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应忽视的无款官窑瓷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nl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有一位爱好收藏的朋友从海外购回一件粉彩凸雕海水云龙八吉祥开窗加官晋爵图龙耳大瓶。此瓶器型硕大,采用减地雕刻与平面彩绘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彩绘精致,技艺一流,且品相完好(图1)。从其造型、纹饰、装饰工艺等方面来看,此瓶应是乾、嘉时期的御制官窑。下面就这件粉彩五爪龙纹大瓶的官、民窑之属及年代加以辨识。
  
  
  器形与年代
  
  该瓶作盘口,长宽颈,整器高达85厘米,口径31.5厘米,足径29厘米,溜肩,腹微鼓,束胫,圈足微外撇,沙底,双耳为气派的描金龙凤合体,通常称为螭龙耳。其外形为龙,顶部则彩绘凤眼,是一体型巨大的地瓶。乾隆中期之前,粉彩瓷少有大型作品。此类器型起源于乾隆晚期,嘉、道年间多有生产,至咸丰、同治朝,大瓶生产数量增多,但器形已有改变,瓶口少有盘口,而多是外撇,双耳常为上大下小狮子各一组成一耳,腹部线条较直。
  从器形及制作工艺来判断,此瓶应属于乾隆晚期至嘉庆早期景德镇官窑的出品。北京故宫博物院旧藏有一件造型、尺寸几乎与本瓶一样的御窑作品,即嘉庆粉彩大瓶,采用的亦是凸雕加彩技艺(图2),无款。只是本瓶除凸雕纹饰外,还在腹部对应各开一窗彩绘人物图。
  
  装饰纹样
  
  该瓶装饰纹样复杂,充分展现了乾隆、嘉庆年间装饰纹样繁复的特征,并且采用了标准御窑色地边饰。瓶盘口边沿描金彩,下以松石绿为地绘如意云头纹一周,腹部两个大开窗彩绘加官进爵图,颈部及腹部的其余部分凸雕云龙八吉祥纹,云龙下面是一圈海涛纹,临圈足处则为两两相连的一圈回纹,无款。
  需要注意的是,该器口沿装饰色地如意,近足处装饰色地回纹,正是景德镇御窑厂所出立件瓷器之标准风格。
  
  此瓶装饰还有一个独特之处,整器用减地凸雕加彩及开窗彩绘相结合的工艺装饰技法,这种特殊的、采用多合一技法的作品存世珍罕,应该是经过宫中御用画师特别设计,并由朝廷下发图样至景德镇御窑厂,然后,御窑厂再按照图样精心烧造出来。
  
  工艺技术
  
  此瓶器形硕大,用凸雕装饰制作工艺难度较大。其工艺流程如下:先做好胎,待胎未完全干透时,除正面两个开窗外,颈部,其余腹部采用减地凸雕技术雕出如意云朵、八吉祥、龙纹及海水。然后,所有凸雕图案表面及开窗部分施白釉,其余的地则施豆青釉,这样同一件器物就需施两种不同颜色的釉,入窑高温一次烧成后,再在需要彩绘的地方施加粉彩,然后再入窑经800℃左右温度烧成。此瓶器形高大,胎体厚重,挪动极为不便,雕刻剔地时胎体容易损毁,完成剔地工艺后,胎体整体的厚薄就有很大差异,在近1300℃的温度下容易塌陷变形。此瓶器形规整,基本上没有塌陷变形等毛病,殊为不易。
  在中国古代陶瓷上,陶工们很早就掌握了雕刻技术,其中尤其以珐花瓷器最为著名。到了雍正、乾隆时期,唐英在景德镇督陶期间仿烧的珐花瓷器和古铜彩等十分著名。是故,陈浏曰:“古铜彩独推乾隆朝,花纹皆凸雕。”又言:“手工之佳妙者,画家写生而外,日平雕、日凸雕……”在乾隆时期,景德镇陶工融古今中外技术于一体,于雕刻纹样的应用上更是精彩绝伦,其中尤以玲珑交泰瓶和仿古铜器造型的古铜釉瓷器为著。乾隆朝正值封建王朝的巅峰时期,由于帝王的重视,宫殿、楼宇的装璜获得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用于殿堂装饰的地瓶由此开始大幅增多。同样的,雕刻技术在巨型瓷器上得到充分且成功的应用,在乾隆至道光年间尤为明显,在整个清代中期,雕刻艺术在巨型大瓶上获得空前的重视,也获得丰硕的成果。
  这一件器形巨大、绘工精致的粉彩作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的产物,与之相类似的作品市面上目前罕见,尽管此地瓶没有款识,但综合器形、凸雕工艺、彩绘技术、龙纹、纹饰等来看,应属于乾隆晚期至嘉庆早期官窑作品。
  
