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阶层复制或阶层流动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一种资源,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地位获得机制。教育对社会分层存在着双重影响,一方面作为阶层流动的主要渠道维持着社会结构的平衡;另一方面又具有重现原有社会结构的倾向。
  关键词教育 社会分层 阶层流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322-01
  
  一、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和社会分层
  功能主义的观点认为教育主要具有社会化 、社会控制、同化等功能。教育这种制度设置的主要功能就是维持现状,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保守的社会力量。教育使学生具有工作所必需的技能,而技能是职业成功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教育成就的阶层被假定为技能的阶层,而技能的阶层被假定为职业的阶层。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了成功,教育是个体实现向上流动的有效途径。
  冲突理论认为:功能主义的分析忽视了不同集团对学校教育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社会分层本身是不同集团力量不均衡的表现,教育是在社会优势集团的控制下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工具,是一种传播主流意识和维护现有统治秩序的手段。冲突论者把教育看作是统治阶级的工具,通过控制入学资格和训练出驯顺、守纪律的工人,使社会不平等永远存在下去。
  两个传统所关注的共同问题是:教育在社会阶层结构形成中的作用。教育是促进了社会的平等,还是复制了原来的社会结构。
  二、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教育是阶级再生产的机制。他在《教育、文化和社会的再生产》这部著作中指出:隐藏在传授知识等众多正面功能背后,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在生产社会不平等并使之合法化的方式,是现代社会中阶级再生产的一种重要机制。因为正是通过这种教育机构,家庭背景的差异甚至对不同语言和生活方式的熟悉程度的差异,被转化成学校考试成绩的差别。这样,教育就不断地将社会中已有的阶级结构复制出来。布迪厄的阶级再生产理论主要强调了教育对于阶级结构的维护和复制作用。
  同时也有很多研究表明,后天的教育是社会成员地位提升的主要因素,这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就有体现。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作为当时社会最主要和历时最久的一种教育制度和选官制度,对于当时的社会阶层流动影响是很大的。在等级制度森严、尊卑分明的传统社会,社会流动的可能性很小。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成为社会成员实现垂直流动的主要渠道。以成绩优劣来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制度,打破了豪门士族垄断选官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使下层知识分子能通过考试跻身于统治者的行列。改革开放之后,教育越来越成为影响个体社会地位的主要因素,文凭和学历不仅是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象征,也是个人未来职业和收入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三、教育影响社会分层的原因
  (一)教育可提供文化资本
  所谓文化资本就是指对社会上层文化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它包括各种符合上层文化的行为、惯习和态度。
  保罗·迪麦哲和约翰·默尔从文化资本有助于社会资本积累的角度分析了文化资本如何影响社会地位的获得。首先,人们总喜欢与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其次,拥有较高文化资本就是表明对上层阶级的文化有较多的认知和掌握,显然有助于与社会上层阶级的人进行社会交往;再次,有高文化资本的人被认为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有能力、有教养的,由此在地位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总之,文化资本较高者有助于维持其良好形象,广结社会关系,借社会资本的提高进而提高其职业地位。
  (二)教育可提供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指内在于人自身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受教育者通过向教育进行投资,增加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以此去换取更好的职业和职位;雇佣受过教育的雇员能够带来更多收益,是雇佣单位愿意付出较高成本购买高层次教育者人力资本的直接原因。现代社会中,科技和信息对经济发展日益重要。受过高层次教育的人能够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使技术转变为效益。能够掌握更多、更有用的信息,快速、富有远见地进行调整,以应对竞争加剧和变化迅速的态势,所以理应获得更多回报。
  (三)教育可提供社会网络资本
  社会网络资本是指镶嵌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的总和。如金钱、权力、地位、财富、学识、信息等等。社会网络资本对个人职业地位的获得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我国社会中,尽管市场作为一种正式的制度性资源配置方式,已经在收入分配和职业地位获得等诸多领域里确立了它的地位,个人的成功越来越取决于能力、素质和工作实绩,但是人们还需要借助各种社会关系来获得各种机会、资金和政策等资源,为发展搭建平台。布迪厄曾经指出:社会资本的数量取决于社会关系网络规模和网络成员的社会资本状况。随着受教育层次的提高,受教育者结识的人员的总量增加,社会关系网络规模不断扩大,越接受高层次的教育,所结交的社会关系的层次越高,拥有的社会关系资源的质量不断提高。社会资本的累积可以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机遇,是重要的无形资产。
  四、教育与社会分层关系研究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教育使得那些劣势群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地克服自身的阶层劣势,而争取和实现持续向上的社会流动。与此同时,教育作为一种代际传承的主要机制,处于社会上层的精英群体,通过子代获得较好的教育成就而实现自身优势的传递。如果我们不综合理解教育与社会阶层的关系,就无法理解教育系统中存在的诸多似乎相互矛盾的现象,比如,如果教育仅仅是在复制社会等级制度,那么为什么关于选优拔能的社会生存方式还能经久不衰?相反,如果教育是促进社会平等的工具,那么为什么在教育系统内部的资源配置存在诸多不平等。总之,教育无论是作为阶层复制的工具,还是阶层流动的渠道,都集中了所有社会成员对于子女地位获得的希望,也因此成为矛盾和利益集中的焦点。
  
  参考文献:
  [1]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2]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北京:社学文献出版社.2004.
