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学习方法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841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进展,以及国情教育和提高国民素质的考虑,我国教育部门把历史学科列为中学课程的必修课。然而,要想使学生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史实中吸取知识营养,得到思想启蒙,还必须讲究学习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看法。
  一、养成浓厚的学习的兴趣
  张载说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克成。”杨振宁亦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学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
  二、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真正理解和把握学习规律
  什么是学习的主动性呢?就是不靠别人督促,不在外力推动下学习。怎样才能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呢?一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斯大林有一句名言:“伟大的毅力产生伟大的目的”。只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认清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学习。二是要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有计划地学习每门课程,要注意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对老师要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疑难问题做出记号,等到老师讲解时集中精神听。
  三、找准方向,明确目标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运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先根据课标的要求找准方向,明确“三维目标”,即明确每节课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这样在学习中才能有针对性、有方向性,而不是漫无目的乱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四、归纳知识结构、基本线索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认识。在学习秦朝时,可简单设计为──建立(包括时间、人物、都城)、巩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措施)、繁荣(指具体表现)、衰亡(包括衰亡的原因)。掌握了这一简单的方法后,在今后学习汉、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时,就可以自己来归纳学习,对每一朝代的特点可以自己补充。当然,这也不是唯一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归纳,哪一种效率高,适合自己就可以选用哪种。
  五、掌握基本史实和观点
  基本史实的识记、理解和掌握是学好历史的基础。根据每节教学内容的要求,明确每个历史史实的诸多因素:事件起因(包括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事件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口号等)、事件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意义、经验教训等)。这些要素作为学习的基本知识点,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另外,对一些基本史实可以使用关键词记忆,如,记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时,可以概括为“一转折、三拨乱反正、一新时期”。这样既可以简化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又可以提高效率,学的轻松自如。
  六、“温故知新”与“温新知故”相结合
  “温故知新”反映了学习过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认识过程必然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它告诫我们探求学问应该逐步消化,切忌囫囵吞枣,有的知识由表及里,深思熟虑;有的知识需要由此及彼,融会贯通;有的知识应引进先知,触类旁通;有的知识应该联系實际,具体领悟。然而,“温故知新”也有先天不足,它的知识面狭窄,难以深入下去,所以,在实践中,“温故知新”走向“温新知故”,从后者中找方法和规律,与“温故知新”相辅相成,成为我们学习方法中的重要原则。“温新知故”就是不拘于旧知,在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同时,以新带旧,组成知识的网络系统,显现知识间固有的逻辑关系,从而成为转化能力,提高素质。
  七、加强运用能力训练
  运用能力训练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只学不练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运用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各种历史问题的分析解答上。典型而精确的练习题,既能从多角度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做到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如在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这一改革政策出现在什么时期?2它的实施有什么影响?3中国在什么时期还有哪些类似的政策?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这几次政策的共同点是什么?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巩固了旧知识,对我国在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有了一个整体认识。
  八、学会探究新知识
  在学习历史知识时,要改变被动地接受,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学会质疑,不能只局限在教科书中的知识,要多读书、多实践,培养自己的探索欲望和创新精神。
  历史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但仅仅死记硬背史实是远远不够的,应注重考查我们分析史实、理解的能力。因而历史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前因后果,在今后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非常重要。同时,我们还应将历史与马列主义的方法论紧密相连,用方法论作指导,去正确的评价每一历史事件。
  作者简介:蓝秋先,广东省紫金县中山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信息化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在产品创意设计中发挥着广泛的积极作用,特别是交互设计模式的运用,更是为产品的创意设计指明了快速发展的方向,使得产品的创新性日益科学化,不仅提升了产品设计的美感,还节省了产品生产的成本,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本文就交互设计在产品创意设计中的相关应用做了详细地分析,阐述了交互设计在产品创意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交互设计;产品;创意;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整个初中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门增进学生对于道德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的学科,更是一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学科,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基石。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当中,应当立足于教学实际,以学生们为主体,帮助学生们提升核心素养。本文将就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行业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筑
摘 要:法律基础课是每所高校必开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使之懂法,并用至于日常生活。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要达到其教学目的,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达到预期课堂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已经过时,开展实践教学,实施案例教学法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其主要环节是案例的选择,环境氛围的创造以及情景再现。  关键词:高职院校;案例教学法;法律基础课  随着社
摘 要:中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它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优质的技能型人才,对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中职院校开设的课程中,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所培养人才的未来发展,为确保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文章将对其现阶段的教学进行研究,以期促进中职院校能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中职院校;英语教学;教学方式  英语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