  
  文武双全和加官晋爵图是清代中期官窑惯用的图案
  
  该瓶主体图案为开光《加官进爵图》,此图是中国传统图案。瓶两面大开光作画,分文、武两种场景,两者俱是禄星封赏状元的场景。
  所谓开光者,即“仿古锦文,中夹圆式、长式、扇面式。别绘人物、花卉于其中,则谓之开光”。(向焯《景德镇陶业纪事》)
  
  (一)文图(图3):
  禄星是主管功名利禄的星官,又称文昌星和天官。隋唐科举制度产生之后,禄星遂成为士人命运的主宰神,天下土人莫不对之顶礼膜拜。自明代以来,由于朝廷的吏部尚书地位显赫,掌管天下职官升迁,故也往往称之为“天官”。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天官即太乙真君,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上元节,道教称此日为天官大帝的生日,太乙真君在生日时将赐福于众人。明代郎瑛《七修类稿》言:“上元张灯,诸书皆以为沿汉祀太一,自昏至明,今其遗事。”太一者,道教之首“太乙真君”也,即俗称之“天官大帝”也。
  该瓶图中禄星作传统造型,头顶金冠,脖挂金锁,手持如意,着团龙袍,左侧侍童手持羽扇;左下侧寿星一手扶杖,一手捧桃;右侧长者头戴乌巾,身着青袍,手执折扇;图案下方侍童双手持宝瓶,宝瓶插有牡丹花卉,寓意“平(瓶)添富贵(牡丹)”;其旁老者作内侍装扮,手捧一金锭,寓意为“一定”或“必定”;内侍身后状元装扮的年轻人,头顶乌纱,身服紫袍,手持折枝花卉,寓意为“蟾宫折桂”或“攀枝折桂”,从画片场景来看,显然是这位年轻人高中状元。
  
  (二)武图(图4):
  禄星位于图案正中上方,左右各有侍婢手持羽扇:寿星于左侧后方双手捧桃,其旁侍者手举莲叶和莲花;禄星右侧侍童手持宝瓶,瓶中插有三戟,寓意“连(莲)升三级(戟)”。图案正下方侍童手捧金爵,寓意“加官进爵”,禄星右前方壮士是图案主角之一,壮士虎背熊腰,身着青袍,手执强弓,神情威武,显见是壮士高中武状元,正接受禄星给予之褒奖。
  值得关注的是,该瓶两面主体图案之左上方设有云绕楼阁或岩石。由于该瓶为宫中陈设用品,则“文”图所设云岩可能为“宿云岩”:“武”图所设云楼或为“宿云阁”。
  “武”图中左上方设有琼楼,以祥云绕之。祥云绘画与开光外云气相一致,作缠卷如意状,以鲜黄、土黄、脂白、靓、松石绿、胭脂红诸色设之。云气下又以豆绿、脂白皴染。琼楼高耸,以脂白、矾红设色,琼楼样式与颐和园之宿云檐及承德避暑山庄之宿云阁相类,二者今为历史名胜,其匾额俱为乾隆御笔亲题。
  宿云檐为颐和园名胜之一,在颐和园西北部,原为一座城关,又称贝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城楼内原来供奉有关羽、周仓、关云银铸塑像,成丰十年(1860年)为英法联军掠去,至今下落不明。现在城关外仍有古松一株,为乾隆时旧物。
  
  “文”图中左上方设山岩,以祥云绕之。宿云阁,又称宿云岩,位于山庄东北隅的山尽处,在翠云岩南侧(翠云岩有康熙皇帝御笔“云岩”)。乾隆皇帝以其山势高敞,云气往来,如宿檐际,别具情趣,故御笔亲题为“宿云阁”,亦系承德避暑山庄 名胜之一。
  此外,大瓶两图俱绘画有松、柏各一。松、柏俱以五彩绘画,树干粗虬,斑节苍然,松干设甲片,敷土黄色,柏干敷设赭色,松叶以深浅设色,里侧松针如网,敷设翠绿,外围松针如扇,敷设嫩绿,柏叶状若荆棘,敷设古绿。古人向喜植松柏各一,颐和园宿云檐城关或原有柏树,今惟止留存老松一株。
  从两画面幅整体来看,还是中国传统纹样之“福、禄、寿”,以禄星为中心,禄星气宇轩昂,众人围绕拥护。传统三星之一的寿星反而在一侧衬托。至于福,即瓶花之牡丹也,更是无法与禄星相提并论。由此可知,在古代封建社会的人心里,三星之禄星占有绝对的地位,有禄星的关照,既有爵位,则福气自然来,有好的生活条件,长寿也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五爪龙纹:明清皇帝御用纹饰
  
