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u ü y w 》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826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猜一猜,结合生活实际等方式,学会i、u、ü三个单韵母及声母y、w,读准音,认清形。
  2.在读、听、辨中感知单韵母和声母发音的不同点,掌握i、u、ü的四声,并能直接读出它们带调的音。
  3.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wu、yu,了解音节的构成,并了解音节的作用。
  4.学会在四线格里正确书写i、u、ü、y、w。认识i上加调号要省写的规则。
  5.通过游戏和儿歌,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玩玩游戏,引出字母
  1.引入游戏: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来了一列火车,呜呜呜——瞧,火车来了(板贴火车)。
  2.复习单韵母:这列火车叫“单韵母号动车”。里面都有哪些乘客呢?(师板贴ɑ、o、e。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3.引出字母:今天我们还要认识i、u、ü这三位新乘客。(课件出示)
  二、创设情境,发现字母
  1.创设情境:呜呜呜,火车要开动了,我们也跟随它们一起出发吧!(课件演示火车出发)它们来到了一个空气清新、山清水秀的地方。(动画出示课本插图)调皮的i、u、ü竟然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2.找一找:谁能最快找到i、u、ü的身影?
  3.发现字母:i就藏在小朋友晒的衣服上,乌龟身上就是小u的形状,小鱼跳出水面吐出两个泡泡就是小ü的形状。
  4.小结:原来在咱们的生活中就藏着我们要学习的拼音字母。同学们可以在生活中找一找,认一认,和它们成为好朋友。
  三、听声辨音学习发音
  1.读一读:指名读i、u、ü三个字母。
  2.听一听:请仔细听老师和这位同学的发音(尾音严重,声音没有保持一致)。看谁的小耳朵灵敏。
  3.辨一辨:老师的发音更准确!
  4.看一看:我们一起看一个微课,这三个字母在发音时要注意什么,才能读得更加准确。(播放微课,并讲解发音要领。)
  5.指名读,小组读。师相机正音。
  6.学习i、u、ü的四声。
  7.质疑提问:同学们,不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i和ü戴上帽子后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标调时i去点,而ü没有去点。)
  8.动画演示释疑:如果ü标调去点的话不就是u的四声了吗?
  9.巩固练习,收信游戏。
  准备:给i、u、ü分别标注了四声的卡片。
  师引导:同学们学得那么出色,这几个单韵母竟然跳出车厢,把自己装进了信封,我们得重新收集这些信封将它们送回到单韵母车厢,你们能做到吗?收到信的同学只要把信的内容念出来,这封信就是你的啦。
  生齐说:丁零零,丁零零,邮递员阿姨来送信。小小信封收到后,请你念给大家听。
  在学生读儿歌的同时,教师请一位学生来给大家分发书信。等拿到卡片后,相应的学生要上台举起卡片带领大家认读拼音。如果学生读对了,大家一起跟他拼读,并说“对对对,快收信”;如果他读错了,大家就说“错错错,没人收”,然后再请一位学生来帮助这位遇到困难的学生重新认读。
  10.小结: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调皮的单韵母宝宝们已经在你们手上了,咱们一起把它们送到单韵母车厢吧!那还会不会有其他的火车来到我们的课堂呢?咱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看看位置,练习书写
  1.过渡语:呜呜呜,火车开动了,i、u、ü到家了。仔细看看i、u、ü的位置。
  2.课件出示“四线格”书写,借助儿歌复习书写要领:
  四线格
  拼音格,四条线,
  拼音字母住里边。
  住上格的不顶线,
  住下格的不踩边,
  中格写满顶两边。
  3.课件出示“i、u、ü”三个范写字母,引导学生观察,引出新笔画“竖右弯”和“圆点”。
  4.教学新笔画“竖右弯”。
  a.比一比:“竖折”和“竖右弯”异同点。
  b.找一找:桌子的圆角处就像“竖右弯”,转角处弯弯的。
  c.折一折:用扭扭棒折一折的方法感知力度。
  5.教师边示范书写边讲解这
  三个字母的注意点。
  i由两笔组成,先写竖,脚踩在地板上,一点就像i的头。
  u先写竖右弯,再写竖,脚也要着地。
  ü先写下面的u,两个泡泡吹到三楼去,两竖对齐。
  6.生描红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故事导入
  1.复习6个单韵母。
  2.打乱顺序开火车读带调i、u、ü。
  3.故事激趣:自从得了四顶帽子后,i、u、ü很想出去让大家都看一看自己的迷人风采,可是它们那么小,怎么办呢,于是它们就叫自己的妈妈带它们出去玩。
  二、图文结合,引出声母
  1.猜一猜:呜呜呜,又来了两列火车,(板贴火车)这里坐着小i和小u的妈妈,是谁呢?
