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背景下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B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和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对于教育质量和方式的要求也在不断上升,信息技术的提高对于教育来说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互联网 ”逐渐兴起。在“互联网 ”背景下进行教育教学对于课堂效率的优化是显而易见的,对初中历史教学也有许多积极的作用。在“互联网 ”背景下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升级,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措施,也是帮助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学习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 ” 优化 初中历史教学 策略 研究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8.055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互联网 ”在课堂上的运用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在初中历史学习教学过程中,在“互联网 ”背景下出现的科技应用在课堂之上,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式的进步和效率的提高打下了基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课堂上出现了更多丰富的教学方式,这也是“互联网 ”背景下的产物,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更加提高优化了教学的效果。
  一、浅谈“互联网 ”背景下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在“互联网 ”背景下优化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使用丰富多样的技术和方式,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等方式来进行情景的还原和重构,让学生对初中历史的理解更进一步,设身处地地了解历史背景,体会历史知识,有利于提高初中历史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探究“互联网 ”背景下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1.建立具体情景,提高学生对历史理解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是口头讲述或板书来教授,这对于学生体会历史知识不会产生深刻的印象,在“互联网 ”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形式,为学生展示丰富的历史背景,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所学内容的历史视频等,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历史情景下,对于学生理解体会历史背景和历史知识都会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互联网 ”背景下进行优化初中历史的教学,推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体会更加深刻。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科举制的创立》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多媒体上观看有关科举制创立的过程视频,让学生在视频氛围的影响下提高对这一节历史课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让学生体会科举制创立的背景,利用ppt等形式进行科举制的介绍,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处于一个具体的历史背景之下,体会到历史学习真正的魅力所在。
  2.扩展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兴趣
  历史学习不能仅依靠于课本的知识,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历史知识,有些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并没有向外延伸,历史知识积累不深,很可能导致后续做练习题时由于历史知识积累不足而产生对题目理解的不到位。有些学生认为初中历史是一个乏味的學科,对历史的兴趣程度不高,导致在历史课堂上注意力下降,听课效率大不如前。这时就应该发挥“互联网 ”这个大背景的作用,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对历史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在丰富的历史知识中不断提高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作为初中历史教师,不仅应该让学生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背景,还可以让学生围绕经济重心南移这一历史知识点进行了解,教师可以找到相关的资料和知识,在多媒体上为学生展示出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输送,让学生欣赏有关经济重心南移的照片等,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学习,让学生在科技的影响下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综上,在“互联网 ”背景下,多媒体等工具在教学中使用的频率不断增加,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在“互联网 ”背景下,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相较于之前大大增加。而教师也应该对这在“互联网 ”背景下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陈甲酉《“互联网 ”视域下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家长》2020年第21期。
  [2] 黄月华《“互联网 ”背景下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中学教学参考》2020年第10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不断开展。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挫折教育开始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本文研究了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方法。  关键词:中学 历史教学 挫折教育 方法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72  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摘 要: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学生进行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学校教育。本文阐述了德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当下农村小学道德教育的现状,并针对农村小学开展德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 农村小学 德育 管理研究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88  小学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奠基阶段,开展
摘 要:道德与法治伴随教育的改革,其教学地位得以提升,故而其授课方式亦受到了关注。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为例,对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展开了探析,结合学生及该学科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授课建议与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 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有效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78  小学生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道
摘 要: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与成长道路上的领路人,小学班主任教师应将传统文化落实到教育实践中,通过开展教育活动、营造氛围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这些经典的传统文化深深印刻在学生脑海中,这是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更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学生 传统文化 教育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92  现代
摘 要:众所周知,我国历史文化深厚,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带领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脉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就是历史中的一部分,带领学生学习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感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对于初中历史课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探讨分析,旨在为促进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进步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历史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 要:鲁洁教授曾说过:道德教育是最有魅力的教育。德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呢?如何开发好德育育人功能,达到立德树人目标,归根到底就是让教育变得有魅力,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更有魅力呢,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和实践经验,谈一下自己的浅薄之见。  关键词:德育 创新 魅
摘 要: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满怀深情,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热爱,也有很多革命先烈艰苦奋斗,只为守护国家。传统文化为现代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是我国不断前行的动力,其弘扬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阶段,在校学习过程中,班主任是集体中的领导者,应根据学生发展与学习特征,科学传输文化进行教导,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道德品质内容,对学生德育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所以本文将对小学班主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