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家:在教育实践的沃土中诞生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t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来,《中小学管理》曾先后刊登过三位农村校长的成长经历。他们分别是《学会“经营”农村小学》(2005年第6期)的杨瑞清,《带领乡村教育走进一片新天地》(2005年第10期)的梁中凯,《一位校长的农村教育情结》(2006年第8期)的冯振飞。他们虽然天各一方,但都在乡村教育这块贫瘠的园地里,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教育奇迹。他们经历了从“普通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校长”的成长过程,他们所带领的学校经历了由“贫困学校—一般学校—示范学校”的发展历程。考察三位乡村教育家的成长经历,我们发现他们在办学思想、实践模式、管理机制、理想信念等方面有着诸多相通之处。
  
  人,因持守而美丽
  
  美学家朱光潜说:“人因为持守而变得美丽。”持守,是指一个人要有自己行事为人的不变准则。三位校长就是持守信念的人。杨瑞清一直执著地走“行知之路”。梁中凯的信念是:努力带领乡村教育走进一片新天地。改革农村教育、诚心为农服务,是冯振飞心中永远的情结。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乡村学校,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难能可贵的是,在权与利面前,三位校长都表现出了一个乡村教育家的坚定信念。杨瑞清辞去团县委副书记的职务,在从政和执教之间选择了执教,回到村小继续探索他的“行知之路”。冯振飞先后辞去了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副县长两个令人羡慕的职务,一心一意搞农村教育。梁中凯为学校发展多方筹措经费,自己外出却舍不得多花一分钱。他们不为权所惑,不为利所动,安心从教,持守着“努力办好乡村教育”的信念不动摇,这是何等的不易!他们的事业因持守而变得美丽。
  
  事业,在困境中寻求重生
  
  20世纪90年代前后,农村学校普遍面临着资金紧缺、设备奇缺、资源短缺等制约学校发展的难题。三位校长上任伊始,接手的都是条件简陋、设施简单的“家当”,挑起的是改变薄弱面貌、开创崭新局面的重担。
  杨瑞清在办学过程中,突出资源意识。第一个十年——依靠国家和农民的支持,集资20多万元,使学校易地重建。第二个十年——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其他实体之间进行资源互换,走联合办学之路。第三个十年——学会经营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开创了陶行知教育思想走向当代农村教育实践的新起点。
  梁中凯为了改变学校面貌,依靠师生的双手,艰苦奋斗,美化校园。为了给孩子们铺设一条通向现代文明之路,他给山外写了不计其数的信件,费尽周折争取到城市学校的支持,牵起与发达地区师生交往的感情线,使农村学生有机会感受都市学校的文明风采。他在教育实践中,创造了开放的乡村教育局面。
  冯振飞为了探索解决教育脱离农村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致力于改革课程结构,大力加强教材建设,办属于农民自己的学校。他立足农村,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农服务的三个基地,即培养初级人才的基地、开展农业科学实验和示范的基地、先进技术推广和普及的基地。他在教育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之路。
  艰苦创业,使他们在困境中寻找到一条解决乡村教育办学难题的出路,为开创我国新型乡村教育局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管理,走人性化之路
  
