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心态?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qwqw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著名文豪狄更斯曾经说过:“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更有力量。”以这句不朽的名言审视学校教育,我们认为,目前学校教育亟待走出不良心态的泥沼。
  1.极端化的心态。学校教育经常像跷跷板和单摆一样摇晃不定。曾一度强调学校教育要淡化升学率,然而,学校不抓开学率,老百姓又有意见,因此又呼吁提高教育质量。追根溯源,摇晃不定缘于极端化的心态,忽左忽右,时冷时热,矫枉过正又可能出现新的极端化。正如《礼记·中庸》所言,或“过之”,或“不及”。孔子提出解决“过之”和“不及”的办法是“允执其中”。著名哲学家冯友兰讲:“事物若臻至完善,若要保住完善状态,那么它的运行就必须在恰当的地位、恰当的限度、恰当的时间。”迷信升学率不对,放弃升学率也不对,关键要做到“允执其中”。学校教育如果能取中庸文化之精髓,岂不少走弯路?尤其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看待考试分数、治理教育乱收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问题上,学校非常有必要冷静地分析,量取尺度,把握分寸,避免走极端。列宁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只要再多走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学校教育,你别再晃悠了!
  2.片面化的心态。突出重点是重要的工作方法,但是过分强调某一点,将有碍对整体的把握。德育是灵魂,是方向。智育是中心,是关键。体育是基础,是德、智的载体。学校教育应立足于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怎能时而强调智育,时而突出德育?安全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一度被提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于是许多学校实行“封闭式教育”,不敢带学生春游、瞻仰烈士墓,学生整天被关在“三味书屋”,远离“百草园”。学校可曾考虑过,这些做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昨天德育第一,今天安全至上,明天又该怎样?为了抓这些“重点”工作,学校领导匆忙,教师迷茫。为了避免这种片面性,学校管理者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总揽大局,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展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形式化的心态。现在,学校的管理工作渗透着越来越多的功利色彩。许多工作的出发点不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而是为了在检查评比中获得一张奖状。面对烦琐的检查,许多学校虚报成绩,搞文字和数字游戏。实名制、问责制、听证制、公示制等在实施中变了味,走了调。“升级版”的形式化以新的面目侵蚀着学校。学校教育不停地玩口号、玩特色、玩概念的做法,让广大基层教师和教研人员无所适从。刚举起一面旗帜,又抛出一个口号,其实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可言。这种标新立异只是换汤不换药,缺乏真正的内涵,没有鲜活的实践作支撑。更有一些理念故弄玄虚,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对这种空洞的、虚伪的“垃圾理念”,教育管理者务必要注意甄别。
  4.同一化的心态。苏格拉底说过,“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句话形象地表明了差异性的普遍存在。任何个案都只是个案,不能代替整体;任何号召和指示都不能涵盖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差异。因此,具体问题需具体对待,不能机械地照抄、照转号召和指示。有些地方的教育收费已经相当规范了,却还在慷慨陈词地治理中小学乱收费问题;有些学校学生的课业负担本来就不重,但还是振臂高呼“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在学校教育的百花园中,玫瑰是艳丽的,牡丹是芬芳的,茉莉是清香的。任何模式、经验的推广都要和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对学校而言,与其苦苦寻求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如领悟“黑猫白猫”的朴素理论。
  学校教育不是孕妇分娩,非得呻吟嚎叫方可成功;学校教育不是小生演戏,非得鸣锣比划才能精彩。学校教育需要回归平和的心态。
  (作者单位:四川宜宾翠屏区教育局)
  (编辑韩春梅)
其他文献
