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O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形成什么样的读书习惯,可以说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在这一时期,我们如果能把人类文化的精品,把最优秀的文章精心选择之后推荐给中学生,引导他们阅读,就意味着学生能与最精粹的文本对话,与最杰出的人物、最高尚的灵魂对话。一个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定会是一个人文底蕴宽厚、基础牢固、素养全面的人。让中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每位中学语文教师的迫切任务。那么,怎样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
  一、要让学生有书可读
  挖掘书源,让学生有书读是培养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基础。首先,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是学生最方便而又最便宜的读书场所。有条件的学校,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鼓励和督促学生多多光顾。其次,新华书店和图书商城也是学生课外阅读的最佳场所,学生可在节假日、双休日等放假时间光临,一些特别好而又短时间内阅读不完或者值得细细品味的书籍还可以买回家慢慢阅读。再次,自己的书读完后还可以和同学、朋友进行交换从而能达到书尽其用,而对于学生来说无形之中又节约了一笔开支,何乐而不为?
  二、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遨游书海,采珠拾贝呢?笔者认为,我们语文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所读的书刊和报纸进行选择性推荐,选择适合学生读而且学生感兴趣的文章。具体可做如下分类:文化教育类,体育赛事、明星人物类,时事新闻报道类,幽默故事和历史故事类。每个大类又包含各类不同小题材,如时事新闻报道类中就有关于电脑发展情况、电脑巨人盖茨、坠机、联合国会费、三峡工程、希望工程、国际热点新闻、亚运会、世博会、国际投资等等。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起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其次,观赏电视也能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电视里信息多,图文并茂,内容饶有趣味,能引人入胜,而且还能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欲望。如我引导学生观看了《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电视剧,学生不满足于电视,争相去阅读相关的书籍。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感悟,更加丰富了故事人物的形象,在浓厚的兴趣中也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指点课外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
  1.营造阅读氛围。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造阅读的机会,创设阅读的环境。如我在班级内放置一个小书架,放上一些难度适中,适于初中生阅读的报刊、杂志,如《故事会》《读者》《红楼梦》(简易读本)等。我还指定图书代办员每周到校图书馆为同学们办理图书借阅,积极营造阅读氛围,保证学生的阅读量。
  2.发挥监督机制。我建立了阅读档案,并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我设计了一张阅读反馈表,要求学生将平时阅读过的精品及阅读情况进行整理和记录,并放入自己的学习档案中,以便教师随时检查。通过这样的记录指导,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通过阅读反馈表又能进一步指导学生阅读技巧,帮助学生学会找主题句和关键词,学会归纳文章中心思想,使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及时总结,树立典型
  学生经过一个时期的课外阅读,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时,我适时地要求学生进行总结。一是举行课外阅读座谈会,让学生交流心得体会,介绍阅读方法。二是进行统计、评比、展览,树立典型。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今中学生大多有爱美、爱表现的心理,给他们构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把自己平时辛勤阅读的成果——阅读笔记拿出来,以便得到大家的肯定、借鉴,甚至赞美,这无疑将大大增添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和兴趣。
  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不断创造和探索精神,要有不断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其他文献
提要:笔者在最新阅读教学理论指导下,以多年教学实践为基础,探索了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提出“夯实语言基础、传授阅读技巧、点拨阅读方法、铺垫文化背景”有效阅读教学的四大策略。  关键词:英语 阅读 教学 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论及“课程目标”时强调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进入高中后,男女性别差异对数学成绩的影响逐渐显现,具体表现为:数学成为很多高中女生的薄弱科目,女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逐渐下降;虽然她们依旧很用功地学习,但是却倍感吃力,造成对数学科目的畏惧和厌恶,出现严重偏科的现象,从而形成“成绩下降—失去兴趣—成绩继续下降”的恶性循环,给日后的高考埋下了不利的种子。教师需要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和重视,以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困境。  一、数学薄
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家长出于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将孩子托付给我们教师,双方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我一直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他们的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乐意与他们交谈。  在和家长沟通时,我以诚相待,用诚心架起沟通的桥梁。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们愉快地与教师合作。有时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甚至改
苏教版教材必修40第69页的“思考: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与前面所学的向量共线定理.在内容和表述形式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引起了我的关注。
随文练笔是读写结合的有效载体,是引导学生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写作的一种训练。目前,它已跻身于我们阅读教学之中,成为阅读教学的一个“亮点”。那么,如何提高随文练笔的有效性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可喜的三大变化,即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学层次的变化,教学目标的变化。然而,这三大变化仍然不能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与改革的终极目标尚有
情感是语文阅读教学中跃动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就是师、生、本情感流动的一个过程。思想情感的感知、体验、激活、领悟应当贯穿语文教学活动的始终。那么,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