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不是病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Ston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老了,一身病”,有些老年人逢人就说自己身体不好。其实这一身“病”无外乎是血压高、血糖高或者血脂高,用了药血压基本正常,血糖也还稳定。在北京医院主任医师王建业教授看来,这些老人都是健康人。“举个例子,如果一个老年人血压高,但按时服用降压药,血压可以控制在130/85毫米汞柱或者140/90毫米汞柱,他就是健康老人。”老年人应该正确面对自己的衰老,别把正常的衰老当成病。
  别和年轻人比数据
  老朱今年73岁,退休前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单位福利不错,年年组织体检,退休职工也不例外。老朱把自己每年的体检报告都精心保管好,新的体检报告出来后,老朱会拿出原来的体检报告,一一比对数据,看看今年的甘油三酯比去年是降低还是升高了、空腹血糖数值今年和去年有多大的差别……比对数据成了体检之后一段时间最重要的事儿,数据上下浮动超过1,老朱就会有点紧张。
  就在上个月,老朱的外孙大学毕业上班了。小伙子上班前做了一个入职体检,非常简单。但是这份体检报告让老朱特别不淡定,因为他发现外孙的健康指标非常好,竟然没有一项超标的。老朱觉得自己天天锻炼身体、健康饮食,“凭什么我的健康指标就不能达到年轻人的水平”?
  王建业说,人的健康状况在25岁时达到顶峰,25岁之后人开始走向衰老,但衰老的进程比较缓慢。过了45岁,衰老的速度开始加快,50岁时很多人感觉自己明显见老,60岁之后,衰老的速度再次加快。
  衰老是一种自然规律,如同花开花谢、日出日落,不可避免。王建业说,老年人很多“病”其实不是病,就是老了。比如有的人睡不好觉或者是觉少,可能是分泌的褪黑素少了,睡一小会儿就醒;有的人吃不下,原因可能是口腔功能退化、牙口不好或者胃肠退化,消化功能减弱。这就是个体差异。老年人要追求的是健康,虽然检查指标达不到正常值,但合理用药控制后可以维持在正常水平,通过治疗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就是健康老人。
  学会与症状和平相处
  老杜今年70岁,身体不错。最近两年,他总是觉得尿频尿急,于是决定住院系统地检查一次。老杜说,尿频尿急白天还可应付,可是夜尿多严重影响了他的睡眠,“一般来说,晚上要起夜五六次”。老杜住进了北京医院,就想着做个手术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做完相关的检查后,泌尿外科医生给出的诊断是前列腺肥大引起了排尿障碍。但是医生不建议手术,“大夫说,根本不用手术,只要用一些药就会得到改善”。
  王建业在临床中发现,很多老年男性一出现前列腺肥大就想做手术。其实,前列腺肥大就是器官老化了,确诊后每天睡觉前吃一片药,就能将夜尿次数降到一夜两次,不影响生活。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患者吃吃药就能好,还有人是需要手术的,但一定要符合手术指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男性都会出现前列腺增生肥大,症状轻微、不影响生活,就与症状和平共处;如果出现严重的问题,还是要找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别把衰老当病治,但也不能把所有的病都当作衰老,关键要看程度。
  有些指标超标没准儿有好处
  人到老年,器官功能退化,很多健康参考指标也有变化。以高血压为例,以前的标准认为一个人的血压超过120/80毫米汞柱就是血压偏高。但是老年人是不是要遵照年轻人的标准呢?王建业说,老年人高压不超过150毫米汞柱、低压不超过90毫米汞柱就没有问题。“最新共识认为,八十岁左右的老年人,高压不超过160毫米汞柱、低压不超过100毫米汞柱都属于合理范围,用了降压药后,会适得其反。”
  王建业建议,健康老人一年做一次体检。有基础疾病或者健康风险的老人,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每半年或三个月体检一次。发现疾病及早治疗,不要把健康当作负担。
其他文献
2015年5月24日,惊闻上海著名中医专家潘朝曦教授仙逝,我愕然。潘教授与共和国同龄,正值中医执业生涯的黄金年龄,突然离世,令人悲痛。  我与潘教授并不熟识,但是我上海的很多朋友,都是他的友人或者学生。有朋友去了潘教授家里,回来说,潘教授是被病毒感染带走的。  潘教授的英年早逝,让我想起了一位西医健康专家黄建始教授。  黄建始是北京协和医学院流行病学教授,《健康管理》杂志主编,从事健康管理和公共卫