  2.引出字母:y、w。(板贴)
  3.找出字母:它们竟然和同学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出示文中插图,你能帮助小i和小u找到妈妈们躲在哪儿吗?用笔描出这两个字母。(w是一笔写成的)
  4.引出声母:那这两个字母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师板贴声母)
  5.质疑:听上去这大y和小i、大w和小u没什么不同啊,怎么区分它们的发音呢,真是难啊!
  6.微课播放声母与韵母的发音要领:不急,让微课来告诉你答案。
  7.听音识字母:同学们,你们能分清楚了吗?咱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念字母,请你把卡片送入正确的车厢里。
  8.小结:原来声母的发音短一些,快一些;单韵母的发音长一些。
  三、继续故事,学习音节
  1.继续故事:小i有了大y妈妈的陪伴,可开心了!它俩手拉手站在一起就成了整体认读音节。(师边说边从声母、单韵母车厢中取下卡片放入整体认读车厢。)
  2.认读yi及四声:音节和单韵母一样也有四个声调。小i标调要去点,所以成为音节的yi标了调后小点点也没有了。(出示yi的四声)
  3.送生字卡片:整体认读音节可了不起了,它们坐在火车厢里还可以直接邀请字宝宝呢。(出示既有生字又有图示的卡片,见图1。)请你把卡片直接送入对应的音节中。
  4.小老师带读音节。
  5.迁移学习wu。
  6.师:小ü没人带,哭呀哭,这两滴眼泪就一直流呀流,单韵母小ü没有妈妈,可伤心了。小i的妈妈大y看见小ü哭得这么伤心,急忙过来帮忙。于是,大y和小ü站在一起就组成了整体认读音节yu。
  7.请你仔细看看小ü弟弟和整体认读音节yu,你有什么发现?(ü上的两点不见了)为什么不见了?因为小弟弟看到大妈妈来帮助它,可高兴了,于是就擦掉眼泪笑了。
  8.学习儿歌:小ü没父母,大y来帮助,擦掉眼泪乐呵呵。
  9.小结:手指黑板火车图,这样一个声母和一个韵母在一起,我们一看就可以直接叫出它们的名字,我们叫它“整体认读音节”。它们可以直接给汉字注音,不用拼读。
  四、复习巩固,拓展延伸
  1.“摘气球”游戏:看,这篇
  课文中咱们学习的单韵母、声母、音节都开开心心地乘着气球出来和大伙见面了,你想带它们回家吗?(板贴气球)轮流读摘标有拼音的“气球”(气球上有音节yi、wu、yu及四声,i、u、ü的四声及声母y、w。)
  2.拓展活動。
  读一读,我会给声母、韵母和音节找到合适的家。
  (作者单位:浙江嵊州市城北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其他文献
汉语拼音在小学阶段是识字的工具,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帮助阅读的“拐棍”。那么,如何准确把握汉语拼音是“工具”这一定位,  在教学实践中既不拔高要求,又提高教学效  率呢?笔者觉得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要”与  “不要”:  一、 拼音字母——要正视差异,不要视而不见  刚入学的学生拼音学习情况不一,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教学。第一层次的学生(会认且读准的)教师不用教,可以请这些学生做小老
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从“涵泳”的本义衍变、发展而来的“涵泳语文”,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过程中,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凸显儿童本位。涵泳语文习作教学,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更是儿童富有个性的生命表达,是向鲜活、多彩、真实的儿童生活的回归。  一、遵循成长规律,坚守儿童本位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童年生长期。小学习作教学,首先要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翻阅课标,我们不难发现,从第一学段的
《美丽的武夷山》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说明性散文。教学这篇课文,大多数教师形成三部曲:先重点学第2自然段“山”的特点—“奇特”和“险峻”,再学第3自然段“水”的特点—“绿”和“静”,最后突破“入诗入画”。这样的教学设计,总觉得浮于表面,不能赏其“真”美。原因何在?  细想,是因为把《美丽的武夷山》的教学处理等同于《桂林山水》。为什么在《桂林山水》中适用的,在《美丽的武夷山》中就不适用了呢?除了
