件分析法”。  一、笔画部件分析法  汉字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发展,成为现代汉字后,传统的老“六书”分析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据汉字学研究者统计,3500个常用字中,有36.54%的字构形理据不全甚至完全失去了理据,成为半记号字、记号字,传统的偏旁部首分析法已经无法用“形旁”“声旁”两种字符来分析这些字了。汉字解析必须与时俱进。为了指导现代汉字的教学,也为了适应中文信息处理的迫切
人教版五年级教材中编排了《父与子》的漫画,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笔者以为,这部漫画不仅可以用来指导阅读,更可以充当习作教材,借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画中有“话”——《父与子》与习作教学的完美契合  漫画是小学生的最爱,甚至可以说漫画陪伴着一部分人从童年到成年的全过程。《父与子》是一本长篇漫画集,是德国画家埃·奥·卜劳恩的作品,说它非常适合用来进行习作教学,是因为这些漫画中,可写之“话
教学目标:  1.有序观察漫画,把漫画的内容写清楚。  2.能借助人物、现象、故事等把启示写具体。  3.尝试用新鲜有趣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  准确选择生活中的事例,借助事例把启示写具体。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漫画配文猜一猜  同学们喜欢看漫画吗?那我们来玩个关于漫画的游戏吧。这个游戏是为漫画配上合适的文字。(出示漫画,隐去文字。)  第一幅漫画:别样师爱  第二幅漫画:真假努力 
一、单篇(课文)阅读“基于核心目标的分步任务单设计”研究背景  传统的单篇(课文)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普遍比较低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目标的设定缺少课程意识  单篇(课文)阅读的教学是相对独立的,篇与篇、单元与单元、年段与年段之间缺乏系统性的现象比较明显。因此,很多传统的单篇(课文)阅读课堂中,教学目标中最核心的往往只针对与本篇课文相关联的知识、技能、价值观,而缺少课程意识。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四月,江南的杏花春雨里,新学期,终于姗姗而来。  窗外,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草木历经春雨的洗涤越发绿得逼眼。学生已经在线上学习了3个单元的微课。复学之初的语文课,我们一边回顾梳理知识,一边讲评已经完成的练习。第10课是艾青的一首现代诗《绿》,课堂作业本中有一个练习,让学生仿写第三小节:  刮的风是绿的,  下的雨是绿的,  流的水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