  一所学校的发展光靠校长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靠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三位校长深谙管理之道,在对教师的管理中,注重凝聚人心,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
  杨瑞清在总结20多年的办学感受时,最想说的是,办好一所学校“校长是靠不住的”,要靠组织、靠大家、靠制度。为此,他注重发挥每个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全员管理,让每个教师产生“我很重要”、“我是学校主人”的主体意识。
  梁中凯致力于建设“幸福的学校文化”,他的“幸福在于与家人同欢聚”的做法,让人耳目一新,赞叹不已。每年年底,学校都请全校教师和他们的老人共吃团圆饭,每两年请教师和老人共游遵义城。这不能算什么创举,但对于身居大山深处的教师和他们的老人来说,却是一种感动、感恩和感激!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教师们会把这种激动转化为忘我工作的拼命干劲,老人们会把这种感动转化为对教师工作的大力支持。正如领导们所说:龙家小学的教师们真幸福!
  冯振飞把教师看成学校的主人,尊为“上帝”。在工作中,他积极依靠广大教师,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特别注重对教师的教育和培养。他还总是把获得荣誉和物质利益的机会让给教职工。这些都使他在人们心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有道是:家和万事兴。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校长能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带头和教职工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何愁学校人气指数不高、事业之树不兴!有句话说得好:中国缺少的不是思想家,而是实干家。
  研究三位校长的成长经历,就是要更好地学习他们。我想这也是《中小学管理》编辑刊发三位校长的成长经历的目的所在。作为长期在乡村学校工作的教师,我们每次都是怀着极其崇敬、虔诚的心态拜读这些校长们的事迹的。感谢三位校长,为在基层工作的农村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感谢《中小学管理》为我们刊登了三位校长的成长事迹,使我们能够体悟到他们的创业艰难,分享到他们的成功智慧。希望在三位校长先进事迹的精神感召和文化引领下,能够诞生更多的乡村教育家。
  (编辑孙金鑫)
其他文献
近日,媒体报道多起因情侣分手导致的纠纷甚至暴力案件,人们不仅感叹,恋爱时不仅要擦亮眼睛选好人,分手也是门艺术,既能保护好自己,也不至于昔日情侣成仇人。  “自恋性暴怒”是摧毁性的  分手都会伤心,为何有的人就演变出强烈的报复心?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恋性暴怒”,是指极端自恋的人所具有的一种“全能自恋”的性格特征。所谓全能自恋,就是一个人觉得自己是“神”,“神”一动念头,外部世界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予回
在日常刷牙中,很多人对牙龈出血见惯不怪,总认为是“刷牙力气太大”“牙刷毛太硬”等客观原因造成的。其实,刷牙出血可能是你的身体在发出警报。厦门市中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公琼虹表示,牙龈出血有两种主要原因,一是局部刺激,二是全身因素。  从局部刺激角度来看,牙龈出血的主要原因还是牙龈炎症。而牙菌斑滞留是牙龈发炎最常见的原因。“牙齿长期清洁不到位,食物残渣滞留在口腔内,细菌就会渐渐地在上面安营扎寨,形成牙
胃肠不好的人,从不敢随便在外面吃东西,吃后经常会腹胀、腹痛,严重时还会腹泻。只要每天用力按壓小鱼际上的痛点(此点在小鱼际的后1/3处)100~200下,两只手都要按压,很快就会见效。  患有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的人,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改善症状。但在治疗的同时,一定要忌食寒凉的食物,再配合每天早上一碗姜水冲鸡蛋,效果会更好。
溧水之东,有山曰庐,谓之东庐。这些年,原本默默无闻的“东庐”一再被人提及,只因东庐山脚下有一所学校——东庐中学。  2004 年10 月,江苏南京市教育局下发文件,在全市初中推广东庐的教改经验。随后,各媒体大量报道了东庐经验。现在,在任何一家强势网站上,只要输入“东庐中学”或“讲学稿”,就能得到几万条相关的信息。截至2006 年底,全国各地前来取经的教育同人已逾2.5 万人次。  这所普普通通却又
2002年6月,经山东省莱芜市政府批准,原“莱芜市第二职业高中”正式更名为“莱芜市综合高级中学”。经过3年的不懈探索,这所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普职相融、优势互补的办学新路,在普通高考、高职升学和就业安置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开创了莱芜市中等教育的新局面。    面对困境寻出路    1996年以来,莱芜市普通高中持续升温,招生数量急剧增加,普、职在校生比例由原
她,学校里一位成绩平平的“中间教师”,默默无闻,从没有在校外上过什么竞赛课、展示课,也从来没有在教育报刊上发表过什么文章;本职工作没有做得最好,但也说不上很差。所以,她从未被表扬过,也不曾遭到批评。在我们管理者的心里几乎没有她的名字。  一次,我急着出去开会,但手头还有些事没有做完,正巧,她在我视线中出现了,我便叫她帮我完成一份统计表的下发和收回工作。第二天,我到办公室一坐下,就发现了一张醒目的纸
2004年,我去郊区支教,担任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在上《丑小鸭》一课时,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并使我开始关注随班就读的外来流动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  在学完《丑小鸭》一课后,我问孩子们:“你们从丑小鸭身上学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回答,有的说:“我要像丑小鸭一样坚强。”有的说:“丑小鸭很勇敢,我要学习它不怕困难的精神。”我见小A沉默不语,便走到他身边请他回答,没料到他说:“我也要像丑小鸭一
我来D校上班已经一个多月了。D校的校长办公室设在一楼平房里。每到课间,都有无数孩子透过办公室的后窗向内张望。  “瞧,校长上网呢。”几个男孩子叽叽喳喳。  这样的事儿,在下课铃响过之后,经常会发生。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学校开通了校园网,安装了宽带,学生可以在网上冲浪。学生关于这方面的话题自然多了起来。  一天,我刚处理完公务,准备上网发几份电子邮件,下课的铃声响了。八年级的学生像小鸟一样冲出教室
  
主体参与型德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参与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选择和积极活动,提高认识,养成习惯,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约束能力、道德认知能力和自我激励的能力。在多年的德育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让学生参与管理,培养学生的道德约束能力    从新生入学之日起,我就着手建立年级自主管理委员会,通过让学生参与管理,增强学生自我约束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