  龙纹本身属于神化的图腾之一,元代以前,龙纹还不是皇帝专属的图腾,直到至元二年,元政府颁令,“禁服麒麟、鸾凤、白兔、灵芝、双角五爪龙、八龙、九龙、万寿、福寿字、赭黄等服”。(见《元史·舆服志》)五爪龙才开始正式成为皇帝的御用图案。
  自元代始,五爪龙袍为皇帝御用之服,四爪蟒袍则属皇帝属臣之礼服。明代沈德符之《万历野获编》日,“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大清会典》日:“凡五爪龙缎立龙缎团补服……官民不得穿用。若颁赐五爪龙缎立龙缎,应挑去一爪穿用。”《大清会典》又言:“亲王绣五爪金龙四团,前后正龙,两肩行龙;郡王绣五爪行龙四团;贝勒绣四爪正蟒,前后各一团;贝子、固伦额驸、公、侯、伯,前后四爪正蟒,方补。”
  龙纹在元朝瓷器就已经常见,那时的龙纹有三、四、五爪之分。而三爪则最为常见。在这之前龙纹是装饰中常用的图案,但并不仅仅限于皇室专用,民间亦大量使用龙纹来装饰器物。进入明代,特别在早、中期,基于皇帝为陆地之龙(海中还有龙王),龙象征天子,龙纹从此在民窑中被严禁使用,五爪龙更是属于皇家独享。明末,龙纹在民窑中开始出现,但其龙纹有所不同,官窑龙纹为五爪龙,民窑绝不准用五爪。
  从元代开始龙纹已经禁止民间使用,但禁令并未得到严格的执行。明代开始,由于龙纹象征着天子,凤纹象征着皇后,民间严禁使用龙、凤纹样,否则将以僭越罪株连九族。故此,在明、清两代,在严格的律令下,民间是不能够使用龙、凤纹器皿的。
  
  《明史》志第四十四舆服四记载了这件事情:“器用之禁,洪武二十六年定,公侯、一品、二品,酒注、酒盏金,余用银。三品至五品,酒注银,酒盏金。六品至九品,酒注、酒盏银,余皆磁、漆。木器不许用朱红及抹金、描金、雕琢龙凤文。庶民,酒注锡,酒盏银,余用磁、漆。百官,床面、屏风、槅子,杂色漆饰,不许雕刻龙纹,并金饰朱漆。”
  《大明会典》记录了朝廷订造龙凤纹瓷器:“凡江西烧造金黄并青绿双龙凤花,素,圆,扁,瓶,罐,爵,盏等器送内承运库交收,光禄寺领用。”
  因为使用龙纹而被追究的藩王,最早应属建文元年(1399年)湘献王朱柏。朱柏是朱元璋第十二子,喜读书,爱兵法,立有显赫战功,封为湘献王。朱柏建王宫时使用了几根龙纹大堂柱,被人告发僭越谋反。时年二十七岁的朱柏颇有骨气,为不连累下人,从容自焚而亡,无子,封地、爵位被夺。
  《明英宗实录》正统三年(1438)记:“十二月丙寅,命都查院出榜,禁江西瓷器窑场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器于各处货卖,及馈送官员之家。违者正犯处死,全家谪戌口外。”
  正统十二年(1447)记:“十二月甲戌,禁江西饶州府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等瓷器,命督察院榜谕其处,有敢仍冒前禁者,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资,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告者,连坐。”
  进入明朝,基本上官窑瓷器上的龙纹装饰大量出现,并且规定龙为五爪,民窑瓷器即使要绘龙纹,其龙爪亦只有四爪或三爪。如擅绘五爪龙,就有杀头风险。一直至清代一朝终结,这一皇权的规定都没有改变,而官绘龙纹亦偶见四爪的。
  
