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女士近来正为隐隐腰痛而犯愁,同事丽丽得知缘由,说:“去年下半年,我也有过腰痛。后来,医生让我睡硬板床,还在腰下面垫个薄枕头,现在基本上不会腰痛了。”胡女士听了,当天晚上就效仿起来,可越睡越不舒服,早晨起来腰痛反而加重。胡女士又咬牙坚持了几个晚上,腰痛非但没有减轻,甚至连两条腿走路也不灵活了。
医生检查后说,胡女士的腰椎前凸增大,呈I度滑脱,同时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睡硬板床以及在腰部垫枕头显然是不妥当的。
腰下垫枕只适合部分患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邵萍教授表示,在她接诊的患者中,和胡女士有类似遭遇的并不在少数。胡女士的同事丽丽所讲的也不能算全错,这是因为,在腰下垫5~10厘米厚的枕头或枕巾,的确可以维持腰椎生理前凸姿势,使腰背肌放松,对于腰椎和下胸椎压缩性骨折,还可促进骨折逐步复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腰下垫枕,可以帮助拉宽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压力,消除对马尾和神经根的压迫,进而缓解腰腿痛等,可谓好处多多。
然而,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腰下垫枕只适合那些腰椎平直以及后凸的人,其目的在于矫正不正常的生理弧度,使腰椎逐步往前凸一点。相反,腰椎生理弧度正常(即略微前凸)的人则无需垫枕。如果腰椎生理弧度本来就已经前凸明显,同时不能排除腰椎峡部断裂时,再在腰部垫枕,无异于“帮倒忙”,会促使腰椎前凸更加明显,从而加重腰腿痛或促使腰腿疾病复发。胡女士就属于腰椎前滑脱,盲目模仿别人在腰下垫枕,岂能不使腰痛以及下肢症状加重?
另外,肥胖者和孕妇由于腹部隆起,他们的腰椎生理弧度基本上都是前凸较明显的,如果再在腰部垫枕头,无疑会加重腰椎前凸,从而加重病情。
除了垫枕睡觉外,腰椎前凸比较明显的人也不能盲目做一些我们熟知的腰背肌锻炼,如站立位、仰卧位的拱桥式,俯卧位的飞燕点水法等。对这些患者而言,正确的锻炼方法应该是做“团身滚动操”:仰卧于床上,尽量屈膝屈髋,双手手指交叉抱住双膝,使腰椎呈屈曲状,家人用一只手掌托其双足底部,另一只手掌托其颈背部,双手用力帮助其做前后滚动10~30次,然后患者用力屈伸下肢3~5次。每天这样锻炼 2~3次。患者也可自行练习,次数应由少到多,由轻到重,逐渐加大运动量,切勿急于求成。早期练功可出现腰部胀痛感,一般2~3天后即可消失。
年老体弱者,尤其是患有骨质疏松的人,做“团身滚动操”应轻缓,千万不要用力过猛。妇女妊娠期以及月经期尽量不要这样锻炼。腰椎滑脱症十分明显的患者,要尽快找医生诊治。
硬板床并非硬木板床
大多数人理解的硬板床是指硬度很高的木板床,甚至有人只在木板上铺一层薄薄的褥子就睡觉,其实这也是不健康的。
邵萍教授解释说,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医生常常会要求其睡硬板床。有的患者回家睡硬板床后,腰背酸痛症状反而加重。这有的是医生没有交代清楚,有的是患者理解有误。过硬的木板床会让人体支撑面积减少,支撑力分布不均,易出现腰部悬空,不但对脊柱不利,而且长时间的肌肉紧张、收缩可能导致肌肉疲劳、酸痛、劳损。此外,仰卧时,髂后上棘和肩胛骨会直接接触床面,如果感觉不舒服,就会影响睡眠;而侧卧时,骨盆上的髂骨会顶着床板,年龄大的人或身材瘦的人会损伤皮肤。
那么,医生说的“硬板床”到底指的是什么?邵萍教授解释说,这里的“硬板床”是相对于席梦思等较为柔软的卧具来说的,它并非指硬木板床,而是指床垫厚度小于10厘米的床。这样的床,能使人睡眠时保持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避免腰椎过度弯曲,减少腰椎、椎间盘和椎间关节的压力,有利于解除腰部肌肉韧带痉挛,促使炎症渗出吸收,减轻神经根的压迫程度,使症状得以缓解。
