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科学教育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in_stu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材中的科学小品比例有增无减。这不仅带来了教学内容的深刻变革,也带来了教学方式的深刻变化。在阅读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乃是时代的呼唤。从而,让学生在一块石头上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
  
  一、关注科学知识的教育
  
  科学小品寓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摇曳着奇思妙想的思维火花,凝结着科学探索的创造之果。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这里所说的科学知识的教育,不仅是对文本知识的传承,而且是指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既要发挥文本优势。又要关注相关链接。由于资源的开放性与信息的密集性的特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传统的主客或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合作或协作式的关系模式。因此,关注对学生科学知识的教育,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创新,而且还是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与方式的变革。
  如,阅读苏教版第九册《吊灯与鲨鱼》。这是一篇说明科学道理的文章。通过发明世界上第一台摆钟和研制防御鲨鱼袭击器具这两个事例的叙述,说明“规律往往就隐藏在重复现象之中”的道理。如果在导人新课中,与生活链接;在整体感知中,与资料链接;在研读课文中,与实验链接;在拓展思维中,与多媒体链接,那么,抽象的科学道理就会变得具体,枯燥的课堂教学就会变得多彩。
  
  二、关注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
  
  什么是科学?简而言之,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的过程。比如,研究蚂蚁。首先提出疑问:蚂蚁会说话吗?接着提出猜想:蚂蚁与蚂蚁之间肯定也有语言的,所以它们才同心协力搬运食物。然后进行实验(试验):想办法跟定一只蚂蚁,仔细观察这与同伴之间是如何交流的。最后得出结论:原来蚂蚁是通过触角来沟通的。这种带着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
  仍以《吊灯与鲨鱼》为例。文章第二部分讲了发明世界上第一架摆钟的故事。虽然直接发明摆钟的人并非伽利略,但发明者所依据的“摆动的等时性原理”却是伽利略发现的。所以,此段以较多篇幅讲述了伽利略发现“摆动的等时性原理”的过程。作者的行文思路是这样的:以趣生疑(伽利略对牧师的演讲不感兴趣,却被天花板上的一盏吊灯吸引住了)——观察与猜想(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吊灯,惊奇地发现,不论吊灯摆动的幅度多大,吊灯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似乎总是一样长)——实验探究(回到家里,他找来两根同样长的绳索,各挂了一块相同重量的铅块,让它们来回摆动,并加以比较)——得出结论(发现了摆动的等时性原理)。细加比照,行文思路大约与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相吻合。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根据文章的思路复述伽利略发现“摆动的等时性原理”的过程,让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结合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观察、实验与发现的因果关系。
  
  三、关注科学探索精神的培育
  
  教育的真义就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的统一。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主体性的弘扬和独特性的彰显。科学小品的教育,既关乎知识的传输,又关乎科学探索精神的培育。认识牛顿,就联系到“相对论”;认识爱因斯坦,就联系到“万有引力”;认识居里夫人,就联系到镭的发现……在他们成功的道路上,有探索的艰辛,有失败的烦恼,当然也有发现后的惊喜……科学小品正是通过他们非凡的经历,在把成功的硕果呈现于读者面前的同时,也在告诉人们:放弃失败意味着放弃成功。因此,要着意关注对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失败与失败的碰撞中,觅见成功的曙光;在失败与成功的对接中,聆听未来的召唤。
  如,苏教版教材中的《叫三声夸克》。“夸克”可以说是目前人们发现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单位。夸克的发现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夸克的发现过程、科学家的探索过程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科学家实验往往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即科学实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检验-建立理论,不断完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产生新的疑问……由此可见,一方面科学家不断探索,发现新知,推动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另一方面,新的发现又层出不穷,又需要科学家去继续探索。这种科学探索的精神源于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钟爱,源于科学家对人类社会的责任,源于科学家对自身价值的珍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通过资料的搜集,多媒体的相关链接,科技馆的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推介科学家的光辉业绩,去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学生封闭的心智,放飞学生囚禁的情愫。
  
  责任编辑 王 波
其他文献
《机械基础》是一门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该课程涉及知识面较广、知识点较多、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等特点。而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是中考的落榜生,文化基础差,自身素质较低,又存在一些厌学和惧学情绪,再加上职业学校用于教学的教具和设备缺乏,普遍感到学生学来学去还是学不懂。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教学效果,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借此机会与同行们进行交流。    一、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理论与
文章以主权风险为研究对象,运用现有的经济金融理论,借鉴Merton等的关于主权风险的分析框架,使用BSM(Black-Scholes-Merton)结构模型对希腊的偿债能力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
课改的春风,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但是,我们也发现许多教师因缺乏应有的认识,把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科学课、综合课、活动课以至于渐渐迷失了自我。笔者认为,语文首先姓“语”,要上出地地道道的“语文味”。  一、提高自我,彰显语文味  契诃夫说过:再好的剧本,从平庸的演员口中念出,也会变得干瘪无味,毫无创造;而优秀演员哪怕是你给他一个菜谱,他也能念得催人泪
目的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克氏针、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颈骨折的稳定性,为临床上研究距骨颈骨折内固定最佳力学环境提供生物力学理论依据。方法获取健康男性志愿者左足及胫腓骨
企业的兴衰与经营班子的素质息息相关,挑选好企业领导班子是发展企业的头等大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的企业领导体制建设尚不完善,这也阻碍了我国现代企业的发展,因
摘要: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电力施工企业要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摒弃传统的管理思维和方式,以市场为导向,经营效益为目标,实现企业的管理创新。本文以管理实践为基础,针对建筑市场低价竞争、企业粗放管理的情况,提出企业管理以项目管理为中心,项目管理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解决对策和主要方法。  关键词:内部控制管理;企业经济效益  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低价中标已成
摘要农作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也正逐渐应用到农业种植当中。从种子处理、秧苗培育、适时插秧、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期收获等方面来详细阐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048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890X(2014)03-005-3  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并且水稻在我国粮食
目的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斜视矫正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全麻下行斜视矫正术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S组与PR组各40例,诱导麻醉后,S组吸入七氟醚、PR组
摘 要 自古以来,天气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科技实验等有着重大影响。恶劣的天气易造成气象灾害,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在近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逐渐发达,为防止和减轻气象灾害,采用了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使我国在各方面的生产效率都有了显著提高。基于此,以茶陵县为例,介绍茶陵县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分析人工影响天气在茶陵县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关键词 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