近两年来,《中小学管理》曾先后刊登过三位农村校长的成长经历。他们分别是《学会“经营”农村小学》(2005年第6期)的杨瑞清,《带领乡村教育走进一片新天地》(2005年第10期)的梁中凯,《一位校长的农村教育情结》(2006年第8期)的冯振飞。他们虽然天各一方,但都在乡村教育这块贫瘠的园地里,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教育奇迹。他们经历了从“普通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校长”的成长过程,他们所带领的学校经历了由“
敲胆经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健身方式。别看动作貌似简单,其中却有不少讲究。  阴虚火旺的人不适合敲胆经  本刊记者:有些人敲胆经,身体的病症得到了缓解和改善,但是同样的健身方法,还有些人敲完之后出现了明显的不适,比如,头晕、身体发热等。这是为什么呢?  【袁敏哲】盲目跟风是大众养生的一大误区,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找出适合自己的保健方法。中医治病的特点是辨证论治,敲胆经是经络疗法,属于中医的
“新机制”已于2006 年春季在西部地区率先实施。我们特以已实施“新机制”的甘肃某市的A、B 两县为例,对“新机制”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所引数据来自两县的统计公报和2006 年甘肃年鉴。    一、“新机制”下甘肃省A 县、B 县义务教育投入情况    1.“新机制”下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的标准和范围  A、B 两县在2006 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新机制”。“新机制”的核心是对学杂费
在民间有个说法,阳气不足的人更容易招来肿瘤,真的是这样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负责人曹洋教授进行了解答。  提高免疫力≠温补阳气  免疫系统是我们人体自身的抵御外邪侵襲机体的天然屏障,成为机体抵抗疾病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免疫力的强弱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亦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那么,中医是如何看待所谓的“免疫力”呢?  曹洋教授介绍,《黄帝内经》记载 “阴平阳秘,精神乃至;阴阳离绝,
对校长培训的有效性的质疑,是历次督导评估中不可避免要遇到的问题,也是从根本上制约对校长培训进行投入的关键因素。校长们认为:培训有一些作用,但成效不明显,更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各种现实问题。那么,如何实施校长培训评价,才能真正促进校长培训活动的有效实施呢?    目前校长培训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评价中常常只注重对培训者和培训内容的评价  校长培训评价,应评价校长得到了什么,而不
从1990年至今,我一直担任普通小学的校长,先后走过2所学校。  这些年,在区教委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学校培养出了3名特级教师,一名全国十佳优秀辅导员,4名市级骨干教师,10名区级骨干教师,22名区兼职教研员或青年备课组成员。我们还创下了区评优课比赛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以及其他各级别的奖项和百余篇论文获奖的佳绩。10年中,我们发展了14名青年党员。我们何以在一所普通的小学里培养出这么多的优
2006年3月12日,来自全国各地的1680人潮水般涌入河北衡水中学,实地考察取经。近几年,在衡中,这样火爆的场面一再出现,共有来自全国30个省市的6万多人前来参观,其中不少学校已是多次来访。  在这个原本薄弱的学校,人们感受着普通人创造的辉煌,感受着“一个教育神话”的魅力。这里,吸引人眼球的、让人服气的事很多。其中当然包括那硬邦邦的高考成绩──2005年,衡中的多项高考指标均以绝对优势名列全省第
入秋之后,天气依然很热,许多人仍保持着暑天吹空调、吃冷饮的生活饮食习惯,即所谓的“秋行夏令”。气温虽然不变,但节气已转换,秋风起,早晚温差逐渐加大,天地阳气渐收,稍不注意就会受到外邪的攻击。  中医认为:“肺为清虚之体而居高位,为五脏六腑之盖,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外感六淫之邪自口鼻皮毛而入,多先犯肺,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而发病。”也就是说,肺为娇脏,忌寒热忌燥忌悲,所以秋季养肺要做到“温”
近期《美国妇产科医学杂志》载文指出,吃素有助于缓解痛经。研究发现,蔬菜、豆类等低脂肪饮食,可改变体内调节性激素的结合球蛋白,进而减少引发痛经的物质合成。特别是大豆,富含植物性雌激素,抑制痛經的效果最为显著。即使不全吃素,每天补充大豆或蛋白质粉,也能改善经前症候群和痛经现象。
退休后,老人们物质生活富足,但有些人精神却很空虚,感觉没事做,不被社会及家人需要。  一天,云霞给妈妈打电话,因为一点小事争执了几句。最后,妈妈对她说:“你说的话我越来越听不懂了,我老啦,没用了。你想做什么就自己决定吧。”当时,云霞的眼泪差点夺眶而出。我们总以为,努力挣钱,给父母买最好的东西才是孝顺。其实,父母需要的从来就不是钱,而是一种“被需要感”,即身为父母,仍希望成为儿女的依靠。  老人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