比较理想的硬板床,应铺上7~9厘米厚的垫子,枕头高度以8~10厘米为宜。这样,仰卧时可保持脊柱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形状正常,侧卧时脊柱不会侧弯。患者可仰卧,可侧卧,可俯卧,但最好多仰卧。仰卧时膝窝可垫一个薄枕,使骨盆稍稍倾斜,顺应腰椎的自然曲度。侧卧时,适当地屈膝屈髋,俗称“卧如弓”。
医生检查后说,胡女士的腰椎前凸增大,呈I度滑脱,同时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睡硬板床以及在腰部垫枕头显然是不妥当的。

腰下垫枕只适合部分患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邵萍教授表示,在她接诊的患者中,和胡女士有类似遭遇的并不在少数。胡女士的同事丽丽所讲的也不能算全错,这是因为,在腰下垫5~10厘米厚的枕头或枕巾,的确可以维持腰椎生理前凸姿势,使腰背肌放松,对于腰椎和下胸椎压缩性骨折,还可促进骨折逐步复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腰下垫枕,可以帮助拉宽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压力,消除对马尾和神经根的压迫,进而缓解腰腿痛等,可谓好处多多。
然而,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腰下垫枕只适合那些腰椎平直以及后凸的人,其目的在于矫正不正常的生理弧度,使腰椎逐步往前凸一点。相反,腰椎生理弧度正常(即略微前凸)的人则无需垫枕。如果腰椎生理弧度本来就已经前凸明显,同时不能排除腰椎峡部断裂时,再在腰部垫枕,无异于“帮倒忙”,会促使腰椎前凸更加明显,从而加重腰腿痛或促使腰腿疾病复发。胡女士就属于腰椎前滑脱,盲目模仿别人在腰下垫枕,岂能不使腰痛以及下肢症状加重?
另外,肥胖者和孕妇由于腹部隆起,他们的腰椎生理弧度基本上都是前凸较明显的,如果再在腰部垫枕头,无疑会加重腰椎前凸,从而加重病情。
除了垫枕睡觉外,腰椎前凸比较明显的人也不能盲目做一些我们熟知的腰背肌锻炼,如站立位、仰卧位的拱桥式,俯卧位的飞燕点水法等。对这些患者而言,正确的锻炼方法应该是做“团身滚动操”:仰卧于床上,尽量屈膝屈髋,双手手指交叉抱住双膝,使腰椎呈屈曲状,家人用一只手掌托其双足底部,另一只手掌托其颈背部,双手用力帮助其做前后滚动10~30次,然后患者用力屈伸下肢3~5次。每天这样锻炼 2~3次。患者也可自行练习,次数应由少到多,由轻到重,逐渐加大运动量,切勿急于求成。早期练功可出现腰部胀痛感,一般2~3天后即可消失。
年老体弱者,尤其是患有骨质疏松的人,做“团身滚动操”应轻缓,千万不要用力过猛。妇女妊娠期以及月经期尽量不要这样锻炼。腰椎滑脱症十分明显的患者,要尽快找医生诊治。
硬板床并非硬木板床
大多数人理解的硬板床是指硬度很高的木板床,甚至有人只在木板上铺一层薄薄的褥子就睡觉,其实这也是不健康的。
邵萍教授解释说,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医生常常会要求其睡硬板床。有的患者回家睡硬板床后,腰背酸痛症状反而加重。这有的是医生没有交代清楚,有的是患者理解有误。过硬的木板床会让人体支撑面积减少,支撑力分布不均,易出现腰部悬空,不但对脊柱不利,而且长时间的肌肉紧张、收缩可能导致肌肉疲劳、酸痛、劳损。此外,仰卧时,髂后上棘和肩胛骨会直接接触床面,如果感觉不舒服,就会影响睡眠;而侧卧时,骨盆上的髂骨会顶着床板,年龄大的人或身材瘦的人会损伤皮肤。
那么,医生说的“硬板床”到底指的是什么?邵萍教授解释说,这里的“硬板床”是相对于席梦思等较为柔软的卧具来说的,它并非指硬木板床,而是指床垫厚度小于10厘米的床。这样的床,能使人睡眠时保持腰椎的正常生理曲度,避免腰椎过度弯曲,减少腰椎、椎间盘和椎间关节的压力,有利于解除腰部肌肉韧带痉挛,促使炎症渗出吸收,减轻神经根的压迫程度,使症状得以缓解。
比较理想的硬板床,应铺上7~9厘米厚的垫子,枕头高度以8~10厘米为宜。这样,仰卧时可保持脊柱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形状正常,侧卧时脊柱不会侧弯。患者可仰卧,可侧卧,可俯卧,但最好多仰卧。仰卧时膝窝可垫一个薄枕,使骨盆稍稍倾斜,顺应腰椎的自然曲度。侧卧时,适当地屈膝屈髋,俗称“卧如弓”。