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的七个不等式

来源 :求医问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占95%以上,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而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虽只占其中的5%左右,但都有明确而独立的发病原因。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然而人们对它的认识仍存在着不少的误区。在此,笔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其中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予以澄清,希望能引起广大高血压患者的高度重视。
  
  高血压治疗≠药物治疗
  
  其实,对于某些高血压患者来说,非药物治疗是首选疗法和基础疗法,因为这些人的血压升高往往都是在某种特殊情况下才出现的。研究证实,有效的非药物疗法主要有控制体重、低盐饮食、戒烟限酒、适当锻炼身体及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能降低血压的药物≠理想的降压药
  
  降压不是治疗高血压的惟一目的,也不是评定降压药疗效的惟一标准。在临床上,理想的降压药应该在降压的同时,不会影响患者体内的脂质代谢和糖代谢,对靶器官有保护作用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只有这样的降压药才适合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也是最为理想的降压药。
  
  降压效果越好的药物≠安全的降压药
  
  一般来讲,除了对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患者需要进行紧急的降压治疗外,对其余高血压患者(即使血压较高的Ⅱ、Ⅲ期高血压患者),都应尽量采取平稳降压的治疗原则,因为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患者极易出现脑缺血或体位性低血压。另外,有的高血压患者常在临睡前服用降压药,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也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人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其血压会自然有所下降,而且以睡着后2小时最为明显。倘若患者在临睡前服药,2小时后也正是药物的在体内的高浓度期,这样就容易导致患者血压的急剧下降,造成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甚至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据报道,约有40%的致命性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都是由低血压造成的。70岁以上的老年人,若收缩压低于100毫米汞柱或低于原来血压的15%~20%,则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因此,高血压患者要严格遵守服药时间,尽量在上午9~10点和下午2~3点服药,以达到安全有效的用药效果。
  
  新的降压药≠对所有高血压患者均有效
  
  一般来说,新药需要接受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才能被确定疗效。高血压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具体病情选择药物,而不能盲目地青睐所谓的“新药”。实际上,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都各有优势,如:不同类型的二氢吡啶类钙阻滞剂,其作用部位和程度都不相同;尼群地平对外周血管的扩张作用较强,适宜于合并冠心病或心肌肥厚的高血压患者;尼莫地平可透过血脑屏障,改善脑部供血,适宜于合并脑供血不足、脑梗塞的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缓解心肌肥厚的作用,适宜于伴有慢性心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但以心腔扩大为主的心衰患者应慎用。
  
  血压降至正常≠治愈
  
  临床上有不少高血压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血压会降至正常水平。此时,他们就自以为疾病治愈了,便擅自停止了治疗。其结果必然会导致病情复发。一旦病情反复发作,对患者的身体将造成极大的损害。专家指出,在治疗高血压时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采取阶梯式的治疗方案,即开始用药时要从小剂量开始,待血压降至正常水平且稳定一段时间(6个月)后,再适当减少用药的剂量和种类,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或消除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坚持治疗的顺从性。
  
  自我感觉良好≠不需要治疗
  
  很多高血压患者一旦自我感觉良好就自动停药,且不再定期监测血压,直到发生了严重的靶器官损害(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后才幡然醒悟。由于老年人的各系统功能已经发生退化,对高血压的应激反应很不敏感,有的人甚至在血压升高后也不会出现典型的头痛、头晕、头涨等症状。因此,高血压患者千万不能被这种“无异常”或“良好”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其他文献
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口腔修复临床实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数字化印模的制取以及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辅助诊断设计等,为医生和患者之间搭起了可视化的分析和沟通桥梁。计
当一个人的血糖水平介于正常和异常之间时,我们可称其处在糖尿病前期。处在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可表现为糖耐量受损(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  糖耐量受损主要是指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有了异常改变。正常人的血糖在餐后均有所升高,但通常不会超过140毫克/分升(7.8毫摩尔/升),若某人的餐后血糖超过200毫克/分升(11.1毫摩尔/升),就可被诊断为患有糖尿病。空腹血糖在126毫克/分升(7.0毫摩
在临床上,很多慢性病患者都习惯用中药来治疗,有的患者甚至还在家中自己煎服中药。虽然用中药汤剂治疗某些慢性病的效果比较好,但如果煎服的方法不正确,也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那么,人们在煎服中药时都容易出现哪些错误呢?  错误一:煎药前用水清洗药材。有些人习惯在煎药前用水清洗药材,其实此种做法是得不偿失的。这是因为,不少中药成分中含有的糖和苷类等物质能溶于水,用水洗后,会使中药中的一部分有效成分丢失
期刊
价高的药品就是好药吗?答案是价高的药品不一定是好药。为什么这样说?有如下三个理由:  1、药品价格的高低不能标志药品的好坏,它是由生产的成本决定的。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英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该药用于临床上以后,抗感染的效果非常显著。但是当时由于生产该药的原料十分缺乏、生产该药的技术条件也十分有限,因此当时青霉素的市场价格与黄金相同。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在生产青霉素的原料十分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视频已成为网络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视频信息的数据规模大,结构复杂,但就其本质来说视频信息是以帧为单位的图像序列,要有效地浏览和
<正>上海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用地紧张,长期处于资源消耗远远超过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持续增长的状态,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城市生态系统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状态。为
如今,“三高”(高血压、高脂血、高血糖)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又以高血压患者居多。最新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与10年前相比,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35~74岁年龄段的高血压患病率达到27.2%。这意味着我国高血压病患者已达1.3亿人,这一数字也让我国成为世界上受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而在治疗过程中,有些患者为使病情尽快好转,擅自在市场上寻觅降压“偏方”,而不按照医生指导正确用药,结果反而加重病情。
中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繁荣了国民经济,催生了多种形式的产业经营,大大提高了国民大众的生活水平。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逐渐显现了一些愈演愈烈的问题。例如,企业过分单纯追求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剧,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带来了农村传统养老保障模式的弱化,威胁着农村地区农民的老年生活,且三农问题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