作為教师职业最重要的凭借——语言,决不仅仅是一套嘴上功夫,其还有更独特而丰富的内涵。笔者循着“共情”这条线索对教师的语言素养展开了进一步思考。  一、共情,才能好好说话  健全人都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这项能力使我们能够轻松思考,能够完成与他人的交流。对于儿童来说,成人的语言既是帮助他们了解这个世界的拐杖,又是他们借以模仿的范本。他们从成人的语言中不仅获得知识信息,还体认到情感温度、价值判断和思维方
恩格斯曾说:“人的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如何让思维的花朵拥有艳丽的色泽、芬芳的气味呢?作为一名正在教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思索。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是形象思维特别活跃的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具体形象的材料不仅容易理解,还非常感兴趣,形象记忆能力也比较强。  从我和学生翻开语文书的第一页开始,我们与图为友,学了拼音;以图为据,学了象形字、会意字;以图为伴,去猜字、读文…
科学地分析现代汉字结构,对掌握汉字构形规律、大幅提高识字效率、传承汉字文化、促进思维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分析现代汉字结构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偏旁部首分析法”,一是“笔画部件分析法”。前者将现代汉字的构字成分分为三种字符:意符(形旁)、音符(声旁)、记号。侧重分析字形与字音、字义的相互关系,说明构字的理据,这属于汉字的内部结构分析。后者将现代汉字字形构成成分分为三个层次:笔画、部件、整字。侧重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词语,根据造字原理识记字形,根据字形结构写好生字,根据字音特点读准轻声词。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中感知什么是“真正的荷兰”。  3.充分朗读课文,读出画面,读出感情,读出悠然,读出静美,读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咏叹之感,读懂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4.反复诵读描写牛、马、羊的语段,在静态描写和比喻、拟人中感受“这就是真正的荷
我于2000年参加工作,正式成为一名语文教师。在那之前,我并不怕上课,班主任曾让我们在教室里模拟上课,以体验实战的乐趣。我也曾在教室里模拟上过一节《海底世界》,当时觉得和过家家一样有趣,“学生”也十分配合,我顺利地完成了自己设计的课堂流程,觉得十分享受。在学生时代,我对成为语文教师甚至有点期待。  然而,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畏,很快就在真正的教学前败下阵来。我还清楚地记得自己上的第一节语文课是《
一、辨析“钓”“钩”入新课  师:我们今天下午要学的这篇文章题目叫什么?  生:《钓鱼》。  师:伸出手,一起写课题。  (生在桌子上写)  师:(在黑板上写“鱼钩”,指“钩”字)会读吗?  (生正确认读)  师:问题来了,这两个字你怎么分清的?  生:鱼钩上面不是有个钩子嘛,所以它里面应该有个“勾”。剩下那个就是“钓”字。  师:他用排除法。看这个字,(指着“钩”)这个字念什么?  生:钩。  
一、习作内容解读  1.在内容选择上,体现了学科特点  综观统编本教材六年级的习作内容,编者在用心引领学生展现真实的自我,不断触摸世间美好的一切,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在自信、愉悦中昂首成长。  流露真我。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给出了甜、乐、泪、暖、悔……12个字,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完成习作。每一个字都蕴藏着一个个丰富动人的故事,撩拨着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愫,激发着他们表达的欲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