  进入清朝,承袭明代官窑龙纹为五爪旧制,强调皇帝为真龙天子。朝廷在器用规定上尤为严格,如内务府员外郎唐英乾隆八年二月二十日奏《请定次色瓷器变价之例以杜民窑冒滥折》中言:“官窑者,足底有年号字款,民窑则例禁书款,久经奉行查禁……至于黄器及五爪龙等件,尤为无可假借之器,似未便以次色变价,致本处窑户伪造僭越,以紊定制。奴才愚昧之见,请将此选落之黄器五爪龙等件照旧酌估价值,以备查核,仍附运进京,或备内廷添补副余,或供赏赐之用,似可以尊体制而防亵越。至如余外选落之款釉花样等件,凡属官造,向亦在查禁之列,不许民窑书款仿造,然于国家之制度等威,尚无关涉,似不妨在外变价。”
  僭越罪在明清两代是最重的罪行之一。如果是百姓僭越使用官家的纹样等,那倒还能够用金钱去周旋。如果是僭越了皇帝的东西(那是禁脔呀),那恭喜你,罚没全族的脑袋。就像上面所说的,五爪龙纹和黄器等件就属于皇帝的禁脔。再说了,湘献王都敢勇于承认错误,自焚了事呢,至于其他人,怎么说也得掂量掂量。要知道,年羹尧的功名是够大的了,雍正皇帝赐其死的原因就有僭越罪名。所以说,在等级森严的乾隆盛世,各行各业中,胆敢冒犯天子的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到了清末,清王朝国力渐衰,民窑瓷器的纹样中,常有僭用现象,但绘工普遍较差,较易分辨。
  五爪龙纹特殊性,相信大家都清楚了。这一粉彩瓶,凸雕五爪云龙六条,再用粉彩在其上填上不同的颜色:绘在颈部的正面龙为矾红龙,方头高额,鳞片加金描绘,呈金碧辉煌状,龙体弯曲处有一火珠,四个八吉祥护卫在其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位,应是群龙之首,当是当朝天子的化身。正面龙官窑器在明代已出现,只是较为少见,与行龙相比亦没有特别的意义。进入清朝,龙纹成为清廷加强皇权统治重要载体,龙成了皇帝的化身,被赋予人格化,正面五爪龙在清代重器大量出现。皇帝穿的朝服心口处就是一条威武的五爪龙。(图5)
  2D09年在香港佳士得拍卖公司以八千多万港币成交的乾隆皇帝御用紫檀龙纹宝座正中雕刻的就是一条威严的正面五爪龙。
  传世清代绘龙纹绝品官窑瓷器中,绝大多数亦为正面五爪龙。北京翰海2009年秋拍以八千多万人民币拍出的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八吉祥如意耳葫芦瓶,其主题图案亦是一条正面五爪龙。(图6)
  正面矾红五爪龙对应的另一面彩绘侧面五爪蓝龙,右爪紧握一火珠,其东北角及西北角各有一个八吉祥护卫,想必是代表皇太子亦或是皇后。两侧腹部共凸雕彩绘颜色各异的四条龙,两两为一组,中间夹着一个八吉祥,这些龙或许代表着皇阿哥。这六条威猛无比的云龙,均为五爪,刚猛有力,龙头方正威武,龙身飘逸灵动,具有典型的官窑彩绘龙纹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嘉庆粉彩云龙纹帽筒,底书“大清嘉庆年制”红彩款,其龙纹的彩绘风格、布局与此瓶云龙纹的彩绘风格如出一辙(图7)。
其他文献
让卢普·西夫是法国著名的时尚摄影大师,曾为希区柯克、霍华德·霍克斯,柯克·道格拉斯等多位好莱坞巨星拍摄时尚的肖像照,也创作了《Jane Birkin》、《Yves Montand》、《Rudolf Nureyev》、《Charlotte Rampling》等经典作品,同时也是《时尚芭莎》、《魅力》、《君子》等多本欧美时尚杂志的御用摄影师。其作品种类繁多,涵盖时尚、风景、人像至人体不等,但最为人们所
期刊
古印度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文明之一,对人类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自人类诞生以来宗教文化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小不同、风格各异的神庙则是人们表达信仰和精神寄托的载体。与中国同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其中尤以宗教文化为特色。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是三个根植于古代印度文化先后发展起来,并在历史上长期并存的宗教。基于沙门教发展而来的佛教和耆那教同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正式形成
期刊
手的一系列象征性、程式化的姿态广泛出现于印度教和佛教的神像中。在最初服务于宗教目的的印度舞剧中,各种具有含义的手势总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后它们被引入印度教和佛教的仪式中,在佛教中根据佛教教义它们被赋予新的含义。梵语中“手势”一词最早意为印章或章记,因此当它被用来代表祭司做出的手势时则保证了仪式的有效性,正如基督教中表示赦免的标志一样。程式化的手势,最早出现于公元2世纪左右的印度艺术佛祖释迦牟尼的画
期刊
梦幻诗人笔下的“女人国”    保罗·德尔沃,这位比利时超现实主义代表画家,自幼就经常沉浸在古典文学的幻想世界里,是个爱做梦的孩子。少年时期,他曾立志当个建筑师,但到了21岁时,又将兴趣转移到能够更加自由地实现梦幻世界的绘画方面。有如舞台布景的人造空间、洋娃娃般的女人、仿佛召唤着人们到另一个世界去的电车与火车……这些在德尔沃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题材,都是画家“梦幻世界”的主角。  收藏于比利时皇家美术
期刊
沉浸在古典美术馆的传统名画中    比利时皇家美术馆分为古典、近代两馆,在这里,游客不妨从数量庞大的藏品中,精选一些以比利时当地画家为主的名画,做有效率的欣赏。  两座美术馆都有各自的入口,两馆的内部另有通道连接,游客可以先从勒让路上的古典美术馆开始参观。进入由一排哥林多式圆柱组成的宏伟正门后,眼前是宽敞的广场大厅,然后一直往前走便来到19世纪美术画廊。画廊左侧的第一间展室陈列着高更的《绿色的基督
期刊
郑太夷书法一言以论之曰:“霸。”其诗亦然。护送溥仪赴日本公使馆,途中有诗云:“手持帝子出虎穴,千古茫茫无此奇。”“手持帝子”四字尽显心迹,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者。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名画家黎雄才赴揭阳写生。当地文化部门召集众画家即席联欢。有余凤生号白丁者,写一鹤求教。黎氏指其比例,结构不准,并示范以几何造型方法来画。白丁不服,曰:你画得虽准,但却是死鸟。我画不准,却是活鸟。  翁同和平素最服
期刊
国际权威艺术品市场研究机构欧洲艺术基金会(The European Fine Art Foundation)每年一度的全球艺术品市场监测报告在马斯特里赫特欧洲艺术和古董博览会(TEFAF)上发布。此报告由欧洲艺术基金会主导,由著名文化经济学家及艺术品经济学咨询公司创始人克莱尔·麦克·安德鲁博士撰稿。该报告对2009年全球艺术品市场进行了全面梳理,也分析了从2007年开始至今全球经济衰退时期艺术品贸
期刊
漆艺与水墨、陶艺并列为东方三大传统艺术媒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精湛的传统漆艺造物有着特殊的形色质地,蕴涵着东方人特有的精神情感,积淀着丰厚的传统历史文化。我国是漆艺发明的古国,然而由于历史等原因,中国传统漆艺未能得到完善的保护、传承和更新;而中国当代漆艺发展又相对滞后且面目不清。湖北拥有楚汉漆器的悠久文化,同时出产全世界最优质的天然漆资源,9月28日,首届“中国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将在湖北
期刊
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玉器都有一种图腾崇拜,这种强烈的图腾崇拜跟人的早期精神追求有关。我们看当时的很多玉器,完全看不懂。今天无论多少学者,下多大精力,苦苦地去追求,得到的答案往往不能统一,各说各的。但有一个意见大致都认同:当时的人一定追求精神上的享乐。  早期人类的生活比较单一,跟今天不一样。今天可以去旅游,去滑雪,去听音乐会,去会朋友,各种事很多。古人没有,一天就为一件事——吃,就是想如何生存。他
期刊
1937年5月,徐悲鸿到香港举办画展。一天,作家许地山介绍他去看一位德国外交官夫人收藏的四箱中国字画。当他看到第三箱的一幅人物白描长卷时,不由眼前一亮。用手头仅有的一万元现金再加上自己的7幅作品,购下了这幅画。这是一幅白描人物手卷,佚名,深褐色绢面上描绘了87位列队行进的神仙,造型优美,将天王、神将那种“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的气派表现得淋漓尽致,那冉冉欲动的白云,飘飘欲飞的仙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