散步是个极好的健身运动,而对于一些有病症的老人来说,如果可以对“症”散步,那就更是件好事了。  普通散步,每分钟60~90步,每次20~40分钟。这种散步适合体质较弱、冠心病、高血压、脑中风后遗症或呼吸系统疾病、重型关节炎的老年患者。  快速散步,每分钟90~120步,每次30~60分钟。这种散步方式适合慢性关节炎、胃肠道疾病和高血压恢复期的患者。  背向散步,两手背放于肾俞穴处,缓步倒退50步再
数据:参考不依赖  医学与科学相当于两股轨道上奔驰的列车,宽度、材质、动力模式、速度都不一样,一列不能涵盖一列,一列更不能取代一列。尽管时有交集,但通过交点或交接地带后就需要在各自方向上继续奔驰,最终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人类利益服务。  一个人的细胞数远远超过上万亿,每个细胞又由成千上万的基因、蛋白或代谢物组成。人体就像一个黑匣子,任何一个小问题、小刺激都会导致一系列复杂的反应,这种反应超过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然而,什么时候采取冠脉支架的安置以及放置支架后的注意事项,大部分患者并不完全知晓。  放不放支架要看症状  心血管狭窄到什么程度需要放置支架?目前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心血管狭窄超过70%,可以放置支架。这个规定是有依据的,因为研究发现,心血管狭窄只要不超过70%,就不会影响血流情况,也就是说,不影响血流量、血流速度,不会导致缺血缺氧的发生。但是,血管狭窄70
运动与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已经得到科学证实,但什么样的运动才是长寿的运动呢?剧烈的运动与缓和的运动哪一种更有利于延年益寿?长寿之乡江苏如皋老人的实际情况可以给你一个答案。  调查人员曾向如皋当地的长寿老人询问他们锻炼身体的方法,绝大多数人都说,他们从不锻炼身体。这个回答让调查人员倍感惊诧。后来的走访和观察才让调查人员明白,长寿村的人每天规律性的劳作,就是自然的锻炼。  98岁的郭老太一辈子都
高血压患者经常会有疑惑,“是不是一旦吃了降压药就停不了药了”,言下之意认为服药不好,服药就会产生依赖。许多人会因为这个原因在知晓患有高血压的情况下仍不开始规范治疗,而是等到出现不适、感到非常不舒服了才服药治疗,没有不适则又不服药了。这样就造成了血压高低起伏,控制不好。  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血压就是血液在动脉血管里流淌时对血管壁形成的压力。正常的血压范围
一个人感到饿意后,只要坚持一个小时不进食,身体内就会出现一种叫“长寿基因”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强大的修复功能,对身体益处颇多。有人做过对比实验,适当饿肚子的一组人,比餐餐饱食的人平均寿命和健康指数都要高出很多。  根据很多国家的研究,在人类的长寿因素中,不可少的一个要素,就是适当饿肚子。饿,是一种养生法。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经过三至五天完全断食,只喝适当的水,癌细胞会迅速死亡,增生、息肉会迅速萎缩消
胃癌已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消化系统肿瘤之首。相比欧美人,中国人的胃受伤几率更高,更易被胃癌盯上。但胃癌是可防可治的,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治愈率可达90%。  哪些是胃癌的高危人群?如何早期发现?  一是有肿瘤家族史的人。在两三代的亲属中,有得过消化系统肿瘤或者其他肿瘤,其得胃癌的几率就会更高。应对方法是,比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提前十年左右,做专业的肿瘤筛查,针对胃癌应做胃镜检
胡女士近来正为隐隐腰痛而犯愁,同事丽丽得知缘由,说:“去年下半年,我也有过腰痛。后来,医生让我睡硬板床,还在腰下面垫个薄枕头,现在基本上不会腰痛了。”胡女士听了,当天晚上就效仿起来,可越睡越不舒服,早晨起来腰痛反而加重。胡女士又咬牙坚持了几个晚上,腰痛非但没有减轻,甚至连两条腿走路也不灵活了。  医生检查后说,胡女士的腰椎前凸增大,呈I度滑脱,同时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睡硬板床以及在腰部垫枕头显然是不
药物本是治疗疾病的武器,各有各的用途,并无好坏、高低、贵贱之分。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药物分为两大等级:一种是一般的药,多指老药、便宜的药,这些药常被视为下品、普通药和次药,经常遭受冷遇;二是好药,多指贵药、新药,或指名药、进口药、滋补类药,多被视为上品,处处受欢迎。  其实,药品不能以价格高低、新旧定好坏优劣。只要是患者需要,疗效可靠,能治好病,副作用小,而药价又相对低廉,就是最好的药。药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