  [3]李煜.文化资本、文化多样性与社会网络资本.社会学研究.2001(4).
  [4]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摘要城市房屋拆迁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但在拆迁过程中亦出现一些问题被拆迁人需寻求救济,如政府拆迁裁决程序违法,裁决内容不具体,拆迁补偿范围过于狭窄、补偿价格评估方法存在缺陷,拆迁人及评估机构拆迁公司资质虚报,估价活动缺乏独立性等问题,本文将针对拆迁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几个焦点问题进行透析解读。  关键词住改非违章认定评估时点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
摘要法官,连着亘古独角神兽的血脉,如原始人心中公正裁判的图腾,今天被溶进法治之中,是公平和正义的化身。但是,我们看到这个神圣职业形象却正在遭受破坏,我们不能无视这种破坏行为,更不能纵容其肆虐发展。本文从法官形象出发,探究了司法信任的构建。  关键词法官图腾职业形象  中图分类号:D9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169-01    一、法官职业形象分析    
摘要农民进城务工对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产生着很大影响,特别是农民工的代际转换和阶层分化使得传统养老模式的弊端更加凸显。本文指出一代农民工和二代农民工之间的差异正在改变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现状和未来,这正是农村社区养老发展的良好契机。  关键词农民工 代际转换 农村社区养老  中图分类号:F3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0-301-0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
摘要我国于2001年确立了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制度,由于体制的不完备及种种客观原因,产生了系列问题。即使如此,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制度也具有其合理性及必要性,不应废除,但要对其进行合理限制,使其充分发挥该制度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功能及对市场经济的促进功效。新出台的《驰名商标保护司法解释》,针对目前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的混乱状态,做了相应规定,对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制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驰名商标 司法认定 有
在以往,刑事公诉案件私了被认为是违背法律的行为,是所有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人们不敢想也不敢为的。而随着“2006年10月31日,湖南省检察院正式实施《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办理刑事案件的规定(试行)》,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刑事和解’办理刑事案件”①。现在刑事公诉案件私了已不足为奇,它已经成为被学界认同,被司法界全面采用的一种刑事案件解决方式,它以刑事和解的名称大大方方地走进了公
摘 要:本文从动漫文化的视角,结合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比较中西方动漫的发展状况,探讨如何借助动漫美育,打破唯儿童漫画的传统偏见,从而提高青少年的动漫审美能力。对青少年进行动漫美育的熏陶,不仅可以促进他们的个性的形成和品德的良好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动漫没有语言障碍,表达方式更为各年龄层的受众接受,因此动漫或能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探路先锋。  关键词: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不断推进,立法听证制度已逐步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它的确立与实施对于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对立法听证制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贵州就是其中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然而由于制度等各方面的原因,地方人大立法听证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需要通过吸收和借鉴成功经验,寻找和弥补自身的
摘要 安全保障义务是我国司法解释中规定的一种解决特殊侵权的方式,在司法实践中极易产生这种责任是违约责任还是侵权责任的问题。由于事实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在实践中不加区分,造成了一些认识的误区。本文鉴于此提出问题,并且理清两者的关系,着重分析了第三人侵权的责任分担。  关键词 安全保障义务 不作为侵权 间接侵权 因果关系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
摘要 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是新时代的世界发展趋势,其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开始难以满足新时代的要求,于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启动了电子政府的建设计划,从而掀起了全球范围的政府信息化浪潮。其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各国在电子政府的建设过程中,起步有早晚、国情亦各异,但是重视制度建设(特别是政策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运用)成为共识。其中韩国为实现电子政府而进行了一系
摘要本文指出从量刑建议的功能、目的和价值取向来分析,其具有法律监督的本质属性,必须以强化其法律监督属性为宗旨来构建量刑建议制度。  关键词量刑建议 法律监督 量刑裁判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042-02    量刑建议权是指检察机关在量刑裁判前的某个诉讼环节,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犯罪性质、情节、认罪态度和